水利部文明委关于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的通报

01.08.2017  03:35

 

  附件:水利部文明委关于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的通报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江苏省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一、基本情况

  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的源头工程——江都水利枢纽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交汇处,南濒长江、北连淮河,始建于1958年,至1977年建成,主要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闸以及输变电工程、引排河道组成,具有灌溉、排涝、泄洪、通航、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功能,其中江都抽水站设计流量400m3/s,共装机33台套,装机容量55800kw,相应最大抽水能力508m3/s,其规模是亚洲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该工程既是伟大治淮的重要节点工程,又是江苏江水北调的龙头工程,被誉为“江淮明珠”,并先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殊荣。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大型泵站群,其规划布局合理、设计施工科学、运行管理规范、工程效益显著,堪称江苏乃全国治水的典范。该工程气势恢宏,融合江淮与运河水文化以及扬州地域文化,水利工程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历史印记与现代人文交相辉映,水利特质与东线“源头”特征融为一体。

  工程景观主要有: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包括江都一站、二站、三站、四站等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万福闸、金湾闸、太平闸、江都西闸、芒稻闸等5座大型水闸;江都东闸、江都送水闸、邵仙闸洞、运盐闸、邵伯节制闸、宜陵闸、宜陵北闸等7座中型水闸;邵仙套闸、三里窑闸、五里窑闸等3座船闸,以及输变电工程、引排河道等组成。

  自然景观主要有:江都水利枢纽植物园,园内收集了亚热带和温带各种观赏植物,并以单元绿化为主体,设置科学试验园、科普展示园、竹景园、喜树园、海棠园、香樟园、水生植物园、药用树木园、乡土树木园等9个品种和银杏大道(黄金大道)观光带、松柏径等两条景观大道,以及金湾闸水杉林为主题打造的金湾生态园。

  人文景观主要有:源头纪念碑、流韵雕塑、园中园、江石溪碑亭、龙川广场、仙女游园、斗野园、江都水利枢纽科普园、跑鱼公园等20多处。配套设施包括迎宾馆、园中园东西园、芒稻茶社、江苏省水利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训基地、江苏南水北调展示馆等。

在建设发展中,该处始终注重从水利工程功能性、哲学性、文化性、美学性出发,提高水利工程文化品位。建设高标准、规范化的防洪抗旱工程,并把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河湖管理、生态保护相结合,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整体效益;通过治水实践形成科学治水辩证思想,启发创新观念,注重文化传承,引领科技进步;注重将水工程与水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不断提升文化服务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建设生态景观,以拓展水文化扩大水工程的影响力。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引长江、连淮河、串湖泊,以水为载体,以水工程为依托,以水文化为灵魂,经过50多年建设和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随着治水活动衍生发展沉淀,随着水利传承而丰富底蕴,呈现集水利工程历史遗迹、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特色水利工程建筑风貌、扬州园林地域风情于一体的“源头”特色水利枢纽工程景观。

      (一)工程设计中的建筑美学运用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及不断加固改造中,实现从单纯注重功能和工程安全向注重功能、效益、质量、美观的综合体现转变,按照客观规律对容水体进行创作,注重水利工程与现代建筑艺术同步发展,赋予其“”的感染力。

  一是对称布局几何造型空间

  江都水利枢纽总平面布置呈现站闸相连、轴形分布、岛形地貌特点,四座大型泵站“”字排开,等分排列于近似长方体的绿岛之上。每一个具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通过墙体对称开窗布局,在外观形成装饰作用,与内部圆锥体机组的对称线性排布,形成套镶几何组合,具有视觉感丰富的尺度层级,水工建筑与外部园林式栏杆的线性韵律辉映,视觉规整且具有形式庄严感,并通过开窗方式、墙柱关系的进退等手段,泵房顶部规则几何图形组成韵律设计,进一步丰富建筑造型细部,强化建筑视觉效果。

  二是集结时代元素塑造建筑

  四座泵站主体建筑不仅通过空间和形体、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质感等方面的设计构成艺术形象,并且在墙体外观装饰中保留了时代审美情趣。虽然分别进行了更新改造,但坚持“整旧如旧”原则,充分保留时代印记的雕塑、标语及水刷石、彩色水磨石、红砖以及引桥栏杆上的红五星造型,突显时代特征。其中江都第三抽水站兴建处于“文革”时期,在其泵房两端矗立着“三面红旗”,墙体刻有“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红色标语;江都第四抽水站建于于上世纪70年代,加固改造依旧采用具有当时建筑特色的斩假石,以及回形纹水泥廊架,工程外观尊重历史,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

  三是配套建筑力求异质同构

  核心工程区四座大型泵站分别坐落于水域绿岛之上,配套工程、办公等设施也合理分布其中,总平面设计满足建筑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区,保持内部交通的简洁流畅。办公、生活等配套建筑效仿扬州园林布局设计,大量使用总图形态进行递归,利用分形生成建筑群韵律感。配套设施造型普遍采用黛瓦青砖水乡建筑造型,高度不超过三层,利用非线性排布,与地域环境以及水环境相融合,达到“异质同构”效果。不仅如此,水工建筑在生成方式上与扬州地域特征产生呼应,亭台楼阁在造型上相似迭代的特征也极其明显,设计更具有机性、更符合当代审美要求。

  (二)水利景观中的水脉人文保留

  江都水路枢纽工程所辖水闸工程,由于地处水运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擅舟楫之便,得人文之胜,具有诸多深厚的历史底蕴,因淮河、运河留下的水脉人文佳话众多。该处注重在工程建管中把握水脉,让丰富的水利人文得以保存。

  一是万福闸—讲述淮河归江沿革

  治淮在历史上经历了明代“分淮经运河入江”,清代“导淮入江”“淮水归海归江”等阶段。错落淮河入江水道上的十座水坝统称“归江十坝”。江都水利枢纽所辖水闸中,万福闸、太平闸、金湾闸是“淮河归江十坝”功能在当代水利演变的典型代表。在万福闸等工程建管中注重水文化基因保存,把归江文化融入水利工程建设。“归江史话”长廊以归江十坝为主线及其因淮河入江水道演变形成的“七河八岛”为创作主线;万福闸上下游翼墙以治淮为主题,铭刻治淮人物创作《溯淮》《万福怀古》,以十九座现代杰出治淮工程石雕装饰翼墙围栏,让厚重的水利史与水工程相互交融。

  二是邵伯闸—重现运河古迹风韵

  早在东晋太元年间,邵伯就有谢安筑埭的记载,所筑之埭鉴证了千年古运河的兴衰,具有深厚的水文化历史。隶属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邵伯节制闸位于邵伯运河故道上,其前身建设经费来源于英国返还的“庚子赔款”。在当代建设与改造中,闸体采用仿古建筑,与邵伯千年古镇环境相融合,与河岸护堤及沿古街两边现存明清古宅相呼应。节制闸左侧是复建的斗野亭,面临邵伯湖,凭眺湖光浩渺,历史上曾吸引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赋诗,堪称绝妙。斗野园内保存着清康熙三十八年,黄河、淮河大水,河道总督张鹏翮用于安置在淮河、黄河、运河等处用以镇水的16具铁犀之一,水文化遗存保护完好。

  三是芒稻闸—酝酿漕运文化积淀

  嘉靖时,淮水流向扬州还无通道,明万历二十四年“分黄导淮”,淮水由芒稻河入江,创淮水入江之始,遂成为明代排泄淮水入江的主要门户,而享盛名。清雍正十年,江南河道总督嵇曾筠奏请官辖蟒导河闸(芒稻闸前身),当时的芒稻闸即有“归江第一尾闾”之名也是江淮流域漕运之路的重要隘口,清乾隆年间曾发生了著名的“漕盐之争”。芒稻闸以历史为背景打造了水文化墙,讲述官辖芒稻闸以及“漕盐之争”始末,重现芒稻闸上谕碑之风,铭记此段治水佳话。同时,以《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杜、康两位仙女治水救人传说为主题,兴建仙女游园。园内仙女像坐落在成荫花草,参天树木之中,守护着古老运河的安澜。

   (三)文化创设中的水利主题展示

  水利景观创设中注重水文化重要因子,并将生态文明理念注入其中。通过水域空间营造、建筑设施表达、水工建筑美化、文化体验设计等,使水利工程和水域环境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和艺术美感,让新建水文化景观成为传承水利精神、民族精神的载体。

  一是创新发展特色源头文化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江苏省江水北调龙头和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伴随着50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具有“源头”特色的水文化。江都第一抽水站出水口附近,建有源头广场,内置“源头”巨石,基座刻有同名赋文。“流韵”雕塑与其相望,共同寓意此处为南水北调水上公路起点。“流韵”雕塑具有丰富设计内涵,与江都一站正门两侧“引源、厚泽、卓创、致远”辉映,具有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专属象征含义。相距不远的江都西闸建有“南水北调第一闸”文化石,与之遥相呼应的还有江都东闸的《临江都闸怀古》文化墙。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数据中心内设有展示厅,通过声光电形式直观展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功能、作用、建管历程等。

  二是注重保护当代人文记录

  日本侵华万福闸遇难同胞纪念碑屹立于万福闸西首,为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建。该白色大理石镶嵌书状碑体,碑文记录“万福血案”始末,碑侧排列雪松,庄严肃穆,是扬州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石溪碑亭”为纪念江都籍爱国人士江石溪而建,银杏树掩映碑亭结合的主体建筑,被两层白玉栏杆环绕,坐立高台,为典型的仿古建筑,抱柱悬挂楹联。江都水利枢纽科普园建于2015年,科普园与万福闸管理所环境融为一体,分为“归江史话”、“古代水利”、“闸门启闭”、“水文观测”、“科技创新”五部分,可纵观百年治水史。与扬州城市建设联动,以万福闸鱼道为主题打造跑鱼河公园,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亲水科普活动空间,传递人与自然、城市与水利的和谐统一理念。

  三是持续打造生态文明景观

  江都水利枢纽植物园在尊重植物自然状态的原则上,依托各节点工程,营造大面积绿化带。主题植物园分布其中,形成良好的绿色空间。同时,依据泵站据点位置,加强河道、河堤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观赏者可能到达的角度和位置,因地制宜,巧妙布局沿岸水文亭、亲水平台等亭台楼榭,打造成“流轴景”“对岸景”。“黄金大道”两侧有102棵树龄50年以上银杏树,是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顺应回归自然水域景观发展主流,最具代表的生态景观和生态名片。此外,自然形成的苇荡、人工种植的柳岸,丰富了水利工程整体空间造型,防止水土流失,并为生物、动物的生长和生存创造必要条件。

