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爱与上音昨日正式牵手 为未来作曲家铺开音乐之路

23.05.2015  11:33

昨天下午,一场“新作品视奏教学音乐会”在杭州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现场演绎的,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3位研究生的作品。

这不仅是一次新音乐作品的展示,还标志着杭州爱乐乐团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的合作正式开启——成立了“上海音乐学院专业学位实践基地”。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张巍说,这种高校和乐团的合作,拓展了音乐教学的实践,为音乐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是国内创举。

和职业乐团的一次排练,收获抵得上四五年的学习

昨天演奏的三只作品中,《冥想》和《南柯梦》是双管乐队作品,《摩诘诗意》是木管五重奏室内乐作品。对于三位上音作曲系研究生来说,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作曲系的学生,都希望能有一次机会,让80多人的双管职业乐队来演奏自己创作的作品。”作曲系教授温德青如此感慨。

其实在演出之前,乐团已经紧锣密鼓排练了两天。跟普通排练不同的是,每一场排练都和专家点评结合在一起,更像是把高阶音乐课堂搬到了杭州大剧院。

排练时,年轻的学生作曲家坐在指挥洪音旁边,上音的教授坐在观众席,排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就现场提出来,大家讨论、交流。

比如有一位学生的新音乐作品中,为了表现“寂静”的音响效果,他不让小提琴的琴弓落在琴弦上,而是去拉琴弦下方的木头部分。对这个有点“行为艺术”的创新想法,职业的演奏员们认为不妥。因为琴都是非常珍贵的,演奏家们舍不得“下手”去拉。教授、乐手一起讨论,最后的解决办法是:用手按着琴弦,琴弓往弦上拉,这样既避免把琴损坏,又达到了声音的效果。

作曲不同于其他艺术,在被演奏之前,音乐都存在于作曲家的想象中。所以也被公认为艺术创作中最难的一项。根据想象做出来的乐曲,还不能完全把控乐队的音响,偶尔遇到不够协调或成熟的地方,乐手也会忍不住笑起来。但正是通过这种沟通,有了乐队和专家的点评、建议,处于学习阶段的作曲家随时调节,他们更清楚哪些写法是可以的,哪些写法是不合适的。

跟职业乐团排练一次的收获,抵得上四五年的学习。”上音作曲系教授陆培表示。

新音乐作品被接纳不容易,很多作曲没机会在现实中演奏

作曲是个“烧脑”的活,作曲难度决定了这是个相对冷僻的专业。作为“音乐家的摇篮”,也是国内最难考的音乐学院,上音每年招收的作曲系研究生,也只有10到15名。作曲系的学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选择在电视台、电台的音乐类节目担任主持人、编导等工作,还有学生选择为电影、电视配乐,真正从事交响乐作曲的并不多。

学生创作的新音乐作品,最终实践到舞台上的机会很少。通常只有那些在比赛中获奖的作品,才能有机会被拿去演奏,更多的作品,都是在学校内部演奏。

一方面,学校的音乐教育中,80%的教材内容都是18、19世纪的老曲目,教学曲目的更新比较滞后。另一方面,很多乐团和观众对现当代的新音乐作品,抱着不欣赏甚至排斥的态度。

从杭州走出去的作曲家周天曾说,所有乐团95%的曲目是过去的经典曲目,要演奏全新作品都要经过慎重考量。陆培则认为,现在很多乐团对新作品不够尊重,“第一次演可能不好听,不成熟,观众可能会不喜欢,各种原因让乐团不太愿意冒风险尝试。

所以杭爱和上音的这次合作,意义非凡。“这种实践,对作曲系的学生来说是种鼓励,同时乐团也能了解到作曲家的考虑,通过演绎新作品,演奏家与作曲家互相尊重。我们需要贝多芬、莫扎特,也需要当代的语言。”张巍说。

杭州爱乐乐团团长邓京山透露,这种乐团与音乐学院联手的创新模式,将试水三年。“一方面,这种合作可以为上海音乐学院提供更好的人才培养方式;另一方面,这样的合作也能为杭爱在职业化交响乐团的路上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是一种双赢。

一座88年历史的音乐学府和一支成立6年的年轻乐团,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会给中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什么变化?令人期待。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张向芳/文 丁以婕/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