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残联依托就业扶贫基地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

21.04.2016  13:10

慈溪市残联充分利用政策和项目优势,引导和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和发展残疾人就业基地5家、扶贫基地19家,将其培育成为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阵地。其中,4家居家就业型基地帮助6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1家求职服务型基地帮助46名残疾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19家扶贫基地直接安置142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595户残疾人家庭创业增收。一是发展特色品牌。把就业扶贫基地建设与残疾人扶贫工作密切结合,基地发展立足于本地产业特点,打造有特色的拳头项目、特色项目。全市就业扶贫基地包含果蔬种植、水产养殖、手工产品加工、就业指导服务等种类,形成重效益、广覆盖、多模式的格局。二是典型示范引导。市残联把基地建设作为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出台关于加强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基地示范窗口的作用,在基地得到发展壮大的同时,优先安置残疾人就业,辐射到周边残疾人种植户、养殖户,通过技术支持、农户培训、种苗引进、销售推广等服务,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三是做好保障服务。在基地建设中,市残联主动延伸服务,做好调查、论证、协调工作。基地运作中,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协调镇(街道)、相关部门对基地建设给予扶持和指导。设立风险救助基金,向因台风、干旱、冰冻等极端天气遭受重大损失的基地发放风险救助资金,最大化弥补他们的损失,2015年对在台风“灿鸿”、“杜鹃”损失严重的基地落实风险资金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