  在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始终注重水利工程的功能性利用、哲学性利用、文化性利用以及美学性利用,结合美学,把握水脉,融合文化,打造具有东线“源头”特征,并凝结水工程、水生态、水文化精华的水陆空间,为水美江苏增光添彩。

      http://tp2.water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57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浙江省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

 

一、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浙江省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是国家批准实施的大(I)型水利项目,是中国第一河口大闸,是省“五大百亿”工程浙东引水工程的枢纽工程。工程主要以防潮(洪)、治涝、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兼顾改善水环境和航运等综合利用功能。

  工程主要由挡潮泄洪闸、堵坝、导流堤、鱼道、闸上江道堤脚加固以及环境与文化配套等工程组成。挡潮泄洪闸共设28孔,每孔净宽20米,总宽697米,堵坝长611米,导流堤长510米。工程于2003年10月开始前期工程,2005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2008年12月18日下闸蓄水投入试运行,2009年6月28日全面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2011年5月27日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实际投资12.38亿元。

  大闸工程先后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还先后被授予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全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通过了水利部国家级水管单位和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的考核验收。

(二)工程效益

  1.提高了曹娥江两岸防潮(洪)和排涝能力。阻挡了钱塘江河口风暴潮内侵,使曹娥江河口段变为内河,闸上河道防潮(洪)标准从50年至100年提高到100年一遇以上。萧绍平原的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从而消除了闸上河道淤积导致排涝不畅的心腹之患。工程建成投入试运行以来,经受了多次台风和梅汛的考验,防潮(洪)和排涝能力明显提高。

  2.提高了曹娥江水资源的利用率。闸上游形成了河道型水库,库区水质已淡化,多年平均可增加利用水量6.9亿方,萧绍平原和姚江平原连成一体,为浙东引水的正式实施和上游钦寸水库的建设创造了条件,还有利于曹娥江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在闸上河道内取水的市应急水厂工程已投入运行,向袍江新区的企业供水,置换出小舜江优质水用于居民生活,并降低了企业用水成本。浙东引水工程已经开始常态化运行。

  3.改善了航运条件。杭甬运河曹娥江段9公里500吨级航道通航保证率从建闸前的50%左右提高到95%以上,航运条件的改善,为两岸物资运输创造了极大的方便。滨海电厂用煤通过杭甬运河、曹娥江运输,一期约5000吨/天。

  4.改善了两岸平原河网水环境。通过闸上水库向两岸平原河网引水,增强了河网水的流动性,有利于水质的提高和水环境的改善。市区曹娥江引水工程已发挥效益,年引水约2.5亿方,大大改善了市区河网水质。

  5.改善了两岸围垦区的投资环境。随着防洪标准的提高、水资源的保障、水环境的改善,有效提高了两岸土地的开发价值,为绍兴大城市北进,开发建设滨海新城创造有利条件。曹娥江大闸工程已成功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大闸观光旅游。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绍兴市曹娥江大闸管理局始终把水文化建设贯穿于工程建设、管理和文明创建的全过程,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现与大家作一个交流。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一)注重理念引领,传承发展水文化

  传承治水文化,担起历史责任。绍兴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依水而生,因水而兴。上古大禹治水,汉代马臻开筑鉴湖,明朝汤绍恩修筑三江闸,反映出绍兴悠久的治水史和灿烂的水文化。建设曹娥江大闸是绍兴治水历史的一种延续,传承和发展好绍兴水文化,是大闸建设者应负的历史责任。

  弘扬时代精神,发展现代水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除了兴水利、除水害,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水的需求之外,还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方面的追求。陈雷部长在视察曹娥江大闸时,要求我们重视和加强工程文化配套和环境景观建设,并为大闸题词“传承大禹精神,发展民生水利”。因此,我们在建设管理中,把曹娥江大闸定位为一座能长期安全运行、发挥综合效益的造福工程,一座依靠科学技术、反映开拓创新的时代工程,一座生态健康、环境优美、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工程。

(二)注重规划建设,同步统筹水文化

  精心设计,追求完美。大闸工程把文化元素融入工程规划建设始终。在工程初步设计中,将环境与文化配套工程列入主要建设内容,并以生态型、文化型、景观型水利工程为目标,以传承绍兴特色水文化为主线,将绍兴先贤的治水精神、古代水利工程的建筑风格、古三江闸的“应宿”文化等有机融合。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以追求完美的标准和精神,完成了陈列馆布展、交通桥石雕、碑亭文化镌刻、名人说水景石点缀等水文化布置工作。

  深入研究,提升品位。我们特邀绍兴的知名文化人参与文化项目研究,使大闸工程融水闸文化、星宿文化、石文化、曹娥江文化等为一体,提升了工程的内涵和品位。如“名人说水”文化项目,我们广泛搜集古今中外有关“”的精辟之言,在108块景石上依石选句,书法高手赐寄墨宝,刻字艺人精心雕镂。又如“娥江流韵”文化项目,在28个闸孔石栏板上集中展示了曹娥江流域名胜古迹和典故传说,按时空顺序排列,成为一册形象化的乡土教材。

(三)注重文化管理,总结提升水文化

  践行价值取向,推进创建工作。管理局自成立伊始,就提出了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和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的阶段性目标,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围绕“安全、负责、奉献、高效”的运行管理目标,通过努力,按时圆满完成了创建任务。工程也先后荣获鲁班奖、大禹奖、詹天佑奖、大禹水利科技特等奖,还被授予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荣誉称号。

  加强总结研究,丰富文化成果。我们积极参与绍兴市水文化研究会有关工作,先后编印和出版了《娥江十二景》、《名人说水》、《曹娥江大闸建设纪实》、《曹娥江大闸建设论文集》与《大闸风韵》等书籍,制作了大闸宣传光盘,取得了不少文化成果。

(四)注重产业开发,利用展示水文化

  加强环境建设,打造旅游度假区。根据《曹娥江大闸景区总体规划》,以建设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不断加大环境建设力度,使景区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建设和完善商务度假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使接待能力和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举办观潮节、游艇展等活动,使大闸国家水利风景区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投身水城建设,推进水域开发。在确保大闸防洪排涝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服务游艇产业发展,合资组建游艇码头开发投资公司。投资2.7亿元,在大闸管理区建设游艇母港,一期586个泊位已经建成。组织曹娥江国际游艇展,推动游艇休闲旅游业发展,打造游艇亲水文化。

(五)注重传播交流,宣传推介水文化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浙江省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知识竞赛。在每年的“世界水周、中国水日” 宣传活动中,在管理局网站、《大闸通讯》中大力宣传工程水文化。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治水捐款,组建大闸“绿水娥江”志愿服务队,承办由省文明办、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关爱自然保护钱塘江流域水系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并在大闸设立志愿服务站。

促进交流传播,扩大影响范围。组织开展省内外水利部门间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与省内两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大闸设立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文明旅游引导活动,与两岸中小学合作开展亲水爱水护水主题活动。

http://tp2.water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52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福建省莆田市木兰陂水利工程

 

一、基本情况

木兰溪是福建省“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是莆田人民的母亲河。木兰陂位于木兰溪下游感潮河段,距出海口25.8公里,是中国东南滨海地区拒咸蓄淡灌溉工程的独特创造,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被誉称为“南方都江堰”。1988年1月,木兰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木兰陂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4年9月,木兰陂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木兰陂历经三次修建才完成。1064年,长乐女子钱四娘在现陂址上游将军岩下拦溪筑陂,因选址不当而失败。之后钱四娘的同乡林从世在现陂址下游温泉口再度筑陂,也因选址不当而失败。1075年,侯官人李宏奉命来莆修陂,在僧人冯智日的帮助下,选择在钱、林两陂遗址之间的木兰山下筑陂,历时8年,于1083年建成木兰陂。木兰陂建成后,彻底改变了南北洋平原以往“只生蒲草,不长禾苗”的状况,其具有的“排、蓄、引、挡、灌”等水利综合功能,为莆田人民抵御自然灾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后人又在木兰陂附近修建了木兰陂纪念馆、香山宫、冯智日纪念堂、碑文走廊等,纪念建陂先贤的精神。2010年9月,莆田市委市政府对木兰陂及周边环境按水利风景区的标准进行保护性建设,总投资约1300万元,于2011年6月基本建成现在的木兰陂公园。

木兰陂的修建过程曲折,历史悠久,其本身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木兰陂修建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水利英雄人物,他们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水利精神代代传承,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木兰陂的修建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团结精神在木兰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木兰陂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千载水利工程,更是一座承载千年水利精神的丰碑,至今激励后人奋勇直前。后人有感于木兰陂精神和木兰美景,借文抒情,涌现出不少关于木兰陂的优秀诗文。

木兰陂,是一个有故事的水利工程,是会说话的千载古陂,是融进了水利人独特匠心和倔强灵魂的水利艺术品,是莆田人民的骄傲。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木兰陂工程与水文化的有机融合,首先得益于木兰陂本身就是一个有故事、有内涵、有灵魂的水工程。庞大的工程、艰辛的修建过程、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成效、英雄水利人和水利精神、相关诗文等等,集各种成就于一身的木兰陂本身就像一个全才能人。在那样浓厚的水文化氛围下,后人对于木兰陂的建设,都使木兰陂在现代社会中更加熠熠生辉。

(一)建设做法

1、保护性建设。2010年9月,我市对木兰陂及周边环境按水利风景区的标准进行保护性建设, 2011年6月基本建成。主要建设内容为:一是陂体加固;二是防洪堤加高后移;三是木兰陂纪念馆等附属建筑物抬升后移;四是增建木兰陂左右岸管理房;五是木兰陂周边景观绿化。

2、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4年5月初,自收到国家灌排委《关于组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知》起,管理处就组织开展申报工作。2014年8月23日,木兰陂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估会在莆田市水利局召开。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在现场考察后,通过观看申报视频和听取技术工作组的汇报,一致认为木兰陂符合申报条件并同意向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推荐。同年9月16日,木兰陂顺利通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专家组评审,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木兰陂正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性的遗产,这是莆田水利史上一大盛事,对于莆田市打造宜居港城城市名片,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以及木兰陂灌溉工程利用、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和弘古创新发展,更多造福于时人和后代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扩大木兰陂的世界影响力、挖掘木兰陂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莆仙儿女开拓创新、不屈不挠的治水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3、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和整理。木兰陂相关文献资料很多,但都零散分布,而且最早的古籍资料很多已成孤本。通过挖掘寻找古籍资料,聘请专业人员对古籍资料进行解读翻译,对零散的木兰陂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出版,让人们更方便的查阅、了解木兰陂资料。

4、举办民俗活动。与木兰陂相关的部分民俗一直保留至今,农历三月十二日是修建木兰陂创始人钱四娘的生辰,每年的这个时候,木兰陂公园里的钱四娘庙就热闹非凡,当地老百姓进香祈祷风调雨顺,还有传统莆仙戏在演出祈福。同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木兰陂每年端午节还有赛龙舟活动,以及接待学生春游、自愿者环保行动、水文化宣传等活动。

