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长上任未满2年调北大 “林Sir”致力校内改革

15.02.2015  15:58
林建华

   浙江在线杭州2月15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胡昊 编辑/沈正玺) 在浙大校长的位置上还不到2年,林建华今天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不出意外的话,寒假过后的浙大学子们将看不到林建华的身影了。

  在今天上午,北大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公布人事任免的同时,记者从浙大方面了解到,其实在昨天中午前后,已经放假的浙江大学党委常委会班子就分别接到电话,要求在今天上午9点半举行紧急会议,具体内容并没有在电话中透露。

   相关阅读>>>>浙大和北大的历史情结 七位校长:从浙大到北大

   林建华履新

   鼓励学生勇于开拓

  林建华从重庆大学到浙江大学履新的那天,浙大已经苦等自己的校长3个多月了。自从当年2月,原校长杨卫调走后,浙大校长一职一直空缺,甚至在2013年春季浙大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上,浙大校方罕见地以校党委书记的盖章代替校长印章。

  在2013年6月底,履新前经历网络风波的林建华,到任浙大后的第一次亮相,就是参加了学校的毕业典礼。这次毕业典礼,本该由校长首先发言的流程,改成了先请师生和校友发言,校长被安排在了最后。

  被重庆大学学子们亲切称为“林Sir”的林建华,在小雨中向浙大的毕业生们敞开心怀:“相识之日却是分别之时,求是园满满的离愁别绪,也有我的一丝淡淡遗憾情怀”“如果你想把世界看得更真切,你就要常常训练自己,把目光从热闹处移开,把身体从喧嚣中移开,放目光更长远,让心灵更宁静”。

  林建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毕业生们,校门内讲人才培养,校门外更看重人格养成;校门内重视专业,校门外更需要通才;校门内追求真理,校门外重视伦理;校门内强调精英教育,校门外要有平民意识;校门内你在逻辑中寻找答案,校门外你将在忙乱中寻找问题;校门内你在课程中学习将来如何大有作为,校门外你将在碰撞中领略什么是君子有所不为;校门内你在熟悉中学习表达,校门外你将在陌生中学习倾听;校门内你在精准中学习公平,校门外你将在宽容中学习吃亏;校门内你的成绩离不开细致,校门外你的成就需要格局。

  面对外界的质疑,他只引用浙大竺可桢老校长的话“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作为回应。

  时隔一年,林建华又在浙江大学2014届学生毕业典礼上,告诉学生们,真正的机会都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关键在于是否远见卓识,能够看透这层纸,并还要有一根能够捅破窗户纸的手指,驾驭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致力改革

   浙大选定8个院系进行改革试点

  林建华离开重庆大学的时候,学校师生对“林Sir”的评价甚高,其中一点,就是林建华致力于高校校内改革。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蒲勇健甚至称“我们大学的悲剧是他走早了一点,改革开花还未结果”。

  到浙大后,林建华依然推举高校校内改革。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林建华说,教育观念要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而在学校管理上,要以教师为中心,一切服务都是为了让第一线的老师去做好教学工作,“我任期内的目标就是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要提高我们教师队伍的竞争力,我们学术做得好更好,让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更受社会欢迎”。

  2014年上半年,浙江大学选定8个院(系)进行综合改革发展试点。当时林建华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大学跟工厂不一样,大学是一个高度依赖于个体创造性发挥的机构,它本身也是一个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学术场所,学生要学习好,要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老师要想发展好,也要有这个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要求老师八小时都坐在一个地方,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要给教师一定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安安心心去思考去创造。

  浙大的改革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一方面,学校选了8个学院(系)进行试点,学院(系)和学校共同讨论,看哪些事情应该由院系来管,哪些事情应该由学校或者学部来负责。这样,学校就把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经费划拨等几个方面的权力和责任真正落实到院系。

  另一方面,学校开始对各院系进行定岗定编,并制定院系的学科规划和队伍建设规划,这些规划完成后,学校会把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责任落实到所有院系。

   大学是个大家庭——林建华在北京大学干部教师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离开北大四年零两个月,重新站在这个熟悉的讲台上,面对着曾经一起学习工作数十年的朋友、同事,面对熟悉的北京大学,一时间,真不知道说些什么。刚才,中组部领导宣布了中央任命,我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的信任,也感谢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信任。我深知北大校长这副担子的分量,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但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同朱善璐书记与全校师生员工一道,把北大建设好、发展好。

   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未名湖从来不止是一潭湖水,它荡漾着学者淡泊名利的誓言;静园也从来不止是一席草坪,它承载着学子仰望星空、追求真理的执着!这里的一木一石,即使再普通不过的园林景观,也都被赋予了太多的梦想与期望。的确,世界上恐怕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如北大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学者大师的摇篮,辉煌的历史,使北京大学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探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

   过去四年多,我走过了两所学校,亲身经历和感受了中国大学的奋力和崛起。重庆大学的质朴与亲情,浙江大学的务实与求新,都让我由衷钦佩、收获良多。但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对北京大学满怀敬意,希望北大能够继续引领中国高等教育走向辉煌。过去四年多,在几任领导的带领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北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次回到北京,都能目睹校园的日新月异;每次遇到同事和朋友,他们都会由衷地谈起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优秀学者聚集北大,学术研究成就斐然,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建章立制成果显著,这些发展和进步为学校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想要特别感谢王恩哥校长。恩哥是我的老朋友,我们也曾一起在北大共事。作为校长,他低调务实,勤勉敬业,为北大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我对恩哥校长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并祝福在新的重要岗位上工作顺利!

   在我的心中,北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和校友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亲情和规矩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师生如父子,老师总是想把他的一切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超越自己;同窗如兄弟,共同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心心相印,质朴纯真;同事如亲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我们亲密无间、肝胆相照。作为一个大家庭,也一定是要有规矩的。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教师还要遵循师德和行为规范,学生要遵守校纪校规。大学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场所,教学和学术研究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思想和火花。学生也只有在错误和失败中,才能成长和坚强。大学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院长,没有高低贵贱,不论学派亲疏,大家都心平气和,平等地争论学术,探讨学校发展。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家族兴衰,德行为要;大学发展,也必须坚持自己的精神传统和核心价值。我们不能为世俗而抛弃学术的独立与尊严,也不能为名利而哗众取宠、放任自流。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应当是简单的、纯洁的,不允许有尔虞我诈、奉承迎合,也不应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真理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大学必须守护真理的纯洁,不允许任何不良风气玷污青年人的灵魂;大学有责任代表社会良知,维护核心价值,只有把师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大学的使命。

   记得在1998年我刚刚担任北大化学学院院长时,曾为化学学院通讯写了一篇稿子,其中最后一句话讲到:“我与我们中的一些人一样,可能只是做为北大化学学院过渡时期的过客,但我们应当为我们曾做出的点滴贡献、任何牺牲而感到自豪,愿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今天,回到母校,我想重复说一句,愿北京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祝大家新春快乐!

   2015年2月15日

   【林建华履历】

  1973年至1978年内蒙古扎赉特旗巴达尔胡农场中学教员。

  1978年至198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6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

  1988年至1993年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Max-Plank固体研究所、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

  1993年至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07月至1998年06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8年06月至2001年04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党委委员。

  2001年04月至2002年04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党委委员。

  2002年04月至2002年09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党委委员。

  2002年09月至2004年12月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教务长。

  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

  2010年12月至2013年06月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2013年06月至2015年02月浙江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