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摘要)

13.02.2015  13:41

关于杭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5年2月4日在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1.16亿元,增长8.2%;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067.90亿元,增长8.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952.7亿元,增长16.2%;实现出口总额491.66亿美元,增长9.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8.73亿元,增长8.7%。
  (二)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96.63亿元,增长10.5%;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813.12亿元,增长13.0%。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6.28亿元,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越千亿大关,实现1027.32亿元,增长8.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大关。
  (三)体制改革和重大战略进一步推进。实施权力清单,市级部门职权清减率达到70.8%。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实体运作,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架构进一步完善。富阳撤市设区获得国务院批复。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信用杭州”建设成效显著。
  (四)“美丽杭州”建设进一步强化。深入推进“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加快实施“三江两岸”生态化改造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垃圾治理,全面落实“三改一拆”,深入实施节能减排。
  (五)社会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十大体系建设,杭州市社会发展综合水平连续第四年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榜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3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55元,增长1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84%。价格水平保持平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在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9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500亿元。
  三、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落地。完善市域产业发展协调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分级分类分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全市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加大工业差别化用地制度执行力度。
  (二)着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全面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大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力度,争取国家尽快启动批复的相关工作。做实各类创新载体,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优化创新扶持政策,财政扶持资金采用“后补助”或与金融结合的间接补助方式。
  (三)着力拓展内需、稳定外需,全面推进经济行稳致远。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结构,力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工业技改、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四大领域投资增长20%以上。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培育新兴消费,积极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节能环保、旅游休闲、住房、文化教育等六大消费工程。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抓住“一带一路”和“网上丝绸之路”发展机遇,全力推进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四)着力培育增量、优化存量,全面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推进“一号工程”,实施“六大中心”和智慧应用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对接国家重点产业七大领域和省万亿级新兴产业,制定重大产业“产业图”和“招商图”。实施各类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计划,优化各类开发区(园区)的功能布局、产业定位、亩产产出标准、节能减排标准。
  (五)着力开放合作、内外并举,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推进城市国际化,实施《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2015-2017年)。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力争实到外资68.5亿美元、内资1200亿元。创造“走出去”新环境,加快在杭企业“走出去”步伐。巩固发展服务外包。
  (六)着力优化功能、统筹城乡,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推动萧山、余杭与主城区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积极稳妥做好富阳撤市设区各项工作。继续抓好省级小城市试点和中心镇培育工程。强化区县联动,继续推进科技西进、服务业西进、交通西进、旅游西进、文创西进、人才西进工程。推进对口支援(帮扶)。
  (七)着力美化环境、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落实“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杭州市结构性节能减排工作指导意见》,实施新一轮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治水工程,巩固深化“河长制”工作。加快全市无燃煤区建设。
  (八)着力完善服务、扩面提质,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就业质量,深入实施就业促进专项行动。完善社保体系,力争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和98%以上。加强物价调控。推进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两区五县市延伸。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医院等医疗设施建设。缓解交通“两难”问题,推进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6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