5、木兰陂除险加固及配套景观工程。2014年8月,木兰陂除险加固及配套景观工程启动。工程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范围为新建六部桥至倒虹吸管的木兰溪霞林段防洪工程征地红线内,景观工程建设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木兰陂除险加固,左、右岸堤防河道滩地改造,木兰陂纪念馆、碑廊改造,木兰陂公园南北广场改造,南北渠进水闸外观改造,以及南渠周边生态治理等。目前已完成木兰陂除险加固初步方案和木兰陂周边景观提升设计方案,完成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正邀请领衔设计大师来莆向市领导汇报相关设计方案。

6、未来规划。①规划结构为“一核、两轴、五区”的基本格局。一核指木兰陂水利工程重要保护区,两轴指木兰陂文化纵轴和木兰溪自然生态横轴,五区指水之古陂保护区、水之春秋展示区、水之万象科普区、水之滨溪休闲区、水之湿地生态区。②城市绿道与水利风景区相结合的特色风貌打造。通过对绿道系统、周边用地性质、活动人群等的分析,将木兰陂和拟建宁海闸作为整个绿道系统的两大驿站,满足人们骑行、游乐、摄影等的需求,同时保证与市域内的绿道系统进行衔接,建成标准的马拉松跑道,使滨水区与两岸形成一个舒适完整的空间;将木兰陂水利风景区与滨溪绿道的结合,串起滨水空间与周边地块及其他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成我市最大的生态水利公园。③加强文物保护,强化木兰溪水文化认知。将木兰陂定位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其建筑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观赏性和借鉴性强,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加强对木兰陂的宣传,弘扬木兰陂水利精神,强化人们对木兰溪水文化的认知,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木兰陂水利风景区,使木兰陂成为莆田文明城市的标志性名片之一。

(二)成效

1、保护木兰陂。作为至今还在发挥水利作用的千年古陂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有关于木兰陂的建设都应该是在保护古陂的前提下进行。除险加固、景观提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一系列建设措施,都使木兰陂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2、强化人们对木兰陂水文化的认知。人们从不知道木兰陂到听说过木兰陂再到深入了解木兰陂,现在,木兰陂已成为莆田标志性名片之一,无人不知,内河水神钱四娘与海上女神林默娘并驾齐名,共同守护莆仙大地水利平安;而以木兰陂为依托的木兰陂公园给人们一个休闲、放松身心的场所。在这样水文化氛围浓厚的公园里,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渐渐了解、感受木兰陂的水文化。

3、提高知名度。木兰陂水利精神是一种百折不挠、鼓舞人心的积极精神,应该让更多人分享这一精神。通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整理文献资料、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把木兰陂水利精神传播出去。同时,对于文献资料的整理与推广,扩大了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木兰陂,木兰陂不仅是莆田的,也是全国的、世界的!

4、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木兰溪作为莆田人民的母亲河,现在提供的不仅是水利功能的服务,还有休闲娱乐等更高层次的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木兰陂公园及连接公园滨溪绿道的修建,不仅为城市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拓展了城市绿化和休闲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http://tp2.water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47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花园口险工工程

 

一、基本情况

郑州花园口险工(6+600——16+400)位于惠金河务局辖区。多年来,惠金河务局将花园口打造成一处文化精品工程、进一步拓展黄河防汛安全之外的文化功能。在花园口险工区域内,分布有以“岁岁安澜、安邦兴国”为主题的将军坝黄河旅游景点建设;以“大河东流、铭记历史”为主题的记事广场黄河历史文化景点建设,它们与2008年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 “三点一线”示范工程标准化堤防完美地融为一体,共同构筑起凸显郑州黄河特色、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靓丽黄河文化景观带。

1、花园口旅游区

花园口旅游区建设起步于1989年,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8公里处的黄河南岸,西与京广铁路大桥毗邻,107国道、黄河大桥从本区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占地面积600余平方公里,规划长10公里,景区花木品种繁多,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园林生态环境优美,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花园口旅游区大门,船型的景观大门与大禹治水工具“”浑然一体,三口警世钟高悬于头顶,象征着黄河治理继往开来,任重而道远。花园口是黄河三大窗口之一(郑州的花园口、开封的柳园口、济南的泺口),其中尤以花园口为最。花园口成为了集人文、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AAA景区以及郑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将军坝

将军坝,即花园口险工90号坝,始建于清乾隆8年(公元1743年),因相传嘉庆年间此处建有纪念陈姓治水将军九龙的将军庙而得名。经过多年来的加固,将军坝以其260多年的历史和深达23米的根石深度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坝。在建国以来视察花园口的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江泽民、李鹏、胡锦涛等均在将军坝上留下了足迹。2009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调研期间,也在此视察治黄工作。

3、镇河铁犀

将军坝西侧有一座铁犀也叫镇河铁牛、独角兽,是明代兵部尚书于谦主持修铸的。古代,人们认为河患是水怪蛟龙在作祟,而水怪蛟龙又害怕犀牛,于是就在黄河边修建了一座铁犀牛的雕塑,以镇河患,又称镇河铁犀。另外,之所以铸造铁犀,也源于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学说”,取“五行学说”中相生相克之意。五行中铁属金,金生水,金为水之母;五行中牛属坤,坤属土,土性能克水,因此铸铁犀以镇河患。

4、一九三八年扒口处遗址

扒口处遗址位于大堤桩号11+500米处,初始口门宽度30多米,后经冲刷逐渐扩宽到1460米。扒口雕塑墙,呈长方形,墙高3.8米,上面刻写着“一九三八年扒口处”的字样,一组大型浮雕,再现了当年河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的凄惨场面。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以水代兵扒开黄河大堤以阻止日军西进,造成了黄河改道8年9个月,横淹豫、皖、苏三省44个县市,1250万人受灾,89万人死亡的人间浩劫,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花园口事件”。

5、花园口事件纪事广场

  “花园口事件纪事广场” 分南北广场两个部分,北广场紧临黄河,如实再现扒口事件,南广场为纪念广场,广场地坪采用黄河水的“回旋形”拼出圆形回旋地坪,与北广场的黄泛区形成强烈对比。南广场长150米,宽80~120米,总面积约1.3万多平方米,广场正中央为一个阶梯状的祭坛,祭坛共分三个平台九个踏步,顶部平台的直径为12米,底部直径为24米。

广场的南部矗立有两座碑亭,中间由一道长100米、高2.8米的巨型红色大理石高浮雕进行连接,西边碑亭为国民党在1947年堵口合龙时所建,东边碑亭是1997年中国共产党为真实记载历史而建,两座碑亭的中央为1947年花园口堵口合龙闭气处。

百米浮雕墙记述了花园口事件扒堵口的整个过程,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日寇侵华、掘堤扒口、洪水泛滥、灾民流离、生态灾害、堵口会谈、复堤斗争、黄河归故。

6、八卦亭

八卦亭就是“民国堵口合龙纪事碑亭”,是当年国民政府扒开大堤之后堵口闭气的地方。由两座六角的琉璃瓦纪念亭相对而立,每亭内各有六面柱体石碑一座,西为国民党所立,东为共产党所建。“八卦”是我国《易经》的精髓,取此名是顺应人们企盼无灾无难风调雨顺的心理,也有寄托黄河安澜之意。

西碑亭为当时国民党1938年扒口、1946年又强行堵口后修建的花园口堵口合龙纪念亭。亭子中心是合围在一起的六面石碑。东碑亭在建国后由治黄部门所建,亭中碑体始建于1997年7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黄河水利委员会联合设立。碑文详细记载了黄河花园口从扒口到堵复的史实,述说了国民党政府扒口的历史真相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人间浩劫。

7、东界碑

为使游人对1938年决河有更直观、形象的了解,特在东西口门边界处树通体白色玻璃钢界碑,以醒游人。界碑采用倒三角金字塔结构构图,给人一种奇峰般的震撼。中间利用人物思索之精处,在视觉上给观者以气势宏伟之感。水浪造型与岩石相拥,象征人与自然;水与堤岸相对的惊险,力透黄河决口之险,又示决口之边界。界碑简单形象的艺术造型手法不乏活文化之精妙,隽永、深刻的构思又留给游人许多的遐想和思索。

8、河韵碑林

河韵碑林坐落于黄河花园口景区大门东1千米的标准化堤防南部,占地130多亩,筹划于2007年,石艺工匠于2012年3月进园,进行立石、清污、雕刻、着色,共立刻石碑82块,于2012年12月竣工。项目以华中科技大学设计方案为基础,后结合地形地貌进行了局部调整,在采集的300余幅名家书法作品中遴选出80幅,交由世传石雕工艺师在天然原石上精雕细琢,进行书法艺术与石雕艺术的第二次创作。河韵碑林整体布局按黄河实际流域走向进行等比例缩放,分为引路和黄河上、中、下游四部分。以时间序列为轴线,以文化脉络为骨架集中展现黄河文化。为满足形神兼备的创意效果,采取游览道路和黄河走势合二为一,主路与引路采用不同的色彩以示区别,引路部分主要是伟人名言或题词,上、中、下游石刻内容为历代文人以黄河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歌赋。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惠金河务局在治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它依托现有的防洪工程和标准化堤防打造出了一条特色文化景观带,擦亮了花园口景区这一文化展示窗口,充分展示出了黄河文化的内涵,有力推动了治黄工作发展。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理念是举措的指南。惠金河务局确立了“传承为基础,实践是源泉,理论是精髓,创新为发展”的水文化建设发展思路,并遵循“继承与创新结合、以人为本与人水和谐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稳步推进水文化建设。在常年的治河实践中,该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探寻优秀的黄河水文化遗产与现代治黄实践的契合点,努力创新彰显新的时代特点,引导新的发展潮流,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水文化与治水精神、水文化与治黄工作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郑州惠金治黄事业又好又快得发展。

同时,该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坚持黄河水文化的主体是人,核心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培养出了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仰的治黄职工队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立足实践,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共同目标来凝聚全体职工人心,逐步形成了黄河水文化特有的核心价值体系,使黄河水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在认识和理念的指导下,惠金黄河水文化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水文化建设项目逐年推进实施,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促进治黄事业发展、更好地造福社会百姓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时代的呼唤和要求赋予了花园口特殊的历史使命,将花园口打造成一处文化精品工程、进一步拓展黄河防汛安全之外的文化功能、成为弘扬当代治黄文化的新窗口逐渐成为了惠金河务局全体职工的共识。

