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浙江:加快河流治理 寄托美丽“乡愁”

08.01.2016  01:24

浙江:加快河流治理  寄托美丽“乡愁

在2015年11月举行的水敏性城市创新设计国际论坛上,浙江省水利厅治水办主任、教授级高工朱法君做了“打造美丽、安全、综合的中小河流”的主题发言,多角度阐述了浙江省近年来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反响强烈。本期,我们邀请他就什么是水敏性城市设计,浙江省如何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体现这一设计理念,治理过程中有哪些先进经验和做法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传统河流治理模式上 引入水敏性城市设计

现代水利周刊: 请问什么是水敏性城市设计?

朱法君: 国外有关设计机构提出“水敏性城市设计”概念,是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水的再思考、再认识。水作为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在城市发展中同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谓“敏感性”,就是“牵一发而动全局”,水资源是最重要的要素资源,洪涝灾害是城市可能面临的主要灾害形式,不仅国外如此,我国也是这样。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缺水或者洪涝威胁,一方面我们希望有效解决缺水和洪涝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喜欢择水而居,希望有良好的城市水环境,有美丽的城乡水景观。在保障城市安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水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这就是我对“敏感性”的理解。

现代水利周刊: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浙江省为什么要引入这一理念?

朱法君: 河流是所有水利工程的载体,本身也是最基础的水利工程,河流治理也是水利工作的永久主题。浙江省一直未曾停止过河流治理工作,但是由于各个发展阶段对河流治理的需求不同,着眼点也不尽相同,现在回头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普遍问题是,以往治理偏重于考虑防洪安全,河流“渠化”严重,河岸硬化过度。

现在有个时髦用词叫“乡愁”,很多人对家乡的思念体现在对家乡水土的记忆之中。怀念小时候游泳的门前小河。那时的小河蜿蜒曲折,有宽有窄,有深潭有浅滩,清清的河水潺潺流过。河边有树,树下有草,河里有鱼有虾。但是,现在这种体现原生态的河流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渠化”了的河道,硬邦邦、光秃秃、形状古板的河岸,水不清,岸不绿,更谈不上景美。这就需要反思!河流承载着太多的功能,除了承泄洪水、灌溉、供水外,还承担着调节生态环境的重大功能,寄托着人民群众的“乡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美丽河流已经到了渴望的程度,希望我们水利人在治水时既能实现防洪安全,更能找回美丽河流的印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综合功效。

浙江和全国一样,城镇化推进速度很快。前期在很多场合我曾竭力呼吁城镇化推进中不可“太任性”,要考虑水的承载能力,注重保护水域,注重保护天然水系,注重人水和谐,做到水与城市融合发展。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全省“五水共治”和“两美浙江”的全面推进,崇尚自然、人水和谐、美丽水乡的观念被社会广泛接受,也为中小河流治理指明了方向。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水敏性城市设计”,而是主动地对前期治理方式进行了总结思考,在传统治理模式基础上充分考虑了自然、生态的要求,将海绵城市建设和生态河流建设进行融合,以打造浙江“美丽、安全”河流为出发点,实现河流的综合功能。

系统治理中小河流 落脚“美丽”和“安全  

现代水利周刊: 浙江省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如何突出“系统治理”的理念?

朱法君: 浙江省这一轮的中小河流治理,是在水利部部署的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基础上开展的,重点突出了“系统治理”理念,落脚在“美丽”和“安全”上。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了谋划:

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坚持规划先行。通过2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全省各地140多条河流完成了系统(综合)治理规划,除了充分考虑了防洪、排涝、供水、灌溉等各种需求外,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维系、恢复河流生态功能上,将水利工程建设与美丽河流建设融为一体,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突破。

打破项目区限制,针对不同特点进行河流治理。我们打破了项目区的限制,山区、半山区以流域为治理单元,平原地区以特定区域为治理单元,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力求实现系统治理目标。针对各条河流或区域的特定问题,明确治理任务,不强求一律。有些河流重点在防洪,有些河流重点在防枯,但更多的河流或者说所有的河流都需要维系生态,把维系生态、生态修复作为重中之重。治一条成一条,治一片成一片,也是本轮中小河流治理的一个特点。

