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下山搬迁脱贫困 发展旅游绿富美

26.06.2015  16:46

下山搬迁脱贫困  发展旅游绿富美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江下村旅游扶贫案例

 

江下村地处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瓯江源头的宣平溪畔,东靠小黄山风景区,南临宣平溪水库,西北方宣平溪绕村而过,与荷花物种园隔溪相望。早在唐末宋初时期(约公元890—980年间),就有戴氏及何氏共居此处,并形成多达800余人丁的大村落。

目前全村共有农户199户59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2人,是一个畲族村,由蓝、雷、钟三族聚居而成。全村有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面积518亩,山林2955亩。

2009年以前,江下村后山坡上分散聚居着11个自然村的畲族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落后,村民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到2014年,江下村通过下山搬迁、种植宣莲、发展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完成了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实现人均收入8100元,千年畲寨脱贫实现了绿富美。

下山搬迁,畲寨村民实现集聚脱贫困。

畲族先民有依山建寮居住的习俗,2009年以前,在江下村后山坡上分散聚居着11个自然村的畲族村民。他们在山坡上开垦林地,靠种玉米番薯,粗制茶叶为生,山坡上开垦的田地水土流失严重,耕作效益很差。此外,由于村民在山坡上居住得十分散乱,村民建房缺乏规划,导致全村房屋布局很不合理,加上家家户户养殖家畜,村内污水横流,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非常落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全村仅有三幢砖墙房屋。

为摆脱贫困,2010年,江下村在武义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柳城畲族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启动实施了农房改造项目。全村经过搬迁整合,中心村建设,原来的11个自然村聚居归并为江下、源口、赤炎畈三个自然村。共拆除178户旧房24800㎡,回建106户。同时,完成老年公寓建设、村庄道路硬化、亮化、自来水改造等工程,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彻底的改善。村民们就学、就业、就医比以前方便了,在家务农的村民把以前在山上的老房子建设用地复垦后种成茶园,把村口的水田都种上宣莲等经济作物,村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初步脱离贫困。也为全村发展休闲旅游业腾出了必要的自然空间。

发展旅游,畲乡群众增收实现绿富美。

通过农房改造完成下山搬迁后,江下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距离致富奔小康仍有不小的差距。村两委结合江下村实际,依托周边良好的自然景观,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1 、天赋灵犀,秀丽自然资源美村庄。 江下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江下村境内多奇峰秀水之景色,历史记载的景区就有:楼台叠翠,万丈孤峰秀色异;贵人峰前,旭日临空朝霞绕;铁壁暮烟,丹霞风景奇如屏;江下渔火,置身烟水乐逍遥;萧山挺秀,夕阳余辉增秀色;江前渡口,山水竞辉分外妖。其中的“楼台叠翠”,更是宣阳八景之首。在江下村,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楼台叠翠神女峰,神女峰下神女庙,神女峰对贵人峰。李谪仙(李白)曾游至神女峰前神女庙,谪仙见神女像端庄秀丽无比,见后留连忘返,入夜醉宿神女庙,后梦中与神女相合,然后化为贵人峰与神女峰遥遥相对。后来人们就在神女庙旁造一庙宇“谪仙楼”,并留古人诗句:“台留神女迹,楼籍谪仙居。

2009年,柳城畲族镇启动了“十里荷花”景区培育项目,发展连片宣莲种植3000余亩,初步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十里荷花长廊景观,同时在江下村隔宣平溪对岸建立了200余亩规模、320多个品种的荷花物种园作为十里荷花景区的核心景区。江下村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发展连片宣莲种植300多亩,将全村纳入了“十里荷花”景区范围内,整个村庄都包裹在生机勃勃的绿意之中,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优美的自然条件。

2 、畲家风情,提炼特色文化赋灵魂。 江下村是畲族村,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中国南方游耕民族。在千年变迁中,畲族为中华文化史留下了美丽的篇章。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女性服饰以凤凰形态贯穿整体,称为“凤凰装”。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有始祖龙麒的传说。畲族医药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疾病观,疾病分类法和特殊疗法,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更有独到之处。畲族还是一个善歌能舞的民族,畲族人称山歌为“”,“”自古以来就是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畲家女善织麻布、生丝布、扎腰、大带等,彩带用作拦腰带、刀鞘带,是定亲信物。

2013年以来,柳城畲族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江下村充分挖掘畲族文化,培育畲歌畲语和畲族习俗表演队伍,发掘传统畲家美食,在畲家院墙精制描述畲族民俗和畲家新生活的民俗彩画72幅620平方米,设计并完成具有柳城畲族地方特色的民族墙体彩带102户2450余米,极大的增强了畲族风情文化氛围,吸引大量游客到畲乡观光旅游购物。

3 、打造亮点,完善旅游功能强接待。 2014年初,在柳城畲族镇党委、政府指导下,江下村启动了“江下畲家文化特色村培育”项目,并争取到省山区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200万元,在村口修建游客集散(生态)停车场及入村城楼,在村中央位置建畲家文化广场(村内演艺广场),沿宣平溪边建设小公园、环村绿道和绕村水系,使整个景点的停车、娱乐、休闲等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打造村内休闲旅游亮点,增强游客接待能力。

到2014年底,富有民族特色的石头寨门、民族演艺广场、亲水水渠风车、环村绿道、宣平溪公园、民俗体验项目水碓房、停车场和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全部建成。同时以畲民传统作物水果、茶叶对村内空地进行绿化,既节约绿化及管护成本,又可以发展畲乡特色采摘游。

项目完成后,江下村的乡村休闲旅游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4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江下村举办了第一个盛大旅游节会“腊八节”,两天时间,接待游客4000余人。2015年4月21日,农历三月三,在江下村民族演艺广场举办了畲族三月三歌会。从早到晚游客络绎不绝,累计接待游客两万余人次。

4 、发展民宿,吸引游客留宿富农家。 在村庄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柳城畲族镇党委政府和江下村两委把如何利用优质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列为了江下村的首要大事。2013年,镇党委政府通过培训服务人员、外接客源、网上推介和旅行社驳接等方式,引导村民发展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农家乐畲寨民宿项目。当年10月1日,江下村的第一家农家乐畲寨民宿试营业,在小长假期间12间客房全部爆满,形式喜人,极大的增强了周边村民的信心。到目前为主,江下村已有农家乐畲寨民宿23家,房间110个、床位208个、餐位880个。农家乐固定从业人员90人,使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通过亲近乡土体验畲家民俗、住农房、吃农家菜等直接带动从业农户平均年增纯收入8万余元。同时,通过向游客售卖宣莲、水果、板栗、蔬菜等农家土特产,户均增收1万余元。如今,村民连片种植的300亩宣莲,已不仅仅是一道风光秀丽的田园景观,更是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金手指,村民通过向游客出售新鲜莲蓬,加工莲子、荷叶茶等,亩产值达到了8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