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老房子有了“保护牌”

10.12.2014  22:57

  “看,我们家房子也有‘身份证’啦,还是NO.1呢!”房主之一吴荣兴,指着大门旁挂着那块木质牌,笑着说,“这老房子呀,也是‘国宝’,要被保护起来哩!
  吴荣兴说的那所“老房子”,坐落于桐庐凤川街道三鑫村肖岭自然村,房龄近百年、建筑面积有820平方米。推开厚重的实木大门,精致的雕花上有些蛛网,宽阔的天井上布满青苔,阳光从天井处洒落一地,让这个初冬着实被温暖了。
  大家都被吴荣兴逗笑了。人群中,大源村东毛自然村87岁的黄木仙老人甚至笑得闪出了泪花,因为她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光阴的脚奔回到67年前那个夜晚,当时,中共桐庐县县委工作人员与金萧支队正是在黄木仙老人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议,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得知消息的国民党打了过来,也正是黄木仙老人带领会议全体人员转移到了安全的地带。如今,她很欣慰,自己那幢早已被“荒废”的民国旧屋,也被挂上了“保护牌”,旧屋和这一段历史也永远不会“消逝在风中”。
  “潇洒桐庐郡,千家起画楼。”范仲淹对画城桐庐有了最生动的描述。老房子是画城美景的一个重要元素,当地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反映体”,保护好老房子,已经是桐庐“迫不及待”之事。
  据悉,凤川街道已对街道内的老房子展开了一个多月的调查摸底,不仅将50年以上的老房子进行记录,对于有重大历史、科学或艺术价值的房子,即便不满50年,同样予以保护。日前,凤川街道正式对街道内50年以上的老房子进行挂牌保护,每个保护牌上都有该屋的建造年代、建筑面积、保护等级、建筑编号、户名、建筑地址等信息。
  “对于能够立即处理掉的问题,如白蚁或消防,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如涉及屋内结构的,我们将请来各方专家进行诊断,确定好方案之后,再进行整体修缮。”凤川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对这些挂牌的老房子建立电子档案,方便保护工作更好地进行。
  目前,凤川街道已统计到需挂牌保护的老房子267户,相关保护利用实施方案也已出台。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让老房子在具有“昔日风貌”和“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合理利用”。
  “在以凤川为试点后,老房子保护工作将在全县铺开,力争在春节前基本完成。”桐庐农办副主任王华杰说。(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