工程措施与自然修复结合。以往河道的过度“硬化”“渠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城镇化推进中占用水域、河道有关,与农业开发占用河流有关,当然也与我们治理的理念有很大关系。沿河筑堤,不顾堤防后面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有岸就建堤,甚至于筑高堤,以为堤防筑得越高越好;材料上更是用得考究,砌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实践证明,此类堤防结构硬生生地将河与人分隔,越来越受到社会质疑。因此,我们在治理过程中,反复告诫地方政府要研究建设堤防的必要性问题,甚至我有时候会建议地方水利局局长,这段河岸长期以来不建堤,现在有钱了,建堤与否需要认真推敲。千万要克服投资冲动,避免过度治理。在这一轮治理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不必要的建设,或者说乱作为,比不作为更可怕。

南方多水地区生态自然修复能力较强。在河流生态修复上,我们也强调少用工程措施,转而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不仅省钱,而且会带来好的效果。

围绕让水变清,拓展系统治理空间。水清是美丽河流的基本要求,但是让水变清,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所以在规划阶段,我们要求所有河流治理规划都由当地政府批准实施,统筹污染治理、水资源利用、排污等与水质有关的方方面面,并结合“河长制”落实好管理责任。浙江正在全面推进的“五水共治”,为我们进行中小河流治理,特别是入河污水、污染物治理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也可以说我们抓住了这一契机。

创新理念 打造浙江美丽河流  

现代水利周刊: 浙江在中小河流治理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对全国的中小河流治理有哪些借鉴意义?

朱法君: 理念要落实到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工作中,也碰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归纳一下,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充分认识河流的形态。自然条件下的河流,因为水力和地形条件的变化,走向蜿蜒曲折,宽窄、深浅不一,有滩地、滩林,两岸乔灌草自然分布,这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传统的治河理念强调河势顺直,为了行洪需要,治理中往往进行裁弯取直,建设左右对称、头尾封闭的堤防,而且堤防所到之处,滩林砍掉,滩地消失。久而久之,河道就逐渐演变成了“渠道”,洪水归槽,洪水水位不断上涨。在浙江河流治理中就有这样的问题,相信在我国其他地方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河流肯定不能称之为美丽河流,防洪上也不一定就能一劳永逸。河流的形态是治河者应该着重研究的一个大问题。之所以强调要维持河流的形态,基于几方面考虑:一是洪水期间,蜿蜒曲折的河势有利于洪水能量的消耗。在河道治理中慎对河道裁弯取直,切忌围滩造地,就是为了尽可能地维持河流的原貌。二是充分认识河道沙石的重要作用。河流的介质不光是水,还有一个重要的介质就是沙石。水沙平衡,河流才能安澜。洪水期可以消减洪水的能量,枯水期可以净化水体,同时也是生物、微生物的栖息场所,在河道生态系统中作用非常重要。无序采砂,将严重影响河流生态,也将严重破坏河流的景观风貌。浙江已经认识到了采砂的危害,绝大部分地区已经禁采。三是充分认识河流深潭、浅滩的不同作用。渠道是不可能有深潭、浅滩的,天然的河流因为弯曲,因为宽窄不一,通过产生漩涡,形成深潭和浅滩,才能深浅不一。深潭漩涡,在洪水期就是洪水消能的场所;在枯水期间,又是水生生物的唯一场所。河边的浅滩,就是典型的湿地。只有这些元素得到很好的保留、保护,河道的综合功能才能体现出来,也才有可能让人感到美丽、亲切。

这些都与河流的形态有关,只有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师,我们的河流治理才可能实现既安全又美丽。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对形态尚好的河流,固定、维系下来,对已经严重破坏的河段,按照原貌努力予以修复,尽可能还原其风貌。

在安全与美丽中间找到结合点。很多设计人员感慨,美丽河流难以实现安全与美丽的双赢。制约河岸美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堤防建得太高。堤防一高,亲水性就大打折扣,景观难以协调;堤防一高,硬化就不可避免,占地多,投资也大。所以浙江省在中小河流治理中,倡导堤防建设中要“建低、建牢”。一是标准要适度。标准不是越高越好,中小河流治理中防洪标准原则上不超过20年一遇。堤防越高,防洪风险越大。中小河流两岸堤防,可以建得略低,但需建牢。允许大洪水时漫顶,但最好不要垮掉。二是堤防如何建低?关键在安全加高上。安全超高主要为了弥补水文计算中的系统性误差,这也是导致堤防建得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这些设计参数选用上,我们做了突破,尽可能取小值。三是如何建牢堤防?重在基础扎实。中小河流堤防的破坏形式以冲刷为主,只要基础扎实,就可无忧。