着眼新时期要求,立足自身实际,惠金河务局把重点打造花园口景区黄河文化窗口、依托现有防洪工程打造黄河文化景观带作为落实“维护黄河生态、发展黄河经济、突出黄河文化”的治黄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按照“特色展示,生态先行,主动融入,逐年实施”的指导原则,惠金河务局2012年重点打造了河韵碑林一期项目建设。碑林中82块或立或卧、形态各异的书法碑刻沿着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边有序排列,气势不凡,韵味十足。它把黄河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沿河的人文地理生动地展示了出来,向人们细说着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如今,在惠金河务局管理辖区内,自西向东分布有 “千里金堤,始于足下”的黄河堤防零公里标志性建筑、南裹头、黄河湿地公园、将军坝、河韵碑林、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和北广场等黄河历史文化景点,它们与以2008年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 “三点一线”示范工程为亮点的标准化堤防完美地融为一体,共同构筑起了凸显郑州黄河特色、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靓丽黄河文化景观带,为郑州市及周边地区人们假日出游打造了一处理想之地。

作为展现人民治黄成就的窗口单位,惠金河务局还肩负着向社会公众弘扬黄河文化、传播黄河水文化的时代重任。为此,该局采取了多种措施,让黄河文化更好地走进社会。

多年来该局以《惠金黄河志》、《惠金图志》的编纂为契机,将编志工作纳入到全局水文化建设之中,通过系统的梳理,把治河方面有关历史、近代、当代治水实践的认识、做法、经验升华为文化层面的认知,用先进的水文化引领治黄改革发展;在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积极在花园口、李西河等地搜集黄河号子,搜集人民治黄以来的书籍、照片、实物等黄河文化研究资料,为广大黄河文化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平台,不断丰富黄河文化研究成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水文化建设新蓝图的指引下,有历史担当和肩负时代重任的惠金黄河人,必将在水文化建设的浪潮中披荆斩棘,向着美丽的黄河梦进发。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广东省里水河综合整治工程

 

一、基本情况

里水河综合整治工程包括里水河一河三岸岸线整治工程、里水河南段绿道工程、里水河西段景观提升工程、里水河生态浮岛工程以及里水河(艺术河畔)段整治工程,以上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工程主要是在不破坏原行洪安全结构的基础上,对里水河进行综合整治,断面设计主要体现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景观性、安全性的原则。并与里水河的用地规划相协调,尽量少拆迁、少砍伐树木,减少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工程根据上述原则进行里水河的驳岸改造加固,原河堤岸大部分挡墙结构完好,稳定性满足行洪要求,为了减少施工难度,采取以下护岸形式:

1、外挂钢筋混凝土挂板的护岸结构,挂板临水侧面贴花岗岩石板。该方案不必在河道内围堰施工,减少工程投资,亦可保护原堤岸的大树不被破坏。

2、外设飘台的堤段,采用堤后布置灌注桩和框架拉梁的结构设计,在满足人们希望亲近水面的景观设计效果的同时,亦能满足堤岸结构的安全性原则。增加人行道,亲水栈道,保留原有植被,增加绿地面积,林荫步道采用石材铺砌,增加坐凳、指示牌、垃圾桶等市政公共设施;沿河步道运用舒适的石材贯通两岸,以满足人民群众休闲需要。

工程将整治与城市滨水区域开发、景观建设有机融合,以河涌整治带动城市建设,创造出现代城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具有现代文化特征的城市生态景观滨水岸线,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和生活需要,提升城市形象。

除了确保水安全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地紧扣景观、环保、亲水、生态、和谐、文明等原则考虑把里水河打造成为里水镇水客厅,既能满足市民慢行休闲和运动娱乐等实际使用功能,又能丰富市民精神活动空间,通过河道的整治和设计,唤起市民回归水乡生活。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里水梦里水乡作为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则水乡溯源成为里水河岸整治工程核心主题。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过程中衍生出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水乡人性格特点值得弘扬与传承。岭南水乡市井文化也是不可忽视重要部分,它既贴近和符合市民生活,更能引导和改善广大市民生活方式。故“水乡溯源、水乡传承、水乡生活”三大主题构建了里水河整治工程的主要文化脉络。

1、文化遗址保护及修缮,

里水河承载了里水千年的记忆,同时也见证了里水这块土地的人杰地灵与物宝天华,涌现了姚大宁、吴光龙、陈宁等明清两朝历史人物和诸多文人骚客多聚于此开班讲学。文头岭窑址、金山古寺、西华古寺、北涌亭、宝象林寺舍利塔、富寿石桥等历史遗迹在诉说里水上下2000年。

工程实施中,对河岸有历史参考价值以及人文情怀的遗址尽量做到保留和修缮。其中北涌亭作为水客厅的起点,也是里水历史人文的见证者,北涌亭在实施中得以有效保护并予修缮。富寿石桥等遗址也得以保留,栏杆镌刻已久的历史文字痕迹如今清晰可见。火船码头作为里水人出发广州的见证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保留火船码头并增添画舫供游客以此为停靠点游览里水河,将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有机融合。这些成功保留的痕迹将是以后里水历史的见证者和诉说者。

2、非物质文化精神弘扬及传承

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海外。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

项目实施中给醒狮、龙舟等活动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地方的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通过主题雕塑和浮雕来表现里水的本地文化和岭南文化,在里水河沿岸,增设了9座雕塑,有表现里水历史文化,突显里水人民幸福生活的龙舟说唱,也有体现里水人民辛勤劳动的、安居乐业的编藤,也有通过描写典型的卖甘蔗的买卖场景,体现里水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市井生活繁荣景象的卖甘蔗,更有全面表现里水本地的白眉拳的武学之道的雕塑等等

3、岭南水乡市井文化设计

设计整合了岭南水乡文化并提炼设置了聚贤亭、富寿广场、龙舟码头、木栈道等特色亲民项目,其中木栈道部分是以木栈道作为水文化载体,供人沿水信步,近距离接触水,同时欣赏里水河的优美风光,感受水的无穷魅力,加深人们对水的认识和喜爱,有利于水文化的传承。慢行系统的生态设计更是迎合周边市民的需求,结合园区中的廊亭和休闲广场,必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活动娱乐、漫步观光、静雅休闲的好去处。岭南水乡市井文化的生活场景以立体雕塑的形式呈现,即能互动又能驻足留影。

4、里水镇LOGO标志与岸线整治有机融合

在里水河一河三岸岸线整治工程中,河岸的栏杆设计采用花岗石,在栏杆的柱头上和北涌亭广场都植入了里水的LOGO标志,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里水河岸景观,让人感觉亲切且与众不同,这也是岸线与里水本地文化的有机结合。

http://tp2.water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28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重庆市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工程

 

一、基本情况

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库汛后蓄水至正常水位175米(吴淞高程,下同)时,长江水回涌入流经重庆市开州城区的长江一级支流——澎溪河,形成55.5平方公里的淹没水域面积。每年汛期6~9月库水位降到汛限水位145米运行时,在开州区境内形成面积45平方公里、消落深度达30米的消落区。其中距县城4.5公里的乌杨桥以上面积24平方公里,最大消落深度18.5米,是三峡库区面积最大、影响人口最多的消落区。

2012年,名为开州区水位调节坝的奇特建筑在澎溪河乌杨桥处巍然屹立。远观整个建筑如长虹卧波,装饰风格古朴大方,楼台亭阁、飞檐翘角错落有致。

开州区水位调节坝由鱼道、非溢流坝、溢流坝、泄水闸、土石坝挡墙及土石坝组成,坝轴线长507米,最大坝高24米,坝顶高程177.78米;正常蓄水位170.28米,相应库容5600万立方米。是一座具有调节库区水位、降低消落区水位变幅功能的闸坝工程。闸坝顶部装饰成具有明清风格的风雨廊桥,由照壁、牌楼、土石坝风雨廊、圆型环廊及栈道、启闭机房塔楼、溢流坝风雨廊、冲天牌坊、青石人工凿面铺装及地雕组成。风雨廊、启闭机房等建筑上有大量民间彩绘,悬挂着百年楠木制作的楹联牌匾,在青石栏板上雕刻了诗、词、赋、记,内容涉及开县的大移民、盐文化、秦巴古道、特产、民风民俗等本土文化。

水位调节坝的建成蓄水,使库区水位常年保持在170~175米区间,可治理消落区面积14.48平方公里,并形成了一个常年水域面积为14.48~24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其面积相当于3个杭州西湖,该湖以东汉建安21年的初始建县名“汉丰”命名为“汉丰湖”。汉丰湖内有30多个湖湾、41个岛屿,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岸边风雨廊桥、滨湖公园、军神广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盛山十二景、文峰塔、乌杨古刹等景点星罗棋布,新建的恒温游泳馆、环湖自行车、湖上画舫、滨湖游乐园、万人垂钓中心、千人品茶苑、露天游泳场等休闲娱乐项目让人流连忘返。

水位调节坝工程是我国第一个采取水利工程措施与生态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蕴含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水工程。2012年10月,汉丰湖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水工程文化建设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增强人民福祉而大力提倡的建设工程,是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举措。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工程的成功实践,使之成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靓丽奇葩。将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列入水利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对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水工程文化建设将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对开州区水文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开展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工程文化建设属于水工程文化建设的范畴。开州区利用国家投资治理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机会,筹集资金,一鼓作气,把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工程建设成为具有治理消落区生态环境功能、有丰富文化内涵、有较高文化品位的精品水工程,枢纽工程被建成具有“明清风雨廊桥”风格的景观建筑,汉丰湖被誉为开州区人民的 “生命之湖”。

(一)主要做法

1、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认识水工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把水工程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从提高人民福祉、实现中国梦的高度予以规划设计建设,才能得到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从开州区三峡水库消落区治理工程启动伊始,就立足打造“西部水城”、“三峡最美滨湖城市”的定位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工程文化建设,通过工程治理水库消落区的功能发挥,以及提高文化内涵和品位的建设,为开州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大大改善了开州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开州区人民的幸福指数,因而得到开州区人民的认可,被视为“168.8万开州人的骄傲”。把“风雨廊桥”比做是开州人的“幸运桥”、“幸福桥”,以“一桥美而环湖美,一廊开而好运开”予以颂扬。

2、要从民生工程的角度认识由政府主导水工程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水工程文化建设需要融入大量的文化元素,文化元素要通过传统的和现代的先进工艺打造后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势必投入较大,且其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设资金特别是水景观建设所需经费全部依靠水利资金支出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在工程所在的地方政府主导下,建立健全国家、地方、社会等多渠道的投入机制,由水利部门将水工程文化建设与水利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统一资金管理和使用,才能真正把水工程文化建设好,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当地老百姓受益。水利主管部门要在水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当务之急是从修订水利建设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规程着手,开辟水工程文化建设投资渠道,改变过去一些不利于水工程文化建设的设计理念和规定,使水工程文化建设名符其实、名正言顺地成为水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州区人民政府就水位调节坝枢纽工程、景观工程、文化工程实行统筹规划、规委会把关,组织专业队伍设计和施工,通过县融资平台融资8800万元专项景观建设资金,由项目业主统一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3、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水工程景观文化的内容并以多种形式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在水工程文化建设中应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要把水工程文化特别是景观文化建设成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所。

