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房产经纪人生态调查:肯拼就能站稳脚跟

17.12.2015  10:15

    300多天没有休一天假,一个月赚数万佣金

    每天打300个电话,一天徒步走完未来科技城

    某房产中介晚上还在杭州一家小区门口设摊推销,叫卖的是一手楼盘。本报记者 潘海松 摄

    不少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某售楼部看完房,才出门口,旁边走来一人,告诉你附近的某楼盘也不错,并提出可以带你过去看看。尽管这样做,最终的成交机率很低,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

    他们是房产经纪人,也叫“中介”,一个处于房地产业下游的职业群体。

    在高佣金的吸引下,涌现了无数房产经纪公司,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庞大。他们或许仅高中学历,来自农村,但只要肯拼,就能在杭城站稳脚跟。从业人员有的月薪数万,有的却只能被淘汰出局。每个月都有人选择离职,与此同时,也有源源不断的新人进入这一行业。

    开发商的需求

    催生房产中介快速膨胀

    在杭州,中介公司的竞争和扩张风起云涌。

    链家今年6月强势收购本土的盛世管家,成功跻身杭州房产中介企业前列,门店达140家,约1800多名员工;我爱我家由于入杭较早,以180家门店以及约4500员工稳居杭州中介头把交椅;杭州本土的华邦地产,门店130家,约2000员工。

    不过,这些大公司的中介人员只占小部分,杭州还有多如过江之鲫的中小型中介公司,这批“杂牌军”主要以代理一手新房为主。有些甚至两个人也能成立一家代理公司,只要手上能有客源。通常这些小公司不提供底薪,更没有五险一金等保障,中介们只靠佣金赚钱。

    为了抢人,以及留住房产经纪人,各大中介公司已从去年起纷纷提高了佣金,最高涨幅达50%。而中小型中介公司则更高,公司和个人往往三七分成,经纪人能拿到七成,这意味着成交一套房往往到手就有上万元。高佣金吸引了大量人员进入房产中介领域。

    由于门槛低,杂牌军里有大量低学历的从业人员。但要从这一行尝到甜头,前提是要有狼性的拼搏精神。因为,没有成交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淘汰则是必然。

    绝处逢生的小方:

    300多天时间没有一天休息

    为了让人印象深刻,小方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方仕玉。

    前不久某楼盘周末加推,售楼部内人头攒动,小方也混在其中,为自己代理的楼盘寻觅客源。一旦看到仍在犹豫的客户,他便会上前询问:“打算买什么样的房子?是否有兴趣去看一下附近的某某楼盘?

    18岁就从江西农村来浙江打工的小方,早前其实并不像现在这样健谈。“那时候见到女生还不敢讲话。”他回忆:“高中毕业后就没再读书,辗转去了温州的工厂做模具,最早只有一个月300元的工资。熬完三年学徒,在台州的模具厂一干又是两年。

    今年三月,小方机缘巧合来了杭州,看到多家房产中介公司招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此进入了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

    刚入行的小方并没有很快找到门道,起初两个月的努力始终没有换来成交客户。在他最焦虑的时候,在公交车上偶遇一位老大爷。“他看出我是中介,便向我咨询,我耐心给他讲解后,自然而然就带他去看了房,当天便成交了一套公寓。那是我第一次有成交。

    这件事情让小方坚信,只要肯用心,天无绝人之路。之后他变得更努力,有一次甚至陪着一位客户连续三天跑遍滨江、萧山的在售楼盘,努力再次收获了回报。记者问:“花了大力气陪跑了三天,如果最后没有成交怎么办?”他说,这很正常。经常会发生跟了很久的客户最后不买了,有些客户甚至在别处成交了。虽然委屈,但也能想开。

    入行300多天时间,小方未曾放过一天假,每天8点30上班,一天要打上百通电话,还要出门找客户,公司规定下午6点30下班,但他往往晚上10点才让自己回家。现在,小方所在的公司约60人,业绩排行榜上他已经排在第五。“2000元底薪,加上我每个月能保持成交两三个客户,每套佣金在3000元到几万元不等,收入比过去好太多。

看点其他新闻: 今明早晨积水成冰 周五以后气温回升连晴

掌上来打分 今年杭州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出新招

杭州一大批幼儿园中小学明年投入使用

杭州千万级二手豪宅成交井喷

彭埠、德胜、东站三大入城口明年4月焕然一新

钟汉良原来隐婚?王菲下月再婚?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印梦怡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