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注脚——记“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郭伟灿

11.09.2015  10:03
      如果说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被赋予了使命,并全力践行,那么在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伟灿的心目中,他的这项使命是与特种设备安全紧密相连的。这位乐观开朗的中年人是全国无损检测领域的知名专家,是质监系统的技术标兵,也是同事们钦佩的老师。他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勤奋务实的精神,在特种设备检验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25个春秋,用智慧与心血为特检科技创新、特种设备安全和产业发展浇灌出了累累硕果。
      当好“特检卫士”       1990年,大学毕业的郭伟灿来到杭州制氧机厂,开始接触压力容器检验和无损检测,7年后,他进入浙江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从事承压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此时的郭伟灿,怀揣理想和专业经验,心里想着干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工作,谁知一次次检验让他体会到了特检工作的“苦、暴、脏”——整天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这些钢铁打交道,没有优越的环境,没有干净的“白领”,常常得把连体的工作服穿在身上;高高的钢架,深深的底坑,黑洞洞的炉膛,那都是平时工作的地方。这曾让他一度彷徨,但很快,周围同事高度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让他感受到了特检人的精神力量,而在检验过程中一次次安全隐患的发现和排除,使他体会到了特检工作的“成就感”。因为大家的付出,换来了设备的安全保障,换来了更多人的幸福和安康。这一刻,他真切地感觉到了特检工作那闪闪发光的价值。
      既然担当起“特检卫士”的职责,就要恪尽职守、全力以赴。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安全责任重,郭伟灿在一线检验岗位上践行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特检精神,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的精力、智慧和汗水,数十年来甚至连年假都没休过。2010年至2013年,浙江省金丽温天然气长输管道和甬台温天然气长输管道同时开工,由于管道施工基本处于野外,条件非常艰苦,无论是工作强度,还是困难压力,都达到了监检工作人员几十年来的顶点。面对困难,郭伟灿和同事们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作风,以大无畏的果敢精神和讲究科学的务实精神知难丽进。带病坚持工作是常有的事,加班加点甚至通宵作业更是家常便饭,郭伟灿多次
累倒在工地上,但始终坚守。不管白天、黑夜、节假日,只要工程需要,他和监检工作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工程现场。大家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检验合作单位的普遍认可和尊重,树立了特检机构的良好形象。       作为奋战在特种设备安全岗位上的一名技术人员,不仅要胸怀使命,也要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郭伟灿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化为动力,扎根基层,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经过多年努力,他相继取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5项无损检测高级证书和高级检验师证书,还取得了美国无损检测学会、德国TUV的6项无损检测高级证书和ASME授权检验师证书,成为浙江省内乃至国内持有高级证书最多的人员之一,为自己的检验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并被聘为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第一批、第二批无损检测学科带头人。       感受创新魅力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呈现大型化、高风险、高参数化发展趋势,对检验检测技术和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郭伟灿负责了国家、省重点工程和关键设备的检验组织策划和实施。同时,跟踪国际上承压设备技术发展动态,结合我国特别是浙江省承压设备的特点和现状,在本质安全、剩余寿命、风险评价及安全预警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解决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郭伟灿作为课题组组长负责了国家质检公益项目1项、浙江省质监局重点科研项目6项,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了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专题2项、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专题2项、国家质检公益项目2项,共发表论文46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2篇。他还获得了12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以及5项省部级科研奖项。
      郭伟灿坚持检验和科研工作相融相促,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解决了轻质高压储氢容器性能测试方法、浙江省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控关键技术、极端条件下承压设备安全保障的无损检测技术、聚烯烃及其复合管道安全检测和评价技术、恶劣工况用高参数钢丝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道关键技术等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技术瓶颈,对提升相关领域承压设备安全保障能力和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至2009年,郭伟舢作为项目主要骨干对浙江省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控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水网地区软土环境下天然气长输管道敷设施工技术、长输管道实时监控及在线检测技术等多项重大成果,形成了完整的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预控对策、应急救援措施、抢修监测装备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研究成果对提高浙江省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本质安全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郭伟灿清晰地记得,课题开始研究时,由于对浙江省土壤环境不了解,他只注意到江南水乡的软土特性,建立在土壤和管道作用的力学模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他通过考察天然气长输管道经过区域的地质环境,发现输气管线在春晓镇海口村处沿半山腰铺设,途中与一山凹垂直相交,该段管线经过山体坡度较大,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管线上部多处发现水流冲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根据这一现象,他意识到滑坡和泥石
流是管道通过山区的主要灾害,由此课题组扩充完善了原有的技术方案。这次经历,使郭伟灿深刻地体会到: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从2003年起,郭伟灿经过长达10年的持续研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质检总局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等课题的支持下,作为系统课题的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相继攻克了聚烯烃及其复合管道无损检测与安全评定方面的技术难题。发明了聚烯烃及其复合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聚烯烃及其复合管道无损评价的国家。实现了自主技术的标准化,为聚烯烃及其复合管道的科学监管和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郭伟灿曾想方设法要在国内外率先探索出一种聚乙烯电熔接头最危险的冷焊缺陷的检测方法,几个月反复试验却未有进展。在一次试验时,他偶然发现电熔接头金属丝上方有一条超声信号线,信号线的位置似乎有些变化。郭伟灿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这条信号线是怎样形成的?是否与冷焊缺陷有关?有了这个想法后,通过大量试验,课题组终于验证了信号线的位置与冷焊程度有着明确的关联,由此,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冷焊的超声特征线检测方法,成功攻克了这一国际难题。而这条关键的超声信号线,郭伟灿以前也有几次发现过,当时曾误认为是干扰信号。如今回想起来,郭伟灿在庆幸之余仍觉回味——这就是科研“灵光一闪”的魅力,而这些看似偶然的火花却都是源于坚持不懈的锤炼。
      “勤奋、吃苦、求真、奉献”,这是郭伟灿的人生态度。时光荏苒,他没有停止自己的前进和思索,而是用更快、更扎实的脚步为特检工作者写下闪亮的注脚。       (2015年8月《中国质量技术监督》人物风采P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