开州建于汉、盛于唐、繁荣于明清,有着3000年的文明史和1800年的建县史,本土文化及民风民俗厚重。在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文化中的精华,水位调节坝景观文化按明清古建设筑设计,并采用人工彩绘、人工雕刻、人工泥塑等传统工艺,面向中国书家协会、重庆书法家协会和中国楹联协会知名成员征集书法作品,创作能反应当地民风民俗的绘画作品,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在水位调节坝工程之中,展示在汉丰湖湖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不断发扬光大。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工程文化建设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努力,其做法及经验都可以借鉴。

4、要充分发挥水利科技工作者和生态、建筑、文化各领域专家学者在水工程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水工程文化建设首先必须保证水工程具备兴水利除水害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其他文化功能。水利科技工作者和其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各有其专长和优势。鉴于水工程是以水利部门为主,作为工程主要规划设计者的水利科技工作者要主动向其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完善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有关其他文化功能的规划设计尽可能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直接参与。在工程建设期间,分别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指导、监督。开州区水务局及建设管理单位与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联系紧密,配合默契,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5、要把及时转化与传播水工程文化建设成果作为水工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水工程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尽快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为此,必须及时转化和传播水工程文化建设的成果。开州区在这方面的做法很成功,截止目前,他们已先后成功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以汉丰湖为名片举办了“三色”旅游文化节、摄影比赛、川渝陕鄂土特产交易会、全国城市钓鱼对抗赛、水上集体婚礼等。同时在中央有关媒体、水利部网站、水利报、水利风景区专网,重庆卫视上等媒体上对工程进行宣传。这一切,对于提高开州区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建设成效

水位调节坝工程的建设,在推动河道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合效益非常显著。

1、经济效益

以汉丰湖为依托,以大农业生产为基础, 集中农业优势资源,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观光、品尝、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增加农业综合收益,带动农业综合大发展。汉丰湖建设后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拉动了环湖区房地产迅速崛起,土地大幅度增值。截至2015年底,住宅小区房屋价格0.6~1.2万元/平方米,土地增值潜力和效益十分突出。汉丰湖建成后,提升了开州区知名度,2015年,汉丰湖接待游客超过143.8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7.2亿元。

2、社会效益

营销式打造汉丰湖,营造城市的最佳投资环境和最适宜的居住环境,塑造地方品牌,提升地方形象,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提高城市自身价值和综合实力。同时,聚集效应让乡镇梯度转移人口向环湖板块集中,分散转移主城人口、扩大城市容量,将城市周边的镇东、镇安、丰乐乡镇街道三大板块与主城同城打造、协调发展。汉丰湖杠杆效应将带动旅游、地产、酒店、餐饮、娱乐以及文化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繁荣发展,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给移民提供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汉丰湖滨湖公园建成后给市民提供亲水、赏水、观水、游水,感受惬意环境,享受水城文化。

3、生态效益

(1)改善空气质量

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建成蓄水,宽阔无阻的水面成为开州区新的空气交换通道,加速了城市内外空气交换速度,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趋向好转,生态脆弱区域趋向良性循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由湖泊湿地、景观沟道和防护林构成的生态屏障不仅起到了净化空气,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

(2)降低消落区治理难度

水位调节坝的建成,使湖内水位常年保持在170.28~175米之间,消落区水位变幅保持在0~4.72米之间,形成了水位相对稳定的人工湖泊,有利于湖区形成新的稳定生态系统、减小疫情隐患。为开州区实现“山清水秀、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现代化城市目标创造条件,有效促进开州区社会经济、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3)自然环境得到修复

开州区水位调节坝建成蓄水后,通过景观基塘、多带缓冲、林泽湿地、修复优化、协同共生的建设模式,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开展,使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得到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开州区汉丰湖内的植物数量由原来的548种增加到现在的608种,动物种类由原来的207种增加到现在的227种。

通过水位调节坝的建成,汉丰湖开州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2013年与江苏常熟、浙江普陀、浙江天台、安徽郎溪、安徽歙县、新疆泽普、四川郫县、辽宁宽甸、山东蓬莱齐名中国十大休闲小城。近年来,被重庆市评为“新重庆巴渝新十二景”,荣获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重庆市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

http://tp2.water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76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

 

一、基本情况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2、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位于金刚堤尾部、离堆前端,长约200米,高2.15米,其作用是当内江水量较小的时候,拦水进入宝瓶口,起着河堤的作用,保证灌区水量。当洪水季节水量较多时,大量的江水由于受到宝瓶口的阻拦并在此淤积,当超过溢洪道的高度时,多余的水量就自动排泄到外江。李冰还巧妙地利用河床弯道环流地形和水势,第二次利用弯道流体力学原理,让飞沙堰自动排去内江泥沙量的75%。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能作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3、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是飞沙堰下游100米处人工凿开玉垒山岩体的进水口,是内江灌区的天然引"咽喉"宝瓶口平均宽度20.4米,高18.8米,峡口长36米,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由于宝瓶口过水断面狭窄,限制了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与离堆一起共同壅高水面,从而更增大了飞沙堰的排洪效果。因此,宝瓶口是成都平原免于洪水威胁的屏障。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都江堰的水文化体系建设包括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精髓和都江堰管理局的单位文化建设。也就是都江堰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一)都江堰物质文化建设与成效

都江堰2270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基础,都江堰渠首三大工程、竹笼、杩槎、干砌卵石、都江堰闸群……无不体现了科学治水和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当代都江堰人又将这一文化内涵贯穿于工程建设管理中、发展单位环境文化、建设都江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和发展了新的物质文化。

都江堰之所以两千多年运行不辍,就是因为始终与时俱进地将科学治水思想贯穿于都江堰的建设和管理之中。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和长期停滞,使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处于低水平状态。都江堰以竹笼、杩槎等水工技术满足了成都平原的用水需要,催生了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和灌区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都江堰水资源的需求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用水需求,都江堰利用现代技术,以机械化的水闸和标准化的渠系取代了传统的工程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多年的扩(改)建工程建设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主要病险工程和“卡脖子”工程得到有效治理,工程抗灾能力明显增强,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都江堰浇灌了四川三分之一的农田,生产了四川三分之一的商品粮食,养活了四川三分之一的人口,同时还担负着灌区内城镇供水、防洪、发电、水产、种植、旅游、生态、环保等多目标综合服务。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面对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面对粮食需求增加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压力,我们把水的问题放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努力建设民主化、数字化、法制化和节水型灌区,寻求一个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每年清明,我们都要和都江堰政府一起举办盛大的“都江堰放水节”,发扬都江堰传统文化魅力,宣传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发展规划,这个节日已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建设中,我们也形成了很多物化的成果。如:我们充分发挥部、省共建都江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博览馆,该馆运用光电、声音、幻影成像等技术,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充分展示了都江堰丰富的物质文化内涵;我们在都江堰鱼嘴设立了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碑名的“都江堰”碑,彰显都江堰的丰功伟绩;在飞沙堰建成了“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纪念碑”,在松潘县境内的岷江源头设立“岷江源”碑,示以珍惜、保护岷江水源,确保都江堰永续利用,实现人水和谐。

(二)都江堰制度文化建设与成效

都江堰2270余年永葆青春,不仅是工程技术上科学治水、与时俱进,更是因为尊重科学规律,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维修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及法规极大地丰富了都江堰的制度文化的内容。

都江堰工程管理制度集中体现在“三字经”、“六字决”、“八字格言”等古老的维护管理制度上。传统的“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的治理方法,起到了引水灌溉,分洪减灾的作用,维系了都江堰2270多年的持续发展。近代,又提出了《都江堰流域兴利除害计划书》《都江堰流域堰务管理处办事细则》等制度,逐步开始了对都江堰立章建制的规范管理。近年来,针对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各类用水需求不断增长,在春灌用水期间,岷江来水水量正值枯期,而灌区用水又是高峰期,用水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都江堰在供水上坚持“水权集中,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灌区供水计划的执行调度权由都江堰管理局行使,灌区各管理处及其各管理站负责有关干渠的输水和支渠的配水工作,并按指定地点执行交接水制度,实现了灌区的均衡受益。与此同时,都江堰民主协商用水计划的制度、水情测报制度、轮灌制度、水费征收制度、工程岁修制度等各项制度都建立健全,使都江堰水利管理各项工作都有制度可循。都江堰还制定了“五个必须”、“五个不准”的用水纪律,确保各项用水制度的落实。都江堰的发展伴随着工程管理、水量分配、水费征收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用制度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持了都江堰经久不衰,确保了都江堰2270多年来持续利用。

都江堰历来就依法管理,早在蜀汉时期,诸葛亮在灌区九里堤颁布了《护堤令》,是为我国最早的江河管理通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至70年代都江堰管理依据水利政策和规章制度为主,80年代则依据《水法》等国家和省的普遍法为主。1997年6月16日,酝酿已久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都江堰水利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2003年,又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对《条例》进行了修正,以加强水利工程和水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厉行节约用水和水质保护强化法律责任等为重点,既适应现代水法规的发展趋势,也适应都江堰水利现代化的要求。

(三)都江堰行为文化建设与成效

历代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而治水者又以治都江堰为重。都江堰之所以2270余年可持续发展,是因为它历代水利人励精图治、不断创新,我们当代水利人也继承了这一鼓励创新、弘扬先进的行为文化。

先进的单位行为文化是劳动者德才水平、献身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它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劳动者对单位长期实践经验认识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结果。作为迈入新世纪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我们十分重视鼓励创新行为,增强单位对外竞争力。我们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和新的价值取向,投入到科技创新行为中去。在水利管理手段上,我们引入了“数字都江堰”系统,及时把握水情,远程监控水闸,增强了水量调度的准确性、科学性;在工程建设上,我们继承、发扬、创新和发展了都江堰传统工程技术,将现代技术全面引入灌区建设与管理,促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办法的开发和应用。通过不断创新,我们硕果累累:编印了《都江堰水利发展与文化丛书》,拍摄了《古堰长流》、《水神》、《盛世兴水》等电视片,完成了《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数字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都江堰渠首水情水质监测及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均被四川省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都江堰精神文化建设与成效

