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区服务业强区培育主要做法和成效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25.11.2015  10:46

  通过近些年发展,西湖区服务业“首位经济”的地位突显,从纵向来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5年来,随着城市化、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西湖区进入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期。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从2010年的381.18亿元,快速增长到2014年的689.19亿元,总量近翻了一番。5年平均增幅为11.3%,高于GDP增幅1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79.3%,提高到2014年的86.2%。今年前三季度,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带动下,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94.84亿元,同比增长15.2%,占GDP比重达到88.3%。从横向来看,发展态势比较领先。早在2008年,西湖区就在全市率先提出“服务业强区”战略,并把服务业作为西湖的“首位经济”,立足西湖实际,“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逐渐形成了以信息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为主导的西湖特色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近年来在全省全市指标排位中,我区服务业发展始终保持在较为靠前的名次。2014年西湖区服务业规模、比重、增速,分别位列全市13个区(市、县)第2、第2和第3。
  西湖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归纳为“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战略目标不动摇。西湖区一直坚持服务业优先发展导向,早在“十五”中期,西湖区区委、区政府就作出“建设经济强区,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十一五”时期,又提出“构建‘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导向,于2008年明确提出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的目标;“十二五”时期再次提出“做强首位经济,实现现代服务业大区向强区跨越”的新目标。十多年来,西湖区委、政府始终坚持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不动摇,并且不断升华服务业发展战略。
  二是坚持产业特色化。我区充分挖掘省会城市中心区位、文教区资源和西溪生态旅游资源这三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信息经济为引领,“六区”建设协同推进的 “1+6”现代产业体系,取得明显成效。“1”是指打造打造信息经济新兴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产业为特色,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信息经济增加值222.36亿元,增长39.4%,占GDP比重39.66%。“6”分别指打造全国文创产业示范区、打造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国金融财富创新区、打造科技创新先导区、打造都市农业精品区和打造楼宇(总部)经济高端区。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我区坚持引名人、聚名企、出名作、打名牌,影视文化、艺术文化、中介服务等三大核心产业蓬勃发展。前三季度文创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4%,占GDP的比重达36%,有宋城演艺、华策影视、长城影视等3家上市企业;休闲旅游产业方面,全区实施“全域化景区”战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发挥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字号”景区景点效应,持续推进风情小镇、美丽乡村、旅游特色村、特色民宿等项目建设,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164.3亿元,同比增长21.11%。金融产业方面,重点打造以黄龙国际商圈为核心的传统金融服务集聚区,以西溪谷为龙头的互联网金融集聚区,加快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和跨境电商金融等重点行业。成功打造互联网金融大厦,其入驻企业融资规模超35亿美元。科技创新方面,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战略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连续八年保持全省首位。都市农业方面主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楼宇(总部)经济方面,打造了全省首幢税收超10亿元的楼宇和15幢税收超1亿元的楼宇,培育了宋城旅游等11家上市总部企业,飞利浦等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的投资企业。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和健康服务业等潜力新兴服务业发展。
  三是坚持平台集约化。充分发挥“两镇两谷”和特色楼宇(园)的平台载体作用,实现企业聚少成多、产业积小成大。重点推进“两镇两谷”主平台建设。抢抓省市大力发展特色小镇的机遇,重点发展云栖小镇、龙坞茶镇、杭州云谷和西溪谷主平台,其中云栖小镇、龙坞茶镇入选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其中云栖小镇全力打造富于科技人文特色的云产业生态小镇;龙坞茶镇致力打造风景优美、底蕴深厚、国际知名的茶乡特色小镇;杭州云谷精心打造集“数字示范城、智能产业城、现代田园城”和“生态智慧岛”于一体的国际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中心;西溪谷努力打造成为“高新技术引擎、生态文化长廊、创新创意高地”。多点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坚持信息化驱动,围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智慧制造等特色产业,多点布局,错位发展,通过做基础、优服务、重引导、强配套,着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服务水平优良的特色产业园区。通过提升老园(对浙大科技园、转塘科技园、西湖科技园三大园区进行提升改造、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开发新园(利用闲置的厂房、楼宇、学校等资源,建设新型产业园区,如福地创业园、西溪文创园、之江文创园等)、打造名园(努力打响特色园区品牌,如年轻人创业的自由90创业谷等),累计培育文化创意(10)、电子商务(14)、科技信息(12)等三大类产业特色专业园区共计36个。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创新开展“三退三进” (“退小进强”、“退低进高”、“退外进本”)工作,三年累计下发六批推进计划,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实施空间盘活优用项524个,优用资源124.4万方,引进(转入)企业总计439家。
  四是坚持服务精准化。重点做好三大服务,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政府模式与发展环境。政策服务高效化。先后出台了针对信息经济、文创产业、旅游休闲、楼宇经济等政策,并制定了科技转化、人才引进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为产业发展奠定政策基础。同时,为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出台专业园区发展扶持政策,比如出台了云计算产业园发展专项政策,短短3年时间,实现云计算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大的飞跃。近5年,针对现代服务业全区累计兑现各类政策资金近9亿元、受益企业4500余家。审批服务便捷化。建立推行并联审批、“四联”审批机制,提高窗口办事效率,实行办理时间承诺制,加快项目立项审批,规划、施工许可证审批等,努力将审批时限缩到最短,最快项目可实现一个工作日内办结。同时镇街、园区全面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升级版”。管家服务人性化。以单幢或附近楼宇为单位首创“党建为核心、经济为主体、服务为载体”的“三位一体”楼宇集群管理服务新模式,通过“网格管理全覆盖”、“组团服务进楼宇”、“分片联系到企业”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楼宇企业提供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等管家式“贴身”服务,实现政府服务企业“零距离”。
  五是坚持环境优质化。环境是促进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软实力,我区十分注重发展环境协调提升,全面升级区域创业创新、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等发展环境,全方位提升发展环境品质。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强化区域创业创新环境氛围,积极营造宽松包容的创业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开拓创新,例如云栖小镇积极构建以“科技蓝天—产业黑土—创新牧场”为模式的创业创新生态圈,推动产业集聚,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同时努力做好安商、稳商、亲商工作,建立区领导四套班子、部门、镇街三级联动企业走访机制,逐年排定企业走访计划,密切联系企业,让企业家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回报、生活上有关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为西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大力实施区“325”人才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让西湖的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更加高效,“十二五”期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37.97万人,引进国千省千人才14名,市“521”计划人才16名,区“325”计划人才50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85个;全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18325人。优化金融科技环境,加强政银企合作,针对初创型、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创新开展“风险池”工作,发行“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债权型基金,累计发放金额近3.5亿元,受益企业近百家,并出台《西湖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实施意见》等专项激励政策,累计发放贷款447笔,合计超过7亿元。积极组织申报服务业引导资金,成功申报国家、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7个、13个和21个,分别争取资金扶持2500万元、810万元和1180万元。同时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用足用好浙江省火炬中心和辖区丰富的专利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专业作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接下来,将迎来“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西湖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我区将继续紧抓信息经济发展机遇,坚持服务业“首位经济”发展地位,积极构筑“1+4+3”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以信息服务业为统领,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金融业和科技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健康服务业三大新兴行业),重点推进平台载体提升工程、楼宇经济提升工程、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和企业服务提升工程“四大工程”,不断提升全区服务业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内部结构,推动全区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服务业处、西湖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