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新曲唱不尽民风乡音 50首新作献礼祖国华诞

06.10.2018  11:02

  一首歌可以唱出对家乡不断变化的赞叹,也可以唱出对祖国未来宏伟景致的向往,无论是美声还是通俗唱法,这些原创作品均是全省各地这一年来音乐原创方面的精品力作,每一首歌都饱含文艺工作者对家乡人民的款款深情,他们用充满时代力量的音符,赞美家乡的蓬勃发展。日前,在金华举行的2018浙江省第十七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上,全省各地选送的50首新作为祖国的69周年华诞献上了最美音符。

  “从今年4月开始采风,到后期的作品加工会,能够站上这个舞台的,都是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省文化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告诉记者,“尽管这些歌曲都是各地文化馆的声乐干部创作和表演,属于业余性质,但随着声乐干部越来越多毕业于专业院校的相关专业,提高了歌曲创作的能力和水平,而且我们发现,现在这些声乐干部越来越懂得把新民歌融入传统戏剧等传统表演方式,和说唱、爵士等国外常见的演唱方式,形成一种新的表演形式。

  比如金华市文化馆选送的作品《“联合国”社区的“奥运会”》,就融合了多种新的表现形式。“最初我想创作是关于外国人在义乌商城从业的一首歌,但最后在现场采风后决定,还是把这个‘联合国社区’给写出来。”金华市文化馆的李改芳是这首歌的曲作者之一,她告诉记者,这首歌的创作,几乎是她这么多年来耗时最长的,“以前一首曲子可能就几天可以完成,这首歌从第一个版本到最终版本,花了整整3个月。

  鸡鸣山社区是义乌鼎鼎大名的“联合国社区”,里面住着58个国家的上千名外国人,这些外国人在义乌几乎都是从商的。“一个社区的运动会,有这么多外国人参加,不是和奥运会一样了吗?最后我们的主题就落在了各国百姓通过这个社区运动会实现团结融合上了。”李改芳告诉记者,为了写好这首歌,她专门跑了几趟社区,和里面的外国住户聊,和社区干部聊,改了几稿,才最终确定这个版本。“首先考虑的是传统文化,我就在曲子当中加入金华道情和京剧的元素,而因为有外国人参加,里面还有很多说唱、爵士的风格,比较符合义乌这个国际城市的定位。

  把传统文化加入到歌曲创作中的作品并不少见。金华文化馆选送的《髯口》就获得了非常高的赞誉。词作者戚军告诉记者,髯口其实就是舞台上唱戏戴的长胡子,这个就是为了希望加强婺剧传承所做的歌曲,“髯口,和花脸脸谱一样,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长短,都能体现这个人的性格,比如包公的髯口就是黑满,孙权的髯口是紫满,都是和个人的性格有关的。

  至于歌曲中融合进婺剧的元素,就更是顺理成章了。歌曲合音直接采用了婺剧演员的打扮,没有佩戴髯口,直接以白面示人,让观众对演唱者的身份不明就里,这要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髯口的重要性。

  此外,不少歌曲都是源自词曲作者对于生活常年的积累。比如嘉兴市文化馆选送的《村嫂摄影队》,这个题材在舞蹈等其他项目大赛中也曾采用。嘉兴市文化馆的吴怡岑告诉记者,嘉兴秀洲区王店镇村的村嫂摄影队早在10年前就已经成立了,目前,这支村嫂摄影队已经成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品牌,“水到渠成,我们想到这个题材,就立即把词曲给创作出来了,一切都非常快,这也得益于我们日常交流非常频繁,大家之间都非常熟悉。

  作为浙江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一项品牌活动,对发掘、打磨优秀音乐作品,提升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水平、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记者了解到,在大赛结束后,这50首歌曲将再选出若干精品,进行再创作再提高,并最终参加群星奖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