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博物馆忙筹款 目光投向美国

05.04.2016  10:07

  在“普拉多博物馆之友”基金会的帮助下,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今年购得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画家弗拉·安吉利科的画作《石榴圣母》。

  美国没有专门的文化部,用于文化的资金却持续不断,这与其推行的税收政策有很大关系。美国税法规定,对非营利性文化机构捐赠(金钱、实物或艺术品捐赠)的个人,“年度可缴税收入”除去捐赠总额的部分,可以按照税率比例得到相应的减税,扣除的额度上限通常是收入的50%。一个人的收入越多,须纳税就越多,就更倾向于利用增加捐赠减少其应缴税收入,从而减少缴税额。

  这就不难理解以下事实:在美国,文化资助平均74.5%来自个人,10.9%来自基金,9%来自个人遗赠,5.6%来自企业赞助。这种捐赠文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并不常见,在欧洲,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公益文化机构往往由政府资助运营。随着近年来欧洲各国政府大幅削减文化预算,这一做法的弊端也愈发显现——文化机构普遍陷入经营困境。

  不过,现状正在发生改变。欧洲博物馆逐渐向美国模式转变,把筹款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个人和企业。他们的目标人群既有本国公民,也有热爱欧洲各大博物馆的美国人。

  一些大型文化机构提早就在美国设立了“前哨”,有一些则刚刚开始大举扩张。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之友”基金会在全球拥有2.9万成员,2015年共筹集资金超过500万美元,这其中就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主席玛丽-维希·克拉维斯的捐款。这种支持是至关重要的:2006年,普拉多博物馆64.9%的经费来自政府;2015年,博物馆的预算为3850万欧元,政府拨款只占32.4%。

  目前,普拉多博物馆正在进一步扩大对捐赠者的税收优惠。今年将启动“普拉多美国之友”网站,并成立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让美国的捐赠者从中享受税收优惠。“普拉多美国之友”董事会成员克里斯汀·西蒙斯表示:“许多美国人喜爱普拉多博物馆。在去年26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20万人次来自美国。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政府对荷兰国立博物馆的资助从2012年的占预算70%下降到40%。今年,该博物馆计划把中世纪用于祈祷的小物件“小奇迹”租借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荷兰国立博物馆认为,租借展品的好处之一是创造了与美国培养关系的机会。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重视从美国获取更多关于募集资金的经验。今年4月,38家欧洲文化机构的代表将奔赴纽约,参加一年一度的博杜安国王基金会春季研讨会,就“美国筹款模式的艺术与科学”等话题展开讨论。出席研讨会的欧洲代表来自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希腊贝纳基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以及庞贝项目和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公园的官员,比3年前参加这一研讨会的机构多了13家。

  英国文化机构在美国活跃多年。得益于一个650万美元的捐赠,泰特美洲基金会于1988年在美国成立。基金会是一个独立的慈善组织,旨在在南北美洲为英国泰特美术馆筹集资金,购买艺术品,资助泰特旗下的展览、学术研究、教育等项目。迄今为止,泰特美洲基金会共筹集约3亿美元,购得罗妮·霍恩、路易斯·劳勒等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基金会总监理查德·汉密尔顿说:“泰特已经从美国模式中受益——在世界各地筹钱。

  有时候,努力提高捐赠的举动是由充满激情的博物馆爱好者发起。2009年,法国奥赛博物馆的爱好者们在美国创立了“奥赛美国之友”。美国人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奥赛博物馆捐赠现金或艺术品,并获得税收减免。该组织主席彼得·所罗门表示,每年可募集100万美元至150万美元。不过,“奥赛美国之友”对于其支持的对象十分挑剔。该组织曾募集约15万美元,帮助奥赛博物馆修复法国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一幅作品。“我们不会把募集来的钱给博物馆支付工资,这些费用应该由政府来承担。”所罗门说。

  在法国,博物馆从企业获得捐赠比从个人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法国政府给予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激励。例如,企业可以从应纳税的所得额中扣除捐赠的价值,从而减少企业税收,但对于个人捐赠的税收激励远低于企业。这样一来,人们更倾向于认为,支持文化机构的钱来自他们的税收,为什么要支付两次?另外,据“卢浮宫美国之友”的创办者苏·迪瓦恩介绍:“50岁及以上的法国人脑中还存有找国家要钱的思维定式,他们认为文化机构就应该由国家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