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杭州网约车:高收益不再 不少司机转行

11.02.2017  10:07

原本停满了闲置出租车的停车场,现在变得空空荡荡。

去年11月1日,杭州网约车新政正式施行,试行期为一年。有了官方认可的网约车终于拿到了一张合法的“身份证”。

新政设置了4个月的过渡期,到这个月底,过渡期限将至。杭州的网约车司机数量有没有发生改变?市民今后约车会难吗?

最近,我们再次聚焦杭州的网约车市场,看看新政究竟激荡出了多大的浪花?

不少网约车司机选择转行

平台正在积极准备申请“牌照

去年年末,轰轰烈烈的网约车新政博弈终于尘埃落定。各大城市都陆续出台了新政“地方版”。原本以为走出灰色地带的网约车行业,从此会变得风光起来。可是,钱报记者最近联系了几位相熟的网约车司机,不少都表示想要退出这个行业。

新政就好比一顶紧箍咒。“要不要再继续开网约车?”从新政落地,叶师傅心头一直悬着一杆摇摆不定的秤。前两天,他决定:开到2月底就转行。

主要还是觉得没赚头。”2015年3月,叶师傅买了一辆凯美瑞,开专车。

他算了一笔账——

加上新增的保险、GPS费用、车辆折旧费等杂七杂八的各项成本,他跑专车一公里的最低成本大约需要1.3元。

按照现在的专车价格,他每跑一公里大约到手2.1元。如果除掉成本,每公里纯赚0.8元。

这个利润显然是他不能接受的。“一天辛辛苦苦跑300公里,才赚200多元,肯定不划算。

而陈师傅选择不开网约车的理由很简单。“车子没达标。”要再买一辆符合标准的车,显然要再花费一笔购车费。

对于未来网约车的发展?陈师傅有自己的看法:市场杠杆起决定性的作用。“车子少了,价格肯定会涨上去。春节前后的打车难,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那么,杭州的网约车司机最近是不是真的减少了?昨天,钱报记者咨询了几家网约车平台,发现像原本就自有车辆的神州、首汽约车等平台的司机数量现在还比较稳定。

神州专车表示,神州在杭州拥有专车4000辆左右。和新政落地前,基本持平。目前,他们正在各地逐步推进牌照申请,杭州地区也在申请中。

而在杭州网约车市场份额一直领先的滴滴优步则表示,目前平台司机的考证正在积极进行中,具体数量还没有统计。

司机纷纷回归出租车行业

200多辆闲置车又包出去了

虽然过渡期后,杭州有多少合法的网约车可以上路,我们现在还没有答案。不过,钱报记者从杭州几大出租车公司了解到: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似乎已在慢慢回暖。

2015年8月,虽然那时是夏季,可是杭州传统出租车行业却在渐入寒冬。杭州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在那个时候挂牌成立的。

它是杭州首个出租汽车集团,旗下拥有8家出租车公司,2000余辆出租车,占杭城出租车总数的五分之一,算得上是杭州最大的出租车企业。

可就是这样抱团作战,在网约车的冲击下,这家企业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合同到期后,很多司机选择了退车,改行。有数据统计,曾经有一段时间,公司有200多辆出租车闲置包不出去。

这批车大多是5年合同到期后,司机选择不再续包的。当时,偌大一个停车场满满当当停放了200多辆车,看得我们都很心急。”杭州出租汽车集团新闻发言人金凯告诉记者。

不过,转机发生在去年年底。自从杭州网约车新政落地后,就陆续有司机过来咨询重新包车。

新政公布后不过两个月时间,这些闲置着的出租车都重新找到了主人。

而出现类似情况的还不止出租汽车集团一家。杭州一家旗下有200多辆出租车的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的低谷出现在去年年初,退车最高峰时,公司陆续50多辆车无人问津。一直到去年10月份,网约车新政开始征求意见,过来包车的司机一下子多了不少。

目前,原来闲置的大部分车已经承包出去了,现在只剩下几辆车由于车龄较新,承包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暂时还没包出去。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金凯 本报记者 孙晶晶 文/摄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