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美家庭”周锡根一家的真诚与善良

22.10.2014  18:34

      周锡根,是上城区紫花埠社区出了名的才艺达人,二胡、葫芦丝、口琴、唢呐,样样精通,社区文体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唐瑞娟,社区小组长,在小区是很有威望和号召力的一位公众人物。他们俩不仅因为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让人羡慕,更因为他们才艺双全、热心公益让人敬佩。
相敬如宾共进步
  说起夫妻俩的共同爱好———学吹葫芦丝,倒是有一段很美的故事。有一次,周锡根陪同爱人唐瑞娟在河坊街逛街,听到一首悠扬的葫芦丝曲子传来,周锡根立即心动,花20块钱买了一支葫芦丝。唐瑞娟说,你也不会吹,买来干嘛呢?周锡根说,我听别人吹的好听,就买了,不会吹可以学啊。于是,周锡根开始报辅导班,学吹葫芦丝。但是,讲课的老师说话声音比较轻,周锡根年轻的时候由于职业原因造成了噪音性耳聋,听不清老师的讲课。唐瑞娟知道后,毫不犹豫地表示,陪他一起学。就这样,唐瑞娟和周锡根如影随形,开始了学习葫芦丝的旅程。老师讲一句,唐瑞娟就在周锡根耳边传一句。时间久了,一起学习葫芦丝的学员们对唐瑞娟说:“唐大姐,你也一起报名来学吧!”一开始,唐瑞娟担心,自己一点都不会,也没基础,能学的会吗?但渐渐地,经过几次陪读,她也不知不觉爱上了葫芦丝,于是“陪读”变成“同学”,一起学习葫芦丝的学员们都特别羡慕这对相敬如宾的夫妻档。
  现在,唐瑞娟和周锡根经常一起合奏,并且经常受邀参加演出。一曲深情的《梁祝》,再一首悠扬的《蝴蝶泉边》,或者是一曲欢快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婉转的旋律,恩爱的夫妻,真是让人好生羡慕。
      言传身教好家风
      周锡根除了噪音性耳聋外,右腿还因为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走路有一点跛,因此,唐瑞娟对丈夫总是悉心照顾,并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尽量让周锡根减少外出。而周锡根对妻子的照顾也是称赞有加,说她绝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贤妻良母。夫妻俩无需太多的语言沟通,便能对彼此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兴趣爱好等,都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孝敬父母的模范。几年前,唐瑞娟婆婆病魔缠身,瘫痪在床,在唐瑞娟的要求下,他们把婆婆接来住进自己家,一开始请了保姆照顾,唐瑞娟退休后就亲自照顾,每天守侯在婆婆的身边,擦身喂饭,端屎接尿。这些都让左右邻居非常钦佩。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这个儿媳却悉心照顾着病床上的婆婆,数年如一日。
  前几年,儿子找到真爱,喜结良缘,唐瑞娟也做了婆婆。这个婆婆对自己的儿媳像是女儿一样。唐瑞娟手工活做的很好,她给儿媳织围巾,织毛衣。儿媳说,我自己的妈妈不太会做这些,能穿上婆婆亲手织的毛衣,我觉得特别温馨。她指着一条非常时尚的围巾说,你看看这个围巾的款式,还很潮呢。说得在一边的唐瑞娟脸上笑开了花。
   热心公益做善事
  唐瑞娟有副热心肠,把助人为乐当成家常便饭,并经常动员周边邻里参与社区事务,无论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周边居民,需要唐瑞娟帮忙,只要一个招呼,她立马便行动。只要有志愿者活动,就肯定少不了唐瑞娟的身影。
  夏季潮水来临时,唐瑞娟每年都会加入社区组织的“喊潮”活动中,并拿着喊话器,一遍一遍提示游客和路人注意安全,撤离危险地带。她还每年坚持在公交车站进行文明劝导,如有老人和孕妇上下车,也总会急忙过去搀扶。此外,唐瑞娟和周锡根夫妇只要有空,还会经常到社区摆的免费凉茶摊帮忙,每当有路人经过茶摊,都热情招待,而对于提着行李、抱着小孩、或年龄大的行人,都会主动为他们递上一杯消暑解渴的凉茶。
  退休以后的唐瑞娟,有了更多时间参与到社区公益活动中了。她有很好的裁缝功底,数次在为民服务活动中露身手,为居民免费缝补。楼道的居民买了新衣服,需要修裤脚,想到的不是裁缝店,而是巧手唐瑞娟。而对于小区年轻父母下班迟,小孩放学早、无处滞留的问题,她主动提出,让孩子到自己家里做作业。她常说:“我乐意帮他们,帮人也是帮自己。”就这样,唐瑞娟以她朴实无华的行动,默默关爱和温暖着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
  牵手相伴春夏秋冬,周锡根夫妇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们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而是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和幸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杭州市妇联)

 

      栏目:家庭风采    编辑:金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