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启动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 聆听106万个心愿

03.12.2014  11:44

  #!diantou!# (浙江日报记者 张丽) 12月3日是第23个“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是“打破障碍,敞开大门:建设包容所有人的社会”。2日,在冬日暖阳中,省政府残工委组织开展的我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启动。

  “魏师傅,你好啊。”专线调查员郑茵敲开了本次调查的第一户人家——杭州市拱墅区登云阁小区居民魏辰义家。魏辰义今年63岁,是洗衣机厂的一名退休工人,因患过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走路不便。

  郑茵拿出两张表格,让魏辰义填写。“这次除了一些基本信息的调查外,还有一些康复、托养、助学等服务的调查。”郑茵介绍,这次调查更加注重了解残疾人的全面需求。记者从省残联了解到,我省正处于全面落实“十二五”目标任务,制定“十三五”规划,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关键阶段,开展残疾人专项调查工作,摸清底数,了解需求,对于科学决策、制定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社会不要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残疾人。”魏辰义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尽管还能行走,但他依然很少出门,“一是走多了觉得累,二是别人看我的眼神总是怪怪的。”郑茵认真地将他的愿望记录下来。

  在温州路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帮扶救助岗位,季国荣正在办公,他是郑茵的第二个调查对象。季国荣是2级肢体残疾,出行要靠拐杖或残疾车代步。因一直待业在家,他被社区公益性岗位招聘。

  “希望能给残疾人公平的就业机会。”季国荣结合自己和残疾朋友的找工作经历说,目前对于残疾人就业仍存在歧视,适合残疾人的岗位还比较少。

  目前,我省有持证残疾人106万人。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说,本次调查从即日起,一直持续到明年1月,全省共有调查员近7万人,将走访所有持证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