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三个创新”努力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31.03.2015  10:13

椒江区位于台州湾出海口,人口52万,拥有土家、回、满、壮、蒙、侗等42个少数民族、人口10560人。近年来,椒江区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四个创新”,积极服务少数民族群众,走出了一条加强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的新路子。

一、创新工作思路,创优基础环境。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及时调整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常委、统战部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区委统战部为牵头单位,区民宗局为具体实施单位,公安、工商、流动人口、执法等20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民族工作机制。在街道(镇)建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村(社区)设立民族工作联络员,全区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体系。二是强化思想保障。坚持对民族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定期调度督查,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下基层、接地气、破难题”活动,深入少数民族家庭征求少数民族群众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的意见,到少数民族困难家庭与他们面对面真心交流,切实了解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形成了关注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浓厚氛围,打通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关节。三是强化权益保障。成立了椒江区少数民族法律援助中心,不断推动民族法制建设进程,依法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涉及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联谊会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调解处理民族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扎实做好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

二、创新管理模式,创优发展环境。坚持把推进少数民族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做好民族工作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加强引导、加大扶持。一是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积极实施“少数民族困难户项目帮扶”和“百户少数民族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立足于贫困少数民族家庭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特长,近三年来,帮助1户少数民族家庭开起了超市, 1户少数民族搞起了货物营运,1户少数民族家庭办起了烟酒商行,1户少数民族家庭开起了“渔家乐”。二是规范外来少数民族的经营行为。采取在城市民族三级服务网络设立便民窗口、服务电话以及定期对城市少数民族人口调查摸底等方式,及时发现掌握少数民族群众动态,先后帮助少数民族经营业户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7件次,为少数民族商户安心经营创造了良好环境。三是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倡导“服务少数民族兄弟不分地域”的工作理念,引导民族宗教界支援浙江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帮助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支助了丽水市大均乡李宝村23.8万,帮助当地发展中草药基地、笋竹基督;支助温州苍南岱岭乡富源村20.2万,帮助当地发展经济。

三、创新服务理念,创优教育环境。近年来,椒江区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带领全区上下坚决抵御邪教思想渗透,努力巩固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一是筹建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中心。为了拓宽阵地,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更好的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促进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历时半年建成了台州市首个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心,设立了“413”民族宣传教育阵地。宣教中心以2万多的文字介绍、500多张精美图片以及200多件实物展示,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建国以来的各个民族发展情况,营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让学生深刻感受各民族的不同风情,激发民族情感。二是深化区少数民族服务中心。2010年,建立了区少数民族服务中心,针对少数民族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开展少数民族儿童社区假期课堂、居家养老和幼儿照顾等精准化服务活动。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咨询、子女教育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点化服务,定期组织开展社区“邻居节”、“邻里帮帮团”、“民族风情展”等活动。三组建联谊短信群。开建了一个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宗教短信群,将热线电话、QQ群号、微信群二维码、民族宗教短信群号印制在“爱心便民联系卡”上,并向少数民族群众公布,同时将居民日常需求最多的服务电话印制在“爱心便民联系卡”背面,发放给辖区内少数民族居民,扩大知晓率。同时,落实人员专门负责热线联络工作,随时与少数民族群众保持互动沟通,及时提供与少数民族居民息息相关的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