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爱乐请到了钢琴家盛原

26.04.2015  09:57

这一夜,为纪念斯克里亚宾逝世100周年

四月大概是杭州最让人心动的季节了,不冷不热,温柔得不得了。月明星稀,停好车,去红星剧院听杭州爱乐为纪念俄罗斯作曲家斯克里亚宾逝世100周年的《完全俄罗斯》音乐会。这个四月对于杭州爱乐来说是“俄国月”,在这场音乐会之前,杭州爱乐与俄罗斯大提琴女王娜塔莉亚·古特曼的《俄罗斯情缘》音乐会才刚刚落幕。

因为杭州动漫节的临时调度,这场音乐会从大剧院改到了红星剧院。换了一个剧场,突然有了一种新鲜的陌生感。因为红星剧院的舞台较小,所以一架九尺斯坦威钢琴加上爱乐乐手,舞台竟然挤得满满当当。

本场音乐会邀请到德国最大的交响乐团之一的新威斯特法利亚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家海科·马赛厄斯·福斯特担任客席指挥,舞台上那架醒目的钢琴,则由著名钢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盛原担任。

俄罗斯人真是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浪漫情怀和神秘感。斯克里亚宾的作品对20世纪的欧洲古典乐有过重大的影响,是俄罗斯典范音乐作品的一部分。幼年时他是位钢琴神童,作品情趣极似肖邦和李斯特,但后来的钢琴作品创作中,和声运用越来越大胆,和弦常建立在四度叠置、二度叠置之上,被称为“印象派的无调性”。1908年,他受通神论与神秘主义影响,从此开始在作品中追求神秘主义的意境。

上半场演绎的《升f小调钢琴协奏曲》作于斯克里亚宾青年时代,处处体现着青春的激情与昂扬。盛原的双手行云流水般在黑白键上飞跃,真是好听得不得了,连小琴童们都忍不住抬起手悬空比划。下半场的《第四号交响曲“狂喜之诗”》作于1908年,完成于1910年,属于斯克里亚宾的中期作品,体现着他对于传统音乐风格的传承与进一步发展,展现了其受到“神秘主义”思想影响而逐步形成的独特风格。

不过不论是清新优美的曲风,还是神秘宏伟的风格,在杭州爱乐眼里,这些都“Hold得住”。指挥海科·马赛厄斯·福斯特在第一场排练结束后就不禁感慨起来:“真没想到这么年轻的乐团有着这么扎实的演奏功底。”钢琴家盛原也表示,每一次与杭州爱乐的合作都是默契十足。谢幕时,盛原说:“4月27日就是斯克里亚宾逝世一百周年,这场音乐会实在太应景了。”他表示,在下一个音乐季,他希望与艺术总监杨洋一起策划一次展现羽管键琴与钢琴对比的普及音乐会,他本人对此充满信心和期待。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玫 文 时报记者 姜胜利 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