千百年来,历代水利人为保护和建设都江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拓创新、勤劳智慧、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李冰精神也得到了世代传承和发展。当代都江堰人在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的基础上,又努力培育自身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我们结合都江堰传统文化,从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中汲取时代精神,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开拓创新、勤劳智慧、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李冰精神结合起来,在全局开展都江堰精神大讨论活动,打造了“求实创新、风正心齐、和谐发展、造福灌区”新的都江堰精神品牌,切实做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一直保持了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称号,并且连续四届获得了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全国文明单位的最高荣誉,在全省、全行业乃至全国树立起都江堰水利人的文明形象。

同时,我们结合结合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提炼出“传承古堰文明,引领现代水利”的共同愿景,在职工中倡导健康向上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 创建了摄影、登山等十余种兴趣小组,经常性的开展活动,以此为载体,发挥广大职工在创建和谐单位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文娱汇演、演讲会、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了职工的情操,形成了“风正、心齐、和谐、进取”的良好文化氛围。

都江堰历代治水中,不管是无坝引水还是闸群调水,始终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我们传承了这一文化理念,在灌区实施了“双满意工程”:一方面,认真开展“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严格落实面向社会的七项服务承诺和“五个必须、五个不准”的用水纪律,把灌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对我局的工作满意不满意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了社会的用水安全和防汛安全,努力做到了使广大灌区人民和用水户满意;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积极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不断提高了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努力做到使广大职工满意。为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型都江堰,在全灌区用水集中地区选择试点,以依法治水、管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镇统筹规划,逐步建成信息系统化、灌溉自动化、技术网络化、管理科学化和供水、用水、治污、旅游等有机结合的现代生态水利园区,在更高的层面上营造出人水和谐的新境界。

http://tp2.water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26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四川省东风堰水利工程

 

一、基本情况

东风堰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延续使用350余年。因江滩变化,渠首引水口多次变更,1930年,取水口由龙吼滩改到上游石骨坡,1975年取水口由石骨坡上移到五里渡,2008年,五里渡千佛电站建成,渠首进水口进入电站水库,灌区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

东风堰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排涝、城市防洪与环境用水的中型灌溉工程。总引水渠长12km,下分东干渠和西干渠及支渠4条。配套工程有隧洞1处,渡槽11处,水闸21处。灌溉夹江县境漹城、黄土、甘霖和甘江4个镇、48个村。

1930年,东风堰取水口改到石骨坡,渠道需流经千佛岩石窟造像群,为避免破坏千佛岩石窟造像群,特修一隧洞(穿山堰)穿千佛岩山体,长约400米。

夹江千佛岩汇集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东风堰干渠流经千佛岩石窟造像群,干渠、引水隧洞与千佛岩石窟造像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其附属物等以古朴坚实的物质实体,记述着真实的建堰历史与传奇故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衍生出大量的优美诗词与特色碑刻,从而使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1、千佛岩石窟造像

千佛岩有始于隋唐,延及明清的历代摩崖造像162龛,佛像2470余尊,雕刻精致,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衣纹贴体,表现出古代雕刻家们极高的艺术造诣。

2、古泾口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公元前310年,秦人为巩固蜀郡,挥师伐蜀王残部所归附的丹犁部族,丹犁大败。秦为进一步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移十万秦民入蜀地。秦人思乡,郡守就指平羌江(现青衣江)为秦中泾水之源头,故有“古泾口”之谓。万象亭傍山一侧的石壁上,镌刻着明代张庭所写“古泾口”三个大字。此外,古泾口崖壁,镌刻有历史上著名环保与文物保护告示,即清嘉庆年间,县令王佐所题:“禁止上下一带开厂打石如违严究”。

3、龙脑石

千佛岩下有望龙坪。临江下望,但见急流江水之中,一座龙脑奇石兀自巍然不动。明代嘉定知州郭卫宸有诗赞曰:“江头一块石,独立不能移。相彼波流者,谁将砥柱之。而渔纲竞急,以济舟难迟。

4、古栈道遗址

  “铁石关隘”坊后,是秦汉古栈道遗址。石级直接开凿在岩基上,从关口到城下共108步,它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着原有的风貌,这段沿江道路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安平乡明亭大道”。

5、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

位于夹江千佛岩西面,是全国第一家手工造纸博物馆、全国十大专业博物馆之一。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和夹江年画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水利题刻

千佛岩上,有琳琅满目的历史题刻,或赞山水并秀,或抒揽胜情怀,其中不乏辞美意雅、雄浑秀丽之作。这些题刻中不少于水利有关,如千佛岩濯缨堤下有一处明代题刻“禹迹千秋”,清代康熙年间王世魁在栈道遗址之上题刻的“山高水长”、“泽润生民”,在灵泉古渡下方题刻的“河润九乡”,还有表彰民国县令胡疆容而镌刻的“胡公堰”等。

千佛岩下东风堰干渠的潺潺流水与石窟造像融为和谐整体,构成青衣江畔动静相宜的历史文化走廊。治水碑刻与石窟造像并存,既传播了灌溉文明,又深化了灌溉工程的文化内涵。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自古以来,青衣江沿线灌溉农业发达。在东风堰建成之前,沿线已有众多小型民堰引青衣江水灌溉农田,如八小堰、市街堰等。经历明末清初的战乱,民生凋敝。康熙元年(1662年),因青衣江汊流水枯,谢潭分水口进水量不足,八小、市街二堰灌区农田缺水,当时县令王世魁委派江宾玉、江逢源等承头督工,用竹笼装卵石,在青衣江汊流进水口,修筑导水堤堰一座,长300余米,伸入青衣江中拥水入汊流。因工程位置在毘卢寺(今县机砖厂附近)外,故名毘卢堰。根据地方志可以推断毘卢堰是分水—导流堰,又称“楗尾堰”,其下与导流堤相接,由于堰首取水口的位置可以人为选择,并对引水量有所控制。为了稳定分水口的位置,在导流堤迎水端建在青衣江“毗卢寺外支江分流之首”,这里实际上就起到鱼嘴作用。这一工程布置与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效。事后为表彰功绩,王世魁为江宾玉题刊“山高水长”,为江逢源题刊“泽润生民”各四大字于千佛岩石壁上。这个取水口自1662年一直沿用到1930年,近270年,维系了漹城以下6000多亩农田的灌溉。

经岁月流逝,青衣江河床发生变化,东风堰进水量逐渐减少。1930年,胡疆容任夹江县长,顺从民愿,成立堰工事务所并自兼所长,县商会会长朱光藻(正章)任副所长,测绘地图,造出预算,按田亩摊款。当年冬季动工,经过半年左右时间,完成了东风堰的第一次扩建工程。在将取水口由龙吼滩上移到石骨坡过程中,渠道需流经千佛岩石窟造像群,为避免破坏珍贵的文化遗产,特修一隧洞(民间又称穿山堰)穿千佛岩山体,长约400米。为了褒奖胡疆容的德政,乡民在正对龙脑石的岩上,刻了“胡公堰”三个大字。

由于夹江平原地形坡降较陡,灌区渠道既是输水渠也是泄水渠,加之丰沛的水资源,灌区工程相对比较简单。历史上各级河道的分水和配水工程的主要特点是:自然态水量分配与工程调整相结合。东风堰渠首进水口以下设置类似都江堰飞沙堰侧向溢流堰——湃缺来调整水量。湃缺运行时间主要在夏秋时,这时全灌区河道处于高水位运行,各堰进水口自流引水,鱼嘴或拦河堰已经不再发挥主要作用,水量调节主要由湃缺来实现,湃缺溢出水量又汇入青衣江。灌区各级渠道剩余水量最终由夹江东南的甘江镇出口再次排入青衣江,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

由于夹江先辈们注重对东风堰和灌区历史文化的保护,东风堰沿线至今遗留了大量历史文化景观,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夹江千佛岩,千佛岩又被称作“青衣绝佳处”,此地汇集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东风堰干渠、引水隧洞与千佛岩石窟造像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其附属物等以古朴坚实的物质实体,记述着真实的建堰历史与传奇故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衍生出大量的优美诗词与特色碑刻,从而使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千佛岩石窟造像  夹江山川俊美,钟灵毓秀,唐初即有“四川玉带”之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吟咏的就是这里的胜境。千佛岩有始于隋唐,延及明清的历代摩崖造像162龛,佛像2470余尊,雕刻精致,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衣纹贴体,表现出古代雕刻家们极高的艺术造诣。其中的弥勒坐佛、净土变龛、天王龛及多窟观音像龛,俱为盛唐造像的精品。

古泾口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遣司马错灭蜀。时平羌江、大渡河流域尚被强悍的丹犁部族控制。蜀王残部归附丹犁,联合抗秦,蜀南一带屡遭袭扰。秦人为巩固蜀郡,公元前310年,挥师伐丹犁,丹犁大败,余部退守雅安一带。据《华阳国志》记载:“是时,戎伯(即指丹犁)尚强,乃移民万家实之。”以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此即四川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史称“十万秦民实蜀”。秦人思乡,郡守就指平羌江为秦中泾水之源头,故有“古泾口”之谓。万象亭傍山一侧的石壁上,镌刻着明代张庭所写“古泾口”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庄重古朴。此外,古泾口崖壁,镌刻有我国历史上著名环保与文物保护告示,乃清嘉庆年间,县令王佐所题:“禁止上下一带开厂打石如违严究”。

龙脑石  千佛岩下有望龙坪,临江下望,可见急流江水之中,一座龙脑奇石兀自巍然不动。明代嘉定知州郭卫宸有诗赞曰:“江头一块石,独立不能移。相彼波流者,谁将砥柱之。而渔纲竞急,以济舟难迟。”望龙坪前有一座“铁石关隘”坊。

古栈道遗址  经“铁石关隘”后,是秦汉古栈道遗址。石级直接开凿在岩基上,从关口到城下共108步,它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着原有的风貌,那被往来行人踩塌磨损塌陷的痕迹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古老,这段沿江道路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安平乡明亭大道”。

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  位于夹江千佛岩西面,是全国第一家手工造纸博物馆、全国十大专业博物馆之一。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和夹江年画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利题刻  千佛岩上,有琳琅满目的历史题刻,或赞山水并秀,或抒揽胜情怀,不乏辞美意雅、雄浑秀丽之作。这些题刻中不少于水利有关。如千佛岩濯缨堤下有一处明代题刻“禹迹千秋”;康熙年间王世魁在栈道遗址之上题刻的“山高水长”、“泽润生民”;在灵泉古渡下方题刻的“河润九乡”,其旁小字依稀可辨“依道使民处,源头活水来”,表现出“修筑堰渠向百姓派工,这是依据古道行政;堰渠引来了活命之水,农民自然得到实惠”;此外,在龙脑石对面岩上有表彰民国县令胡疆容而镌刻的“胡公堰”等。

