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影评]女仆日记:高冷女仆挣脱封建枷锁

09.02.2015  16:19

  《女仆日记

   腾讯娱乐柏林专稿(文/文烨)

  这才刚刚到电影节的第三天,《女仆日记》已经成为第三部着重描写19世纪末女性的竞赛影片。《弃绝之夜》里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的北极探险家和《沙漠女王》中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沙漠开拓者都是赞扬女性力量的真实历史人物。而蕾雅·瑟杜演绎的则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女性小人物:地位低下的女仆。她主要的“探险”之路是卑躬屈膝地服务主人们,还要周旋于女主人和男主人的不同需求。

  主人公Célestine是一个很有魅力、聪明美丽的女孩。身为女仆多年,她在各个不同的主人家遭遇了很多不顺。在19世纪末西方的社会标准里,穷人服从于富人。Célestine所服务的Langlaires家,女主人吝啬强势,主宰家中一切,男主人软弱好色,时不时骚扰女仆。不甘示弱的Célestine不愿像家中前一任女仆那样,因为被男主人搞大肚子而被扫地出门,她知道如何巧妙地运用自己的魅力掌控命运。在忍受女主人变态般的挑剔折磨之时,Célestine渐渐看上了家中沉默寡言的园丁Joseph。随着她对Joseph的观察,她渐渐了解到Joseph的反犹太人思想,以及他残害犹太小女孩的丑恶形象。尽管如此,Célestine还是愿意跟随着他一起,实行偷盗Langlaires家银器并逃走的计划。他们打算逃到瑟堡,开一家妓院酒吧,而Célestine可以向那些光顾的士兵提供性服务。

   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女仆

  《女仆日记》的小说原著曾经被两位电影大师搬上过银幕。1946年让·雷诺阿的电影描写了女仆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女仆最终得到了完美的幸福;1964年路易斯·布努埃尔的故事主要体现了20世纪初社会政治的极端化现象。在伯努瓦·雅克的新版本里,电影着重刻画了一个女仆的真实世界——外在与内在自由的缺失。女仆的身份不仅仅代表了Célestine在Langlaires家奴隶一般的毫无自由的劳作时间,它更是一份可以用钱来计算的“财产”,她的身体,她的思想都必须忠实地服务于主人。

  Célestine一直都十分清楚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知道如何得到他们的注意,但她厌恶对她垂涎的男主人们。从她第一个又臭又吝啬的老男主人开始,Célestine在男人身上遭遇的只有暴力和侵犯。她渐渐乖巧麻木地成为一个又一个贵族主人的“资产”,因为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然而Célestine却向往和园丁Joseph的私奔,虽然自己又将被一个新的男人把控命运,但起码这次的男人是和自己一样的工人阶级,在新开始的生活里,她不再需要穿上女仆装,被人使唤。

   散乱的故事叙述

  伯努瓦·雅克在电影里将服装、场景、道具都精心设置成经典的19世纪风格,而对故事的叙述却相对逊色,没有说服力。正叙,倒叙,插叙的衔接完全不加过渡,没有目的性的剧情跳跃总是让人对故事的发展摸不着头脑。故事的大背景是Célestine在Langlaires家作为女仆的生活,影片中间却不停地穿插她又找到了新的主人,甚至和主人病殃殃的孩子发生性关系,最终导致了男孩的死亡,这些桥段的穿插让观众一直在揣测剧情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显然导演设置的这些附加角色,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联系,虽然他们的特点都非常鲜明,但这些角色的鲜明并没有和女主角发生太大的关联。最能让人读懂而记忆深刻的就是蕾雅·瑟杜高傲不屑的表情和充满无力感的愤怒眼神,可惜这样的表演从开始贯穿到结束,不禁让人对她面瘫的演技表示质疑。

  虽然电影画面精致,蕾雅·瑟杜扮演的女仆美艳动人,改编小说的新切入点独具一格,但是,没有流畅的故事支撑,这部让人一头雾水和没有记忆点的电影无疑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