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杭州民办小学招生 有学校招录比20:1再刷新高

17.04.2016  09:28

长江实验小学,家长在问卷室答卷。

大关小学的艺术展示环节,女生唱歌跳舞。

昨天上午,杭城民办小学正式招生。尽管天公不作美,不时地下一阵瓢泼大雨,依然阻止不了家长、孩子奔赴学校的脚步,早上7点多,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分批前往娃哈哈双语学校、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时代小学、大关小学、育才外国语学校、绿城育华小学、长江实验小学,发现家长已领着孩子在校门口排起了长龙。

上午9点,育才外国语学校门口保安处,已将号子发到了835号。

下午3点,已有学校统计好招录比,数字达20:1,再刷新高。

现场百态

报名太火爆

有人赶场有人赶早

从报名现场来看,民办小学实在是一个香饽饽。有家长愿意为之“孟母三迁”,也有家长愿意4点多起床,带个板凳等候机会。

早上7点,有一对家长带着孩子从桐庐赶到娃哈哈双语学校,“下雨天怕堵车迟到,所以昨晚很早就让孩子睡觉,今天早上6点多就从家里出来了。”因为提早到了,这位妈妈长吁了一口气,她告诉记者,如果孩子被录取了,全家都会搬到杭州“陪读”、找工作。

在时代小学的门口,记者还遇到了一位“很拼”的爸爸,他有一对双胞胎儿子,按理说明年才面临幼升小的问题,但这位爸爸昨天却起了个大早,赶到学校门口“取经”,不停地请教老师和其他家长。

而前天晚上12点以后,有家长带着简易小板凳,开始蹲点育才外国语学校。担心家长太劳累,学校索性在门口准备了板凳,没想到昨天早上5点多,校门口的家长已排了100多个。早上9点,雨势突然大了起来,学校不得不将等候的家长“转移”至学校的大礼堂内,并由学校老师实时叫号。

让孩子试一试

不少家长抱着“体验”心态

家长如此执着地赶场、赶早,会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压力?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名家长,发现对报名“势在必得”的还算少数,更多家长的心态比较淡定。

大关小学一名男生的妈妈,在出发前,是这么跟孩子说的:“这只是一次游园活动,你今天来这里,是为了跟哥哥姐姐、老师交朋友的。”果真,儿子体验了一番下来,走出校门时心情还算愉快,马上跟妈妈分享:“今天的游戏太好玩了”。

为了奖励儿子的分享,这位妈妈随即答应下午要带他去看电影。“听说民办小学会设置不同的游戏来面谈孩子。“我最关心的并非儿子是否能被录取,而是儿子通过玩乐,是否学到东西了?是否对新的游戏或课程产生了兴趣。”这位妈妈说,这次她给儿子安排了2个学校,就是为了带孩子见见世面、摸摸底。

这几年,不少学校都设置了“面谈家长”的环节,前两年很多家长特别担心自己的面谈结果会拖孩子的后腿。但今年记者摸下来发现,家长的心态也在改变。“我没有刻意准备,我相信老师跟我们聊,是想看看家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我们就当和老师坐在一起聊一聊家常。”在娃哈哈双语学校门口,一名陈女士拍了拍女儿的肩膀,鼓励她真实发挥。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首席记者 王贞颖 时报记者 王燕 周宇琪 文 孙伊豆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