解放后,政府专门成立了东风堰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继续秉承先辈们的治水管理理念,在东风堰经过几次大的修缮后,灌溉面积从最初的60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7.67万亩,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排涝、城市防洪与城市环境用水的中型灌溉工程。总引水渠长12km,下分东干渠和西干渠及支渠4条。配套工程有隧洞1处,渡槽11处,水闸21处。灌溉夹江县境漹城、黄土、甘霖和甘江4个镇、48个村。

2014年9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东风堰成功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2015年9月开始实施了四川省青衣江流域乐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该项目整治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文生态景观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形象风格,对渠线布置、断面形式、衬砌材料、衬砌形式的选择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

东风堰今后将围绕夹江县政府对千佛岩—东风堰设计规划,在确保东风堰灌溉主体功能的基础上, 努力把东风堰打造成“夹江水利文化风景区的重要长廊”,并悉心挖掘历史遗产价值,着重提高水利文化品质,能永续利用于灌溉、防洪、生态等,使古堰焕发出新姿。

http://tp2.water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25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陕西省西安市汉城湖综合治理工程

 

一、基本情况

汉城湖,原名团结水库,位于西安市西北郊,右岸紧邻北二环、朱宏路,左岸与汉长安城遗址相接,自大兴路至凤城三路,全长6.27公里。汉城湖前身为古漕运河道和城市污水李下壕沉淀池。自运行以来,在净化城市污水、调蓄城市雨洪、利用污水灌溉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保护汉长安城遗址,改善区域环境,提升西安北城品质,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1月,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实施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经过4年的艰苦建设,先后完成征地拆迁、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库区截污、淤泥清运、岸坡砌护、库周绿化、桥梁码头及引清水管道等关键节点工程。工程累计征用和回收土地2890亩,拆迁企业和农户829户,清运淤泥211.5万立方米,岸坡砌护12.8公里,新建桥梁8座,亲水平台19座,栽植灌乔木100余种75万余株,铺设引清水压力管道12公里,特别是为有效保护汉长安城遗址,采用黄土回填设计库容,扩大水库与城墙保护用地273亩,以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城市污水对城墙的侵蚀,水库库容由原来的200万立方米下调至137万立方米。2009年9月将沣河清水引入水库,至此,一个长6.27公里,生态水面面积850亩,景观绿化面积1031亩,水库坝顶高程392.5米,坝前水深6米,总库容137万立方米的全新水库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提升,重点是通过增加仿汉建筑和汉文化元素,形成汉文化展示、商业氛围浓厚、主题建筑宏伟、区域功能齐全、休闲娱乐丰富、文化品位高雅的西安旅游新亮点、城市建设经典和展示西安新形象的平台。

景区环绕“十里水道·千亩水面·两千亩绿地”,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展示了封禅天下四联阙、“上善若水”景石、旱喷广场、泰山封禅浮雕、八水绕长安地雕、刘彻雕塑铜像、汉风水韵音乐喷泉、水车水磨、汉币广场、城墙遗址展示、天汉雄风雕塑、秦岭山水微缩景观、西都赋、神明台、楚汉风云、瓦当印象、湖心岛、桥梁神兽装饰、十万尾观赏鱼等35处水文化、汉文化主题景观。景区2个主入口、6个次入口及14个码头平台。在我市形成了“南有唐文化曲江池,北有汉文化汉城湖”的景观新格局。

2011国庆对外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182万人次。2012年8月24日,中央新闻联播对汉城湖进行了报道,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汉城湖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级水保科技示范园称号,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展示汉文化、水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汉城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运行以来,主要承担着西安老城区及其以北地区污水排放及雨洪调蓄。运行40多年来,受降雨及洪水冲刷影响,库岸侵蚀严重,岸坡流失面积达273亩,流失土方91万立方米。城墙遗址规模也严重萎缩,属典型的面蚀、沟浊水土流失类型。

2006年,西安市启动了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了节污引清、清淤护坡、造林绿化等工程建设,栽植了乔灌木101种共151万株,草坪70万平方米。按照水保示范园的标准和要求,建成了乔灌草护坡、鱼鳞坑、水平阶地、水保经济林、水保宣传长廊、模拟径流小区、植物根系展示、植物造型宣传、西安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等六十余处水保措施及展示内容,充分展示水土流失过程及危害治理措施、水保普法、科技体验、治理成就,2014年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称号。

1、水保科普宣传长廊

水保科普宣传长廊位于汉城湖左岸,通过展板和LED显示屏展示,以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普及水土保持科普知识,增强人们保护水土资源的理念,使水土保持这门学科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植物造字

在湖心岛、水磨广场、城墙东南角遗址、崇威桥上游右岸等坡面以曹皮为底,采用常绿灌木造出“城市水保汉城湖、汉风水韵汉城湖、水保护城、生态文明汉城湖”字样,美化景区,彰显水保特色。

3、模拟径流小区

水土流失模拟演示小区位于汉城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4m*1.6m*0.5m),结合人工模拟降雨,展示雨滴击溅到同坡度不同植被和不同坡度同一植被产生水土流失的过程,让公众认识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地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了解植被防治对水土流失的作用,认识保护地表植被的重要性。

4、水保工程设施

按照园内水土流失规律和生态安全需求,同一规划,治理边坡。共砌筑了鱼鳞坑4516个,修建格宾网护坡、浆砌石护坡、青砖护坡、水平阶(沟)整地、砼空心砖植草坡等水土保持工程措。起到了蓄水保土、蓄水拦泥、保持边坡稳定的作用,防止了面蚀。沟蚀带来的水土流失及重力侵蚀的发生。

5、水保植物措施

按照绿化、美化、园林化相结合的理念,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措施,在园内栽植草坪、水保植物、观赏植物、水生植物、攀爬植物,全方位对绿地、坡地、驳岸进行综合治理。共栽植了乔灌木101种,15.1万株;草坪7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90%。在增加地面植被、涵养水源的同时,起到了集保持水土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良好作用。

西安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位于西安汉城湖景区人流量聚集的核心区域——大风阁片区,紧邻汉城湖大风阁博物馆,于2014年6月29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是一座水土保持警示教育的科普体验馆,是我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一个新标志。旨在向社会公众普吉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保持的科普知识,展示水土保持治理的巨大成就,提高全民珍惜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持水土的意识。

水土保持是通过工程、生物、耕作三大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干旱、洪涝和风沙危害,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认和谐相处,缔造生态文明。

本馆展出面积600平方米左右,分为锦绣序厅、流失隧道、水保百科、互动体验、启迪之旅五大单元。采用图文版面、视频投影、实体模型、幻影成像、5D影院等声光电现代手段,融科普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向广大公众全方位、多元化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是一座水土保持警示教育的科普体验馆。

1、锦绣序厅

水土保持是实现上川秀美、美丽中国的根本措施和基本国策。该区域以LED液晶屏形式,通过九州大地、江山多娇;三秦壮丽,锦绣山河;西安山水,秀美如画三组图景,展示中国、陕西、西安山川秀美的壮丽场面。

此外,大厅还配有序言、陕西省五大地貌类型区和治理模式、导览台及展馆平面导览图等,帮助参观人员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

2、流失隧道

水土流失是世界头号环境问题,自古以来给我国带来深重的灾难。流失隧道以视觉震撼和感官冲击为切入点,采用艺术造景、弧形穹幕投影技术等综合技术,展示水土流失的恐怖场面。步入流失隧道后,参观者会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水土流失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3、水保百科

(1)水与土

展示水土资源。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基,水资源是人类和世界最宝贵的资源。

(2)因与灾

展示水土流失成因、灾害以及五种土壤侵蚀类型。

(3)保与治

展示工程、生物、耕作三大类型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以及城市水土流失及治理。

(4)成就展示

展示水土保持治理的巨大成就。该区域由三部分组成,中国、陕西、西安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其中:中国的水土流失和治理成就以球幕和交互式查询屏等多种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中国的水土流失现状、治理措施及治理成就;陕西的水土流失和治理通过声光电三位一体沙盘及屏幕成像等技术演绎陕西省的水土保持现状及治理成就;西安城市水土保持采用多点式触摸屏互动软件及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对西安的水保成就由浅至深全面了解。

4、互动体验

本区域旨在摆脱说教式知识灌输,让参观者亲身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体验中来。通过漫游汉城湖、幸福树、水保知识知多少、数字水保、河湖保卫战五个栏目进行互动体验。参观者可以通过大屏幕影像及互动自行车,体验漫游汉城湖的惬意;也可以运用自己的祝福拯救黄沙中即将枯萎的幸福树;也可以化身河湖保卫者,用手中的网兜拯救被垃圾填满的河湖;此外,还可以通过知识问答、数字水保小游戏等了解水保知识,争做水保达人。

5、启迪之旅

本区域为飞碟式5D体验影院,进入“飞碟”后,观众会随着影视内容的变化,过平川、下河谷、攀高原、领略奇观,亲身体会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水保治理后的美丽地球。打造270度全景5D体验影院,影院整体周长36米,采用先进的图像融合技术、5D影视技术,将20余台高清投影采用无缝融合,在300㎡弧形屏幕上投射出5万余像素的高清5D影像,同时影院下部配置有旋转式移动平台,根据影片的节奏,做出人静景动或人动景静的感觉;根据影片中的气候变化,配合风、雨、雷、雪、雾,变化等特效,让参观者从听觉、视觉等得到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影视特效带来的震撼,领略科技与自然之美。

西安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2014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免费试运行开放,先后接待了全国13省、市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专业考察团队60批共902人;接待了大专院校科研队伍、专业学者的技术考察46批共872人次;接到了市民游客参观体验共27852人次,接待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生态文明调研团队5批共计23人次,社会效益显著。水利部水保司给予汉城湖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高度评价。

http://tp2.water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18

 

 

 

水文化与水工程融合案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水利工程

 

一、基本情况

艾依河位于西北内陆宁夏境内青铜峡河西灌区,全长158.5km,流域面积2961.3km2,其中,承担排水除涝任务的面积1322.1km2,承担排洪任务的面积1639.2km2,跨银川市的永宁县、兴庆区、金凤区、贺兰县、石嘴山市的平罗县、惠农区2市3县3区5个国营农场,串起七子连湖、小西湖、北塔湖、华雁湖、宝湖、阅海等10多个湖泊,是集防洪排涝、生态修复、城市景观打造、中低产田改造、湿地湖泊补水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是银川市及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依河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上游自银川市永宁县李俊镇西邵村至阅海,长59km,其中永宁段16km,艾依河城市段43km景观河道。建有亲水大街、森林公园、阅海公园、北塔湖公园、中阿文化区以及利用水系扩整弃土修建的览山公园等。中游起于阅海闸,止于沙湖,长27.5km,河道建有调节水位的溢流堰3座,其它水工建筑物62座,机电设备28台套。布置阅海闸、于祥闸、洪广营闸3座船闸。连通沙湖5A级旅游风景区。下游自洪广营船闸上游高荣退水闸至第三排水沟入黄河口,长72km,建有水工建筑物130座。

