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志愿服务工作创先争优

06.12.2014  00:09

  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声声温暖的问候,一句句耐心的解答,在杭州主城区、景区,城市志愿服务“微笑亭”志愿者们用微笑服务中外游客,传递着爱心与奉献的精神,成为杭城一道亮丽风景线。
  杭州志愿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要求,不断探索社会动员、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机制建设等工作,走上了组织化、规范化、事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党政主导、共青团抓总、各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志愿服务温暖一座城
  走过21载春秋,杭州志愿服务在温暖了无数人的同时,也成为民主参与的有效渠道、民生服务的重要补充、品质生活的表现方式、城市名片的生动载体。志愿服务组织已成为我市最大、参与最广泛的社会公益组织,已经成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全市共有91.7万名志愿者,备案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2953个,形成了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成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志愿者协会、青年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三大组织化服务平台。团结凝聚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成为杭州志愿服务工作的核心力量,也成为政府职能、市场功能的有效补充。
  杭州志愿者积极服务奥运会、世博会、西博会、动漫节等重大赛会活动,参与城市管理、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等各个领域工作。围绕绿色环保,开展五水共治、垃圾分类、清洁杭州、低碳节能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美丽杭州建设;立足城乡社区,实施邻里守望、关爱农民工子女、阳光助残、敬老帮扶等志愿服务行动,帮助生活困难群体;关注城市文明,推广文明礼仪,开展城市治堵、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滴水公益、第九世界、杭网义工分会、草根之家、春天的礼物……这些民间公益组织正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壮大,因为乐于奉献,他们从一群陌生人走成了一家人。随着“抱团取暖”趋势的不断强化,杭州公益圈已凝聚70家公益组织。杭州青年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也逐渐成为杭州乃至全省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草根公益组织服务平台。
  “发展成就非常显著,各方面工作都走在前列。”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党组书记侯宝森这样评价杭州的志愿服务工作:
  广泛性是杭州的一个突出特点。志愿服务在杭州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非常多的社会成员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特别是大量的青少年广泛投身志愿服务。
  项目化运作色彩明显。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也在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
  社会化动员更加深入。比如像春运志愿服务,把车站、高校还有属地进行有效的对接,还在车站建立了志愿者之家。
  事业化发展的特征显著。这些年杭州市志愿服务工作积累了先进经验,拥有大量的精品项目、丰富资源和人才储备。
  制度化保障到位。这方面的成绩非常显著,成立了志工委,建立了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
  总体上我觉得杭州的志愿服务在这十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社会的建设、杭州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深入推进
  近年来,杭州先后出台了《杭州市志愿服务条例》、《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市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杭州市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法规,为杭州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团市委、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还依托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志愿服务考核激励体系,并即将出台《杭州志愿服务激励办法》,这些必将有力地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关于推进杭州市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到2017年全市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壮大,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达10%以上,专业骨干志愿者占志愿者总人数的15%以上,年人均服务时间达20小时。
  《意见》强调了规范志愿者注册管理、加强志愿者教育培训、完善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深化志愿服务项目载体、加大志愿服务理念宣传、落实志愿服务政策保障等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即将出台的《杭州志愿服务激励办法》作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尊重志愿者、支持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公益积分”转化为志愿者权益。
  《办法》对志愿者的星级认定及标准做了详细规定。其中,志愿者在杭州志愿服务管理平台上被记录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和1500小时的志愿者,可以依次申请评定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志愿者。时数满2000小时的,授予杭州市功勋志愿者奖章。
  据了解,对志愿者的激励回馈可分为三个方面:公共政策优待、公共资源优待、社会回馈。鼓励企事业单位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人员、场地等保障,对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在招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录取优秀志愿者,将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考核加分项;各级党团组织在开展党团员评优评先时,要把参加志愿服务时间和表现作为重要条件;将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内容,建立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
  志愿者星级越高,享受的折扣就越多,在社会服务等方面享受的关爱与帮助也会更多。在杭州市个人征信系统中,根据志愿服务时间获得相应信用加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城市公共交通、公园、旅游景点、商业机构等,向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提供各类优惠优待服务。
  虽然很多志愿者并不看重激励和回报,更多的是享受那种帮助别人的愉悦和舒畅,但是,通过建立志愿者激励回馈机制,可以让人们更多地看到“好人有好报”。这是对爱心的激励,可以让爱心人士有自豪感、荣誉感,有助于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

