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地”改革释放瑞安惠企红利

19.11.2018  22:34

从以“当日发证”的最快审批速度顺利交付全省首宗“标准地”,到如今的全域全覆盖推行,自今年7月1日实施以来,瑞安“标准地”改革得到迅速推进,真正实现了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

所谓“标准地”,就是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明确国有建设用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至少5项基本指标,带地一起出让。企业拿到“标准地”并承诺后,经发改部门“一窗受理”,就可直接开工建设,不再经过各类审批。项目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以前拍到工业用地后,一般需要至少三四个月办理手续。现在,拍下‘标准地’,只要交付出让金,就能直接交地了。这两处地块,从摘牌到开工仅仅花了1个多月。”瑞明集团副总经理留少敏说,他们于今年9月初通过“标准地”改革拿下丁山二期34、35号地块后,总投资22.6亿元的新增年产1550万件汽车轻量化关键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已于10月份开工,投产后将帮助企业新增年产值40亿元以上。

为全面释放改革红利,瑞安还大力推进审批承诺制,将部门审批“接力跑”变为“同时跑”,并实行“见承诺即审批”模式,通过模拟审批、缺件审批、并联审批三大举措,让部门“提前跑”,突出营商“代办员”服务,最大限度提高建设速度和效率。

随着首个标准地的交付,连月来,瑞安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扩大“标准地”改革覆盖面。“相比最初的出让指标条件,现在增加了环境标准等指标,开展区域总体评价,建立起多元集合的建设指标体系。”瑞安市国土资源局审批科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悉,除建立指标体系外,瑞安还打造净地出让“硬环境”、明确约束性指标等,在瑞安经济开发区率先建立健全区域环评、区域能评、地质灾害评估体系,并强化监管,落实分阶段按标验收和信用管理措施等制度,精心制定顶层设计,构建全新企业投资管理模式。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