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博物馆十年感恩大展

08.11.2015  09:28

杭州西湖博物馆 十年感恩大展

  11月7日,“万斛汇西湖——建馆十周年受赠文物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展出。这场展览的展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全部都是杭州西湖博物馆从众多捐赠者捐赠的文物和文献资料中挑选出来的。
  
   西湖大道的梅花碑就是照着拓片修复的
  老杭州人都知道,杭州有个地方叫做梅花碑。这里,原来是德寿宫,南宋宋高宗颐养天年的地方。
  老皇帝蛮雅的,喜欢湖山泉石,其中最有名的一块石头叫做“芙蓉石”,在这块石头旁边还种了一棵苔梅,梅石相映成趣。这一石一梅,让好多文人墨客为它赋诗作画,其中,画得最好的是蓝瑛和孙杖合作完成的“梅石图”。后来,刻着梅石图的碑已经断残。
  乾隆皇帝来江南时,十分喜欢这块碑。于是重新刻了两块碑,一块放到了北京圆明园,一块送还到了杭州。
  后来,杭州的这块碑没有了。杭州民间学者丁云川在北京大学看到了这块碑,很激动。通过各种努力,他终于得到了梅石碑的拓片。
  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成立之初,丁云川把这块珍贵的拓片捐赠给了西湖博物馆。于是,上城区相关部门根据拓片重新复制了梅石碑。
  “北京那块碑,这几年因为酸雨侵蚀,已经侵蚀得比较严重。”丁云川告诉记者,现在北京这边还在联系,想把这块珍贵的拓片拿回去。
  
   西湖元素渗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些捐赠品中,可以一窥以前的西湖生活。
  比如,民国时期的西湖古籍中,里面除了有介绍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的西湖景点,还插有好多绸厂、绸庄广告——老大纶,杭州唯一一家绸缎总汇。除了地址,还有联系电话。广告意识不输现在。
  展览中,还有很多西湖风景织锦图。都锦生的西湖全景织锦图,图片的拍摄者应该是站在玉皇山山顶上鸟瞰西湖。那时候,雷峰塔还没有倒呢。
  还有清写本《西湖人物志》,里面收录了自尧舜时期到清的数百名西湖历代名人,这些材料都是重要的西湖学研究资料。
  张允升的瓜皮棉帽,杭州的百年老店,主营帽业。它的帽子在当年因为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外地游客经常慕名购买。展览中,还有大量的西湖老照片、西湖风光的明信片、纸币、烟花、纸币、邮票,西湖元素渗入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据悉,这次展览共有300余件展品,展览将持续到明年1月10日。(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