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档案局馆积极探索“三个路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08.02.2017  19:35
      近年来,云南省各级档案部门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服务中心工作、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并取得一定成绩。

        以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路径,有效服务固定资产投资及基础建设工作

        云南省档案局对重大建设项目建档工作实行前端指导、跟踪服务,实现项目主体建设与项目档案工作同步管理,确保重点项目档案齐全完整收集、规范管理,为项目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提供完备、准确的依据。在项目建设档案工作中,加强与发改委、工业信息化部门合作,对立项的能源建设、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等国家级、省级重大建设项目开展档案业务指导及专项验收,逐步探索并积累了针对重大建设项目开展委托验收、指导的经验做法。例如:2015年,受国家档案局委托,云南省档案局会同中国华能集团共同组织对华能澜沧江水电公司功果桥项目进行档案专项验收,项目实现一次性验收合格,成为本省首个一次性通过项目验收的国家重点水电站工作项目,确保了年均发电量40.41亿千瓦时的功果桥水电站如期投入运行。

        省档案局主动服务省属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从规范、指导省属企业集团的《管理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审核备案为抓手,为企业生产技术革新、产品研发提供有力的档案资料支持。省档案局还主动服务省级产业园区建设,帮助指导滇中产业新区、大理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楚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园区和新型经济组织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国家档案资源的完整,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园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以提升档案法治化进程为路径,有效服务社会和谐发展

        省档案局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数十个与民生有关的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例如,省档案局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下发《云南省住房公积金业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全省住房公积金档案科学、有序接收进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服务鲁甸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与省抗震防震(恢复重建)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验收工作的通知》,提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与省级森林公安局、工商联等联合制发规范档案管理的文件,为部门、行业档案的依法依规管理提供依据。

        全省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创新实行档案工作规范化认定为抓手,促进发挥档案凭证作用,服务和谐、诚信社会建设。“十二五”期间,云南共有千余家单位通过档案规范化管理认定。值得一提的是,制定出台的《云南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进一步规范了云南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挥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服务民营企业自身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科学建设国家综合档案馆为路径,有效服务地方公共文化建设

        省档案局着力推进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全省近70%的县级档案馆开工建设,建设规模近50万平方米。目前,全省已有50余个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成投入使用,这些档案馆作为地方发展记忆的收集保存中心、公共信息查询利用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心的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强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新建国家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宣传活动,挖掘档案史料,让史实“说话”。省档案馆出版了《影像中的记忆——滇西抗战图文档案》《滇军抗战史话旧》等档案文化产品;通过《云南日报》、云南网等主流媒体,公布“滇军出征、抗敌驱日”“滇缅公路、抗战血线”“西南联大、谱写华章”等抗战主题档案;编印《云南在抗战中的贡献》等多期档案信息参阅。二是充分发挥新建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科学保管基地的作用。各级档案部门开展实施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档案的抢救保护工作,推动完成少数民族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实现云南民族文化记忆的安全、科学保管,初步构建起覆盖云南全境的少数民族档案体系,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三是充分发挥新建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地方记忆展示平台的作用。在爱国爱乡、乡土乡情教育基础上,主动配合国家各项专题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相应档案资料,同时,还举办了一批如“抗战题材档案史料图片展”“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史料图片展”“飞虎·驼峰纪事档案图片展”等有影响力的主题展览,有效地服务地方公共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