艾依河的建成提升了银川市防洪标准,调节了地下水位,改良了沿线盐碱地,带动了养殖旅游业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保护了生态环境,丰富发展了水文化建设,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为银川市两宜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创建提供了基础保障,为银川市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2006年10月,艾依河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5年,艾依河之“艾依春晓”获得“宁夏新十景”荣誉称号。

二、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贯彻中央治水兴水方针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水生态文明为核心,以银川市防洪排水系统为依托,修复河湖湿地水环境,建成艾依河工程,打造了美丽宁夏的亮丽名片和西北河湖水系生态建设典范,标志着宁夏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被称为“银川平原绿色飘带”。2006年10月,艾依河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5年,“艾依春晓”获得“宁夏新十景”荣誉称号。

(一)主要做法

1、理念先行,科学规划治理

银川平原历史上曾是一个湖沼密布的水乡泽国,素有“七十二连湖”之说。建国以前,银川平原湖泊面积有5.3万hm2。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农业生产、开沟排水、围湖造田,有70%以上的湖泊完全消失,许多湖泊湿地得不到水源补给面积逐渐减少,到20世纪末湖泊湿地仅有1.2万hm2。2002年,为解决贺兰山东麓洪水威胁、青铜峡河西灌区农田排水与防洪、遏制灌区湖泊湿地日益萎缩和沟道淤积水污染等问题,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洪水、沟水等水资源,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以建设“大银川”为中心,充分利用黄河水、天然降水和银川湿地、湖泊等水资源优势,决定兴建艾依河工程。规划总体设计注重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坚持水利与园林、防洪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的有机结合,充分融入历史文化、生态文明、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等元素,规划设计不同文化风格的文化河段,将水文化与水工程主体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运营,充分体现了人文风情、建筑美学和生态文化旅游功能。

2、群策群力,合力攻坚建设

艾依河是一项兴利除害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前后投资6亿元。河道治理涉及银川、石嘴山、永宁、贺兰、平罗、惠农等6个市县(区),以及发改、财政、水利、农牧、交通、林业、农垦、民政、建设等10个部门。面对投资大、工期紧、任务重、涉及的市县多、群众数量大、开挖时间跨度大、拆迁协调难等种种困难。2003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果断决策,大胆创新建设方式,采用整合项目、资金拼盘、技术力量拼盘、工程建设拼盘、各投其资、各负其责、整合优势、集中力量、合力建设的新模式,逐一解决各种困难,确保艾依河建设顺利开展。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各部门敢啃硬骨头打硬仗,加强综合协调,优化比选方案,注重质量管理,解决了一道道施工难、搬迁难、安置难等问题,历时6载攻关,于2008年7月建成南起银川市永宁县李俊镇西邵村、北至石嘴山入黄口总长达158.5公里的艾依河工程。沿线连通了贺兰山东麓6个拦洪库和七子连湖、华雁湖、北塔湖、阅海、沙湖等湖泊湿地补水,接引了第二排水沟等多个沟道农田排水,再现“七十二连湖”,重塑“塞上湖城”景观。打造了集防洪、排水、湿地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景观等为一体的水文化工程。自治区原副主席郝林海说:“这种办法非常符合宁夏区情。既解决了资金困难,又整合了优势,办了想办而办不了的大事。

3、突出主题,注重水文化传承

艾依河水文化建设在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适时融入多样的文化元素,形成水文化有机聚合体。一是充分融入了西夏文化。吸取西夏文化中文字、城墙角楼建筑风格精髓运用于艾依河水工程建设。艾依河于祥闸闸室整体运用西夏建筑风格,墙体使用西夏文字书写了艾依河建设历程。二是突出了伊斯兰文化。充分挖掘伊斯兰文化底蕴设计建造了览山公园;充分挖掘中国游牧文化、农耕文化、诸子百家、治水、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而修建的中阿之轴文化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通过建筑、雕塑、文化小品的形式展现。充分汲取宁夏境内流传至今的回族少女艾依沙凄美的神话传说,采用回族人民的姓名之中“艾依”一词命名,为艾依河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彰显了回汉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时代精神。三是彰显了地域文化。艾依河水文化建设突出对宁夏地域文化及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围绕宁夏始建年代最古老的佛教建筑海宝塔而建设的北塔湖公园;挖掘古代兵营遗址而设计修建洪广营船闸。典型水工建筑船闸、桥梁、亭台的设计、命名等,皆融入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形成有个性的艾依河水工程主题文化。如“洪广营闸”命名源自于康熙微服私访宁夏所到洪广营时称赞驻洪广营军队军纪严明,守护着宁夏平原丰田沃土而题的“铁打洪广营”。四是打造了休闲文化。积极争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面源污染防控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支持,加快河道绿化、水环境保护、水文化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了河湖综合治理、水系扩整、边坡治理、河道绿化亮化、水环境保护等项目,修建了码头、凉亭、停车场,协调区域人民政府硬化了沿河路面,完善了河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河道硬件设施水平,水文化载体功能进一步提升。沿线修建了以娱乐为主如阅海公园、森林公园、北塔湖公园的水主题公园和亲水文化广场,设立雕塑、碑记、砖雕、木雕、木栈道、观景亭等文化小品。银川市民政局、宁夏艾依河管理局、银川市建设局邀请百位市民、专家参观艾依河水系上的16座桥梁并为其命名。形成“城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丽湿地景观。五是丰富了水文化内涵。艾依河水工程建成后,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以艾依河为灵感的诗词歌赋、绘画摄影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如诗词歌赋集《诗话艾依河》收集整理了有关艾依河的诗词歌赋138首;面向社会以艾依河为主题的绘画摄影展,自治区摄影家协会成员与广大群众积极创作艾依河摄影作品,文化衍生充分体现。由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陈建国作词,徐沛东作曲的《艾依河之歌》。吴善璋、季栋梁等自治区诗词书法名家为艾依河撰写了碑记、题词,形成艾依河水工程文化宣传碑林,在品鉴艾依河优秀水文化的同时鉴赏书法名家的优秀书法作品。印制发放艾依河书签、台历、《艾依水韵》宣传画册等小品,让艾依河走入百姓家。成为水文化传承展示的文化平台。

4、科学管理,注重绿色发展

坚持水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多项措施力保水环境质量。一是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健全。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了《宁夏艾依河管理办法》,质量监督部门发布了《宁夏艾依河水质标准》,强化了水制度文化建设。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了艾依河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联席会议制度。艾依河从建设到管理到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了自治区多部门、多系统的联动、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大水环境和水污染治理。积极争取自治区水利厅、环保厅、科技厅等各部门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积极开展水环境修复与治理。自2006年以来,加强艾依河水环境项目研究,完成了《艾依河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爱伊河人工湿地水源净化技术研究与示范》《艾依河补水机制及水平衡调控研究》《艾依河水体生态基净水技术研究》项目。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与日本JICA机构合作开展的《多段土层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也顺利通过日本专家团的结题验收。截止目前,在国内期刊发表艾依河相关科学研究文章10余篇,完成科技研究项目《艾依河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获得2009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组织完成艾依河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操作规程一册,艾依河水科技文化进一步加强。

(二)建设成效

艾依河工程的建设,在推动河道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生态河”“民生河”,是一条“生命线”“增产线”“生态线”“世纪线”,综合效益非常显著。

1、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流域建设,建立起有效的排灌调控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排水难、灌水难、防洪难的问题,发挥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重要作用。2007年“6.16”抗洪中,银川地区连续7天普降中到大雨,降雨量达到119.1mm,艾依河蓄洪500万m3,倒洪300万m3,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洪水的考验,充分发挥了蓄滞洪水、平抑洪峰的作用。充分利用6.35万亩湖泊湿地水面,发展水产业用于网箱养鱼和水禽养殖,正常年份水产养殖增加经济效益4333.8万元。土地增值潜力和效益十分突出,截至2012年底,艾依河城市段两侧的土地拍卖价达到135万元/亩。推动了旅游业发展,近年来艾依河旅游参观游人达到60多万,高峰期每天3000-4000人,带来经济收益1000多万元。

2、灌排效益显著

艾依河的建成,建立了地下潜水排水通道,使农田地下水位得到降低,灌溉期地下水位控制在1.2-1.5米,非灌溉期地下水位控制在1.8米,土壤盐渍化得到有效治理,流域内50万亩中低产田得到改善和治理,提高了灌区农业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流域盐碱地面积由原来的61.2万亩锐减到2013年的的30.5万亩,增产效益为9180万元(按2012年粮食综合价格)。

3、生态效益显著

艾依河由南向北依次将七子连湖、华雁湖、北塔湖、西湖、阅海、沙湖等湖泊湿地连通起来,共形成水域6万亩,湿地面积20余万亩,蓄水量9000万立方米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改善了区域性气候条件,使银川市的空气湿度增加2%。极大扭转了湖泊湿地严重萎缩的局面,维护了湖泊湿地的健康生命。资料显示,艾依河工程建成后,沿线湖泊湿地中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资源逐渐恢复,分布有大量水生植被、盐生植被和沼泽植被3门40科87属114种;生物主要以鱼类和水禽为主,共有脊椎动物5纲27目50科143种,其中鱼类5目6科17种,鸟类14目30科10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有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小鸨、白尾鱼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有鹈鹕、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鸳鸯、草原雕、红脚隼、灰鹤、蓑羽鹤等。每逢春夏季节,近百万只鸟类在这里栖息。湿地内还有大量的昆虫资源,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被专家喻为鸟类的天堂、人间的美景、大地之“”、银川之“”。为银川市两宜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2013年8月,银川市在经过积极申报后,已正式成为首批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目前,银川市已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艾依河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和唐徕渠整治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阅海、鸣翠湖、黄沙古渡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宝湖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成为人水和谐的休闲娱乐场所。

  “穿湖过市碧悠悠,云淡风轻舞燕鸥。盐渍荒滩成历史,一川秀色亮千眸。”一首《艾依河咏赞》,热情赞誉了艾依河这条宁夏引黄灌溉史上别具一格的河。艾依河工程是宁夏水利建设史上的重大突破,是新世纪宁夏水利人的鸿篇巨制,标志着宁夏水利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陈建国热情赞誉艾依河工程是自治区规模最大、难度最大、协调最好、进度最快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也是各方面通力合作、“大合唱”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小省区也能谋大事、办大事、成大事的敢为人先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顾全大局、密切配合、无私奉献的团队协作精神;成分体现了立说立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开拓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了艰苦奋斗、敢打硬仗、敢打胜仗的负重拼搏精神。

http://tp2.water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id=73

 

莲都区人大调研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莲都区人大调研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