这几方面做好了,河流的形态也定好了,美丽河流就有了基础。一是堤身的设计风格上,上游地区以粗犷为首选,体现原生美;下游地区特别是城镇段,可以做得精致些,融入人文。二是断面的形式上,不应千篇一律、一坡到底,而应根据地形条件有所变化,尽可能维持自然坡,保留原河岸风貌。三是在保护滩林基础上,再多种树,少种草皮。为什么少种草皮?南方地区雨水充沛,杂草自然会生长,何必花钱种草皮?河岸地绿化,是美丽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将其比喻为河流的衣服。水清、岸绿,景才美!四是建设必要的堰坝工程。堰坝是中小河流引水灌溉、引水入村的必备条件,也可以有效保护堰上堤脚免受冲刷,更可形成小型湿地,达到枯水期防枯的目的。同时,这也是美丽河道的亮点所在。但是如果建得不恰当,往往又会成为防洪中的绊脚石,险情的集中点。首先,选址上要科学,宜选在河面较宽的地方建设,才能保证过堰的洪水有足够的过水断面,才不至于冲垮;其次,要建得矮、坡度要放得缓,可以分级设置;最后,尽可能采用当地材料,尽可能不建混凝土坝、橡胶坝,力求生态、接地气。五是建设亲水设施、沿河绿道,方便群众生活,展现美丽河流。

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杜绝“豪华”设计。有些设计单位过度追求安全,大面积硬化,采用全断面钢筋混凝土,底部基础处理加用灌注桩、搅拌桩,投资成倍增长,花钱不心疼,最后产生的效果却相反。抵制大范围采用“高大上”、高价格材料。现在有些单位赶“时髦”,什么材料新就用什么,譬如有单位设计在江浙一带采用“生态网垫”绿化,一平方米要几百元,一条河流上亿元。大可不必!绿化中,我们应主张“”和“”,“”就是本地树种,“”就是便于养护。不种大树,种小树大苗。河流治理不是简单地建公园。我们追求美丽河流,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就片面地理解为要“造景”,到处造景观,到处建公园,有些甚至建得不伦不类,破坏了河流原貌,得不偿失。设计和建筑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建设必须以节约为第一准则。在浙江省河流治理前期,我们注意到了这方面问题,也呼吁参与设计、建设的单位共同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现代水利周刊: 浙江已经实施的中小河流治理有哪些鲜活案例?

朱法君: 浙江新一轮的中小河流治理刚起步,“十三五”期间将是高峰期。当然我们在前期的工作中,也有一些比较满意的河流,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较好地维系、保护了原生态,现在以我个人的标准,可以称得上“美丽河流”。

台州仙居的永安溪,长140公里,流域面积2700平方公里,原生态较好。特点是河流中间分布有大面积的滩林,且水质良好。规划阶段有过反复,曾经的治理方案需动土1700万立方米,被我们坚决制止。目前按照批准的治理思路,动土量压缩至100多万立方米,采取以截污、保护为主的治理方式,必要的地段建设堤防和堰坝,两岸沿河建设了一条56公里的绿道,号称全国最美绿道,将美丽河流充分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

温州永嘉楠溪江也是一条保护较好的河流,它的特点在于引水入村,滩林保护,上游两岸基本不建堤。

丽水瓯江中游段,其特点是充分保护了河流两岸的滩林,并建成了湿地公园,区域内还留存有通济古堰这个1500年前的灌溉工程。

每年浙江省都在评选中小河流示范工程,好的例子很多。随着宣传、示范效应的不断推开,地方在实施中的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这是可喜的一面。我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深深印在浙江人民的心中,我们的中小河流治理也会按照这一理念不断出现新的亮点,若干年后的浙江大地,必将随处可见美丽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