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生活 继承创新

25.11.2015  14:1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来,中央一系列扶持戏曲等繁荣发展文艺的政策相继颁布出台,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召开,戏曲发展走进又一个春天。广大戏曲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创作方向。日前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参演的39台优秀新创剧目体现了近两年来全国戏剧创作的新成果,而其中比重过半的现代戏不拘一格,颇具亮点。

  题材内容的不断扩展是当前现代戏创作的一大飞跃。戏曲改革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实行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并举的“三并举”方针,现代戏创作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平衡,比如表现农村生活的戏相对较多,而表现知识分子的较少;写英模人物的较多,写平凡人物的较少。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季国平认为,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上,“多数现代戏作品接地气,关注当下老百姓的情感和伦理道德,发挥戏曲以情动人的优长,让老百姓产生共鸣。

  更多创作者的笔触贴近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不拘泥于说教,更多尝试将英模人物塑造为感人的艺术形象;拥有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到发现,不回避社会问题和矛盾,勇于发问和反思。这些努力,有力地推动了现实题材作品创作迈上新台阶。其中,武利平编剧的二人台《北梁》主要反映棚户区改造,有的搬迁户不满意,形成尖锐的冲突,这部戏做了凝练化处理。秦腔《狗儿爷涅槃》把30年前同名经典话剧移植过来,写出了中国农民孜孜不倦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梦,深厚的话剧思想力量融入秦腔,令人耳目一新。

  戏曲评论家薛若琳认为,姜朝皋编剧的《生死愿》根据一场车祸引起的真人真事改编,重在抒情间弘扬良好社会风尚。袁淑梅主演的评剧《安娥》生动再现了田汉夫人安娥创作《卖报歌》的过程:有报童提出,要是能唱一句“多少钱能买一份报”就好了,可以唱着歌卖报。安娥便把歌词加了一句“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中央党校罗平汉教授高度评价:“这个生动的戏剧细节既道出了安娥从事文艺创作的价值导向,也道出了该剧编演者的价值导向,即以人民为中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题材现代戏优秀剧目广泛参演,也成为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的一大亮点,如评剧《母亲》、京剧《杨靖宇》、琼剧《王国兴》等。中国评剧院创排的评剧《母亲》根据北京密云“英雄母亲”邓玉芬事迹改编。走心的创作源于生活,该剧编剧刘锦云出生在敌后斗争残酷的河北白洋淀。“那时候日本人怎么扫荡,怎么残害百姓,我都亲身经历过。”刘锦云说。《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如此评价《母亲》:舞台呈现方式崭新,以新歌舞演故事,编剧、导演大胆舍弃几乎所有外部动作,专注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开拓,独具匠心。

  从生活出发,要求艺术适应生活。专家指出,创排现代戏,如果仅仅套用一些程式、技巧演绎现实生活,这样的现代戏作品质量很难保证。成功的现代戏,总是有丰富的生活、历史内涵,形式上又有创新。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认为,成功的现代戏要在创作上下功夫,表演者依据当代观众审美去演出,在传统艺术影响力基础上进行新创造。

  商洛花鼓《带灯》根据贾平凹小说改编,展现了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乡村万象,其崭新的表演样式得到戏剧评论家刘彦君的肯定:“为突出表现剧中某个特定人物的特殊走路姿势,表演时把走路的幅度拉大,进行夸张化处理,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程式创作和表述方面有了突破——既是戏曲的又很生活化,容易被观众接受理解。

  此外,优秀现代戏有着共同优点:凭借当代舞台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增强戏曲的艺术表现力,为阐释内容、塑造人物服务,却不过度运用。而且,舞美大制作少了,更加便于基层演出。据记者观察,有些由基层剧团创作的现代戏或小剧种作品活泼生动、活泼,有新鲜感,如陕西汉调二黄《莲花碑》、云南花灯戏《走婚》等。

  相对于传统戏和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仍然存在不少争议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戏曲理论家郭汉城曾说:“搞现代戏,应该既是现代的又是戏曲的。”要求现代性,就必须从生活出发,尊重观众对现实的审美观照;是戏曲的,就要按照戏曲艺术的规律来创排。直到现在,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话剧加唱”当成完成现代戏的捷径,丢弃了戏曲艺术程式性的特点。

  刘彦君表示:“戏曲必须随时代前行而传承发展,不能去走进博物馆里当文物。但倘若创新的力度太大,把根基扔了,也不行。怎么样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分寸是两难。

  对此,季国平表示,创新当然重要,但若脱离了剧种自身特点,就等于脱离了其赖以传播的当地百姓。“现代戏的创作根本亦在于彰显戏曲的美学风范,而不是简单地、一味地向西方舞台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