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一轮总规编制启动 市规划局问计于民

07.06.2017  10:44

未来生活节”上收到2000多份建议意见

2020-2040年杭州怎么建?

杭州最新一轮的2020-2040年总规编制工作马上就要启动了,杭州市规划局已经开始了先期的调研准备工作。这次总规编制不仅将决定杭州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也将给杭州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

城市总规是一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如果说杭州是一个赛跑选手,那么杭州的总规就是跑者的跑道。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城市总规编制,分别在1981年、1996年和2001年。目前的杭州城市总规负责2016-2020年的发展方向引领。

为了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度,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杭州市规划局表示,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将“开门做规划”,问计于民。

4600年造城史 杭州一共经历了三次飞跃

端午小长假,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展览馆一起走出去,在2017首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上,与广大市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活动中,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资深规划专家汤海孺带来了《从西湖时代到钱江时代——杭城空间格局的演变》的精彩讲座。

他说,从公元前2600年的良渚古城开始算起,杭州在4600多年的造城史中,经历了良渚时代(杭州1.0)、西湖时代(杭州2.0)和如今的钱江时代(杭州3.0),“因水而生、因河而兴、因湖而名、因都而荣、城湖合璧、江河汇流”是对这一时期杭州发展的最好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由苏联专家穆欣带领的建工部专家组为杭州谋划了新的杭州总体规划,确定了“以旅游、休养、文化为主,适当发展轻工业,富有艺术性和教育性的风景城市”的城市性质;并在城市的西北面开辟了文教区、行政区,为杭州城市打开了框架。

受时代局限,1978年编制1983年批复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仍围绕西湖布局,钱塘江依然被视为城市的边缘,城市发展背离钱江北向发展,钱江沿岸的生活休闲功能、居住的价值未被认识。

随着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杭州开始钱江新城建设, 并通过在钱江两岸建设十大新城,包括下沙高教园区、滨江高教园区、奥体博览城、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之江新城及之江文化大平台等项目,打造以钱江为轴心、两岸拥江发展的钱江时代,这是杭州造城史上的又一次飞越。

如今,杭州正处在“后峰会,前亚运”的新历史起点上。因此,需要适时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谋划2020年之后未来20年杭州的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设施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