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流淌出美与智

19.03.2015  18:49
              编者按:2014年10月,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提出完善中小学校园文化体系,丰富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育人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报即日起推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美丽快乐校园”栏目,多角度报道我省中小学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创建“美丽校园”、打造“快乐校园”的新成果、新经验,以全面推进校园管理水平,展示学校育人新风貌。
            在这里,有每天1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有可坐可靠可躺的开放式书吧,       有自由张扬个性的表演舞台,更有没有门的开放式实验室……       对此,校长谢林海说,我们要让 校园流淌出美与智。 
   
              三月早春的一个清晨,空气清新而甜美,回荡在校园上空的钢琴声越发优美动听。建德市寿昌一小四(3)班学生邵俊杰快活地跨进了校门。路过紧靠着大门、全透明的才艺展示厅时,他不由自主地看了看那个他和班里大多数同学都曾演出过的“舞台”。只见一个小姑娘细长的十指正在黑白键上飞舞,琴声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激越如飞瀑。     
              展现着美  
            “除了每天早晨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轮流在展示厅里演奏,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那里都会有班级的专场演出。”谢林海说,包括导演、编剧、主持和演员,轮到演出的班级几乎都是全体“总动员”。相声、小品、课本剧、舞蹈、武术、器乐、时装秀……玻璃墙内不拘一格的班级表演秀,吸引着学生甚至家长里三层外三层地踮着脚尖围观,虽然最外围的观众有时只能通过外置广播听动静。 
            “每个班轮流表演的还有星期一的德育小品呢!”曾经本色出演过的邵俊杰说。穿过墙上满是同学书画作品的大厅和走廊,在教室里放下书包后,邵俊杰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操场。周一的晨会上,大家都等着爱看的德育小品。舞台式的主席台上,首先上场的是神采飞扬、自信满满的“小明”,他是班里的体育健儿,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他小脑袋仰得格外高。但他从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轮到他值日这天,同学们便借机给他一个“教训”。看着自己平时的行为被同学们“重现”,狼狈不堪的“小明”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这是真实的事情改编的。”看着台下笑得前仰后合的学生们,指导教师方月玲介绍,小品的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学生们用日记记录生活,用小品展现生活,“我们是所农村学校,不少班级创编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德育小品,给了孩子们很好的心灵抚慰和指引方向”。 
              晨会结束后的校园,书声琅琅。走在寿昌镇最漂亮的建筑群中,谢林海自豪地介绍,除了校道两旁长长两排仿古木艺橱窗里张贴着学生们的绘画、摄影或者手工作品以外,每幢楼的大厅、走廊和教室里的每面墙,也都成了学生们的展示舞台。“到了大课间时,大操场、篮球场、乒乓球馆、舞蹈室等,则是孩子们展现力量和动感的场所。”寿昌一小每天上午只有3节课,但有整整1个小时的大课间活动。 
              9点30分,校园“火热”起来。足球场上,足球队在口哨声中开战了,小将们个个虎虎生威;滑轮组的专业装备很是抢眼,队员们快速、稳健、轻灵地在校园里穿梭;宽敞明亮的大镜子前,舞蹈队队员压腿、转身,轻盈而优美;网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的小伙伴们也都有模有样地训练着……不参加专业社团的学生们则在跑道上喊着响亮的口号步伐整齐地跑操。跑操结束后,接力赛、仰卧起坐、跳绳、扔沙包、踢毽子、做游戏……学生们在欢笑声中恣意挥洒着汗水。     
              追逐着智  
              中午时分,邵俊杰和同学们可以“逛荡”的地方很多,“有时候去书吧看书,有时去开放实验室做科学小实验”。每幢教学楼的一楼大厅中,左右两侧都有紧挨着木地板的大书橱。“孩子们可以坐在地板上看书,累了还可以躺一躺。”跟着谢林海走到综合楼二楼,映入眼帘的是回廊靠墙处一排排的实验器材,正对着北面的大玻璃窗内,还架着一台大大的天文望远镜。 
              “以前这些器材都锁在储藏室里,哪个班级要上实验课了才能领出相应的器材。”负责实验器材管理的科学教师周志明一出现,不少正在做实验的学生便快活地跑过去边叫边搂。摸摸学生们的头,周志明笑意浓浓,“校长说都摆在外面吧,让孩子们自由地去探索”。如今,寿昌一小开放式实验室中的器材基本已经更换了一轮。“值得!”谢林海说,学生们爱上科学、爱上探究才是最重要的。 
              “让科学流动起来!”在这样的理念下,该校还建成了每周定时开放的趣味实验体验馆,开设了基于生活现象选择设计的“100个趣味实验”校本课程。“太神奇了,为什么这只瓶子做的鸟会自己喝水呢?”“哇,自来水没有源头竟然也可以有水流出来!”……只要走进趣味实验体验馆,总能听到学生们一阵阵的惊叹声、好奇声。 
              “很多实验都经过了我们的简易化、生活化处理。”专门负责趣味实验的科学教师郑锦杰不仅自己改进着实验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还带领着学生们一起来“改造”实验。像“潜水艇模型”“一纸脱水”实验等,学生们的创意和创新,让郑锦杰惊喜连连:“优秀的创意作品都以学生命名陈列在体验馆内。” 
              “这学期,我们将筹建‘在线实验室’,准备开设‘拆装课程’。”寒假期间,该校收集了不少旧手表、旧闹钟、旧手机、旧收音机、旧自行车、旧阀门、旧仪表等小型家用机械、机电类废旧物品。谢林海说,这些废旧物品将集中布置在一个开放式的教室里,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拆装。 
              除了“100个趣味实验”校本课程,每周五下午,寿昌一小都要进行全员走班的“七彩社团”活动课。快乐ABC英语、艾溪文学、口琴、合唱、漫画、儿童画、电脑等32门活动课,可供学生们自由选择。 
              “在学校里的每个月我们都很快活。”邵俊杰和他的同学们每个月都在“过节”:3月爱心节、4月读书节、5月感恩节、6月童玩节、9月体育节、10月科技节、11月英语节、12月艺术节。“一年有8节,学生是主角。人人均参与,个个显风采。”谢林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