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离“硅谷”又近了一步 2016产融结合发展论坛隆重举行

20.06.2016  05:52

统筹:程志勇 陈栋

视觉:曾瑞阳

技术:陈必盛

文字:黄洪连

图片:蔡怀光

摄像:王翔 杜海峰

出镜记者:汪玲

现场协调:李玉萍

杭州离“硅谷”又近了一步。

6月18日,临安市青山湖科技城规划展览馆内,“2016产融结合发展论坛”隆重举行,各路大咖探讨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话题。

浙江省科技厅副书记、副厅长邱飞章,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沈磊,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局长)阳作军,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倪一冰,中共临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章登峰,中共临安市委常委、副市长、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王逢天出席大会。

中共临安市委常委、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主任俞琳波出席大会并致欢迎辞。

论坛宣布浙江省启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首期发展基金,规模为10亿元。

该基金将立足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面向浙江和全国,围绕省政府产业基金“百亿、千亿、万亿”跨越发展的三年发展目标,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杠杆放大和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创业创新,服务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建设。

投资方向上,将重点投向浙江省内具有产业和技术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项目,这也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

【2016产融结合发展论坛】

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灵魂是科技创新水平

邱飞章(浙江省科技厅副书记、副厅长)

打造科创大走廊,灵魂就是科技创新的水平。没有领跑世界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个大走廊就是没有灵魂的。目前杭州的创新环境在国内已经很有名气了,中关村、深圳的创新人才都往杭州跑。

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浙江省启动城西科创大走廊首期发展基金非常有必要。

1比10放大效应 政府母基金让财政政策精准发力

沈磊(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

发展政府产业基金是当前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与效率的重要制度创新。

浙江省启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首期发展基金等政府母基金,一般能达到1:10的放大倍数,可以有效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与乘数效应,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发力,克服股权投资领域的市场失灵,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到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

搭建顺畅交易平台 让科创发明与专利形成社会公认价格

金雪军(观察方专家、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融问题,必须要解决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高度结合的问题。

其中,对技术这个层面而言,怎样形成市场能够发现的价值?现在不少银行创新,用品牌与知识产品质押。

品牌到底能不能质押?银行负责人说既可以,也不可以。假设该品牌在拍卖行里面拍卖过几次,有社会认同就可以;如果一次也没有,那银行肯定不敢把钱给你。所以,技术产业放到金融市场里,也要形成社会认同的价格,搭建顺畅的交易平台,让发明和专利有一个社会公认的价格,银行贷款也放心,投资人也放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