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智能邮柜,谁来买单?

30.07.2015  10:44

编者按:在解决“快递最后1公里”问题上,杭州算是迈在前列的。如果说快递员上门送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那么智能邮柜的出现,给了消费者完全不一样的体验。2013年9月,第一个“E邮柜”出现在南肖埠社区。虽然它的发展不足两年,但却很好地刻画了智能邮柜从“不被接受到被接受”的历程,但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柜子,它的用途将超过我们预想”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在介入,E邮柜再遇挑战

E邮柜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事物了,相较于22个月前的“起步艰难”,如今,它的存在反而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必备”。

E邮柜出现,最早是为了解决快递的二次投递问题,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比预想得更快,如今它反倒成了快递员到消费者之间“最后1公里”甚至于“最后100米”的取代者。

截止到6月底,杭州已有1518个E邮柜。除此之外,民营智能邮柜也不断介入,例如速递易、货到啦、我来啦等,杭州邮政公司e邮站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建国曾在4月份做过一次统计,民营智能邮柜数量已达近500个,如今数量应该远大于此。

今年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发布公告,称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营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以提升平台化快递收寄交互业务。此消息一出,再次将智能邮柜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解决快递最后1公里问题上,智能邮柜发挥了重要的角色。但在陈建国看来,这22个月推广“E邮柜”的经历,比想象得更不容易。

E邮柜从无到有,经历了什么?

E邮柜,是在杭州打造智慧城市、电商之都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在这之前,快递派件员每到一个小区或写字楼,都习惯性地开始“摆地摊”、打电话。拿陈建国的话来说,“别说快递的安全性没有保障,就这摆地摊的现象,也与城市的整洁文明不相匹配”。

2013年9月,E邮柜应运而生,在这背后,它还被赋予众望——解决快递的“二次投放”问题。

E邮柜的第一站是南肖埠社区,但这“从无到有”的事物,用户终归是不太理解,快递员也有些反感,原因是每一个寄存E邮柜的快递员都需要手机号注册,每次快递入柜,还需要输入一串长长的快递号。一个字,累!

但渐渐地,陈建国感觉到,用户、快递员的抱怨声越来越少。用户的时间被解放了,即使自己不在收件地,也不需要和快递员再三沟通二次派件的问题;快递员的时间被解放了,不用一栋栋大楼到处跑,更不担心到了用户家门口,却发现无人收件。

再后来,有社区主动打电话到陈建国办公室,希望能够安排上门装个E邮柜,“因为是业委会要求的”。

但此刻,陈建国却意识到E邮柜的困扰正在出现,最直观的就是快递公司的“占柜现象”,“除四通一达外,还有数十家其他的快递公司,大家都想节约派件时间,于是小小的E邮柜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张恩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