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2月2日至6日召开

16.01.2015  09:36

     让市民游客享有更多“西湖蓝”成为重点候选建议案

    2月初,杭州将进入“两会”时间。其中,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将于2月2日-6日举行。

    为此,市政协准备了两个重部头的候选建议案:《全面提升“四治”水平,着力打造“西湖蓝”》以及《关于杭州建设中国互联网金融总部基地的建议》(均为草案),提交昨天的市政协常委会议审议。

    “西湖蓝”这个词,张鸿铭市长在2015年新年第一天检查西湖景区环保行动时,以及前天在西湖区调研时,都曾提到过。

    “西湖蓝”究竟有什么涵义?它将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政协的建议案(草案)中认为,“西湖蓝”指的是大杭州、全视野内的“天蓝地净、山清水秀”。也就是说,让老百姓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享受自然和谐的品质生活。

    打造“西湖蓝”要实现什么目标?建议案(草案)提出,要以“四治”攻坚突破为实现途径,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实现“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响”的全方位优美生态环境。

     西湖蓝”要怎样实现?

    建议案(草案)认为,要在“杭改十条”、“杭法十条”的引领下,制定、实施“杭州生态十条”(“杭治十条”),具体建议包括——

    1.以清水治污为“五水共治”突破口,把杭州打造成为源水循环、游泳嬉水、水清鱼跃的原水乡。

    2.以扬尘治理为大气整治突破口,把杭州打造成为不用拂尘、清风扑面、水映蓝天的宜居地。

    3.以公交优化为交通治堵突破口,把杭州打造成为公交出行、车路匹配、来去自由的畅通市。

    强化公交专用道的路权,加大早晚高峰公交运力投放;实行“杭州通”随买随退,建成杭州的“八达通”,深化公交换乘系统,实施半小时免费换乘,建立环西湖免费换乘公交路线。

    4.以处理能力为垃圾处置突破口,把杭州打造成为自觉分类、有序处理、变废为宝的明净城。

    推出杭州版的禁塑令、简装令、分类令、净菜令,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构建循环生态产业链,变“地沟油”为“生物油”,变“建筑垃圾”为“建筑材料”;关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周边地区发展态势,推动石塘村拆迁改造,避免环境敏感地带的居住聚集。

    5.理顺“四治”体制机制,为打造“西湖蓝”形成综合牵头、系统流域、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6.实施“四治”市场竞争,为打造“西湖蓝”建立分灶吃饭、相互竞争、高效服务的运营模式。

    7.实施“四治”激励政策,为打造“西湖蓝”建立群众心热、企业眼热、政府监管的参与机制。

    对在“四治”中有积极贡献的企业给予物质、名誉奖励;严格加强对重型工程车、渣土车的监管,禁止冒黑烟、无牌证的小型工程车在市区内运营、使用;全面实施完善垃圾分类积分制,以经济激励引导市民自觉分类,引导社会企业进入垃圾处置行业。

    8.全面依法推进“四治”,为打造“西湖蓝”营造高标准立法、严监管执法、全社会守法的法治氛围。

    9.发展“四治”信息经济,为打造“西湖蓝”发展智慧应用、数字模拟、技术领先的“四治”一号工程。

    10.培育“四治”生态文化,为打造“西湖蓝”形成全民参与、喜闻乐见、共建共享的大同社会。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应圆        编辑: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