   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杭州六大项目获得殊荣
  金奖
  “为垃圾找个家”家庭垃圾分类项目
  杭州志愿者深入社区,关注市民家庭垃圾分类,通过宣传、监管、辅导等方式,推动社区垃圾分类现状改善,打造垃圾分类推进样本,带动更多的社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市志愿者协会、环保志愿服务总队、星期8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以及在杭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深入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西湖区古荡街道秋水苑小区,精心打造31天“为垃圾找个家”等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使得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有明显提高。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为杭州的垃圾分类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市志愿者协会雷锋广场志愿服务项目
  在杭州,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学雷锋为民服务日”。在位于吴山广场的雷锋广场,聚集了各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为市民提供各类志愿服务。其中,便民志愿服务包括自行车修理及家电维修、理发、磨剪刀、修雨伞等,咨询科普志愿服务有政策法规、文化生活、体育健身、投资理财、旅游出行、公共服务项目咨询推介等,医疗健康志愿服务涵盖健康检查、医疗保健、用药指导咨询等,其他还包括一些特色活动及志愿服务。
  自2012年“雷锋广场”启动以来,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0余次,累计参与志愿者4800余人次,服务11万余人次,深受市民的好评。

   银奖
  残疾人无障碍视听体验基地项目
  项目倡导“残健共融谱新篇、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以视障人群、听障人群等为主要受益对象,旨在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文化创造、享受文化资源,像健全人一样享受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化服务。
  截至目前,项目已建立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浙江省盲人学校、站起来公益网、拱墅区图书馆、西湖区图书馆、淳安县图书馆、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等残疾人无障碍视听体验基地,惠及残疾人服务对象6780人,其中残疾青少年2700人。
  未来,项目还将继续拓展杭州市残疾人无障碍视听体验基地,力争惠及大杭州范围内的视障人群、听障人群、聋哑人群。

   市网络反欺诈志愿服务队阿里巴巴“鉴黄师”助残项目
  2013年5月,团市委、市残联、市志愿者协会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启动了“鉴黄师”助残项目。
  项目面向全国有电脑操作基础的残障人员,目前以杭州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为试点基地,招募残疾人“鉴黄师”开展图片审核员培训,打造了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日常化公益模式,让更多残疾人实现了更大的人生价值。项目自启动以来,志愿者们累计审核图片近2亿张,为净化网络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志愿服务搬上了网络,满足残疾人反哺社会的愿望,帮助残疾人实现了居家公益梦。

   市卫生志愿服务总队“健康使者”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从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改善医院服务质量等着眼,涵盖“微笑台”医院志愿服务、智慧医疗结算志愿服务、“120·救在你身边”志愿服务、“关爱农民工健康”志愿服务四方面。建立“微笑台”医院志愿服务综合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门诊导航咨询、医患沟通、满意调查、老弱帮扶、特检疏导、健康宣传等服务;实施急救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百·万工程”,为市民开展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普及;将流动健康学校开进工地、农民工子弟学校,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体检义诊、健康教育等服务,并赠送常用药品。

   西湖区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公益资本相亲项目
  项目是西湖团区委、区民政局联合开展的一次“试水”,为公益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搭建认领桥梁,推进企业赞助参与公益事业、职能部门“握手”公益组织,力争促进双方合作搭建更好的平台,提供更好、更加贴心的志愿服务。
  “公益资本相亲”形式收到了较好效果,共吸引包括绿色浙江、公羊队、第九世界等多个运作已较为成熟的公益组织,申报实施22个公益服务项目。通过这样的联姻,共同组织志愿者开展失智老人走失急寻、空巢老人长效关怀、外来务工子女公益夏令营、草根治水等多种服务。来自西湖区部分职能部门的代表以及企业代表,则根据各自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公益项目,参与志愿服务。(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