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里“淘金” 鼓了西天村民的腰包

23.04.2015  11:02

  一直以来青田县汤垟乡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被称为“生态乡”,多次获得省、市、县生态乡荣誉称号。正所谓依山傍水好风景,好山好水孕育好林木,该乡党委、政府依托本地毛竹资源丰富这一资源优势,大力支持本地村民发展竹笋加工,并通过创办合作社、引进烘干机等方式实现竹笋深加工规模化,为本地村民探索出了致富新路。现如今,全乡毛竹面积近16000余亩,而西天村就有6000余亩,村民每年依靠竹笋增加两三千的收入。

   机械化加工 毛竹林里走出致富路

  眼下正是竹笋出产的季节,连日来,汤垟乡西天村的村民们正忙着在毛竹林内挖笋,即便下雨天气,也没能影响大家挖笋的热情,甚至还有村民感慨“雨后春笋,新鲜更美味”。而这份热情,源于竹笋为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

  “晒制笋干是农村的老传统了,我们对部分村民无暇管理的毛竹林进行了租赁,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加工、销售。”西天村支部书记夏鎏淼说,一直以来,该村都在为如何带动村民致富而努力,村内天然的毛竹林让他们看到了希望。2013年,他与几名村两委干部、村民共同成立了青田县西天毛竹种植专业合作社,对部分毛竹林进行承包收产,还从散户处收购新鲜竹笋,统一进行加工、销售。

  “新鲜笋收购价格是1元1斤,笋干的话25元左右1斤。”村民邓灿勉表示,因今年是竹笋盛产年,产量高,加上他家的毛竹林面积较大,全家都是挖笋能手,预计今年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而就一般村民来说,估计也能有个两三千元。由于竹笋在清明后才能开挖,多为雨水期,为避免麻烦,他多以销售新鲜竹笋为主。

  为了方便村民上下山,去年该村还在毛竹林内建设林区通道,总长4公里。今年,在该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叶有恒的牵头下,西天毛竹种植专业合作社还从云和引进了2台烘干机,实现了笋干从人工晒制到机器化生产的转型路子。

  “晒制笋干一直是农村的传统,但是人工晾晒往往受天气限制,有了烘干机,可以大大降低风干时间。”叶有恒表示,机器加工可以降低时间成本、人工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即便是阴雨天也丝毫不会影响笋干的制作,而加工后的笋干,由合作社包装成礼盒,并标注“西天村笋干”销往云和等地,其收购价可达25元1斤。 
 
   扩大规模打响知名度 毛竹林变身“致富林”   

  “烘干机一天最多能烘干1000斤的笋干,可还是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叶有恒说,他从云和引进机器时,就有商家联系他,按照估算,今年出笋量在10万斤以上,目前的两台烘干机可能难以满足烘干需求。

  叶有恒表示,明年他将继续引进机器,进一步扩大竹笋加工规模,让西天村拥有自己的竹笋加工厂,同时他还在注重扩大加工规模的基础上,强化品牌效益,创建属于西天村竹笋加工的“LOGO”,以品牌打响“西天村”的名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我们有资源、有机器、有销路,也就不担心了。”村民叶树财表示,一辈子务农,除了种田也不会别的,现在竹笋每年能带来两三千元的收入,加上稻谷和蔬菜的收入,日子过得也算不错。

  村民的认可,无疑是对该村村两委干部的最大肯定,对于未来,他们还有更深远的计划。据叶有恒介绍,目前,该村已经与部分竹产品深加工企业接触,洽谈笋竹两用林合作开发事宜,相信在不久后,汤垟乡的毛竹资源不仅是西天村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风,将是全乡村民的“致富林”。(青田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