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完成59个部门的230.35亿条政务信息归集

06.12.2017  01:49

今后我们的政务服务系统,要像淘宝买东西那样方便!

想要什么信息可到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查询申请

杭州数据资源总仓库“祥云”DRMS上线

本报讯 办理不动产权登记,过去要准备3套材料跑3个部门窗口,现在只要1套材料跑1个综合窗口,时间从原来的1周缩短到现在的1个小时。

创业者通过市市场监管局“一网通”平台,10分钟不到就能把企业名称拿到手。如果在桐庐县,只要签个承诺协议,当天就能拿证开业。

像这样的方便企业和个人办事的举措还有很多。

前天,杭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组办公室说,即日起,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App,可实现公积金查询等53项个人事项的查询缴费服务;296项个人事项可通过一张身份证办好。到12月10日,再有117项个人事项涉及的228项证明材料不需要当事人提供。

在杭州办事越来越方便了”。这是现在大多数普通市民的真实感受。

1.

我们办事为什么这么难?

市级部门899个系统、627个数据库彼此不通

大家知道之前我们办事为什么这么难吗?很大方面是因为办事需要的各类证明难办,究其原因,主要是各部门之间信息壁垒根深蒂固。

杭州全市共有61个市一级部门和34个市直属企事业单位,建有信息系统899个、数据库627个、数据库表多达60多万张。之前,这些系统、数据库彼此之间互不联通。即使同一部门之间也是如此,比方说人社、城管等大部门,自身30多套系统之间信息也不能完全共享,办事自然要跑多个部门打多个证明。

只有打破“信息孤岛”,让政务数据共享,变群众跑为数据跑,才能最终实现办事“最多跑一次”。

今年6月,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正式成立,三个主要职能之一便是负责全市政务、公共数据资源的归集管理、共享开放。

如今杭州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得怎么样了?昨天下午,在杭州市政府新闻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举行了成立以来的首场发布会,会上副局长范永晨通报了杭州市政务信息归集共享方面成果:截至11月底,累计归集59个部门的230.35亿条信息,完成359项数据接口开发,日均调用3.8万多次,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坚实支撑。

2.

杭州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发布

申请获取信息秒级更新

前段时间,杭州一家创业团队打算开发公交云App,急需杭州市公交车数量、类型、公交车运营情况等权威准确的数据信息。开发者为此犯了难,这类信息会不会向社会开放?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获得的信息是不是最新的?

现在,这家企业可通过《杭州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2018版)》进行查找。确定数据资源提供方、数据资源名称、共享开放类型后,通过杭州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管理系统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即可获得想要的数据。

数据归集的目的是使用,因此就要开放共享,但开放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就制定了这个开放目录。”范永晨说,杭州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2018版)简单说就是一个菜单,是一个为部门提供政务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和交换的菜单,部门、企业或个人想要什么数据,申请通过即可获取,支持全市范围内跨部门、跨区域的政务数据共享。

目录》共收集整理了56个部门,278个接口,基本涵盖了老百姓及企业办事的方方面面。值得一提的是,获得的数据全部是最新的,新到什么程度,范局长打了个比方,这一秒你刷了公交卡,下一秒你的刷卡记录就进入了数据库,数据抓取是即时的,共享的信息也是即时的。

3.

杭州数据资源“总仓库”上线  

这些数据平时都存在哪里?这就要说说昨天发布会上宣布上线的“祥云”DRMS了。这个系统由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和阿里云联合开发,是全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资源平台,相当于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的“数据总仓库”。

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副总裁闵万里说,“祥云”DRMS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是一个城市级全域、全量、全网、全视频的即时数据生成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在几乎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对全市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全量数据摸底,核心业务数据筛选识别、数据主题归集,实现了百万级数据表的秒级即时同步归集,为以后杭州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经济注入了鲜活、流动的数据血液。

4.

数据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

这些数据存在“仓库”有多大开发价值呢?不久前我们专访了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郑荣新,他用“颠覆性”来形容:颠覆了我们想象,提供了一个认识事物、认识杭州的全新视角。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双十一刚开始12分18秒,第一个包裹就送到了位于上海嘉定的买家门口。为什么会这么快?其实早在双十一前一个月,各个城市大致要买的东西,已经运抵当地。天猫怎么知道谁会买什么东西?靠的就是大数据分析。

有人预测,数据未来将取代石油,成为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2014年,马云提出:人类已经从IT(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时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

在郑荣新看来,以数据为核心的城市数据大脑,和地铁、医院一样,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为城市发展和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比如政府决策,以前是问专家学者,也就是所谓的“精英决策”;今后会问数据,数据会告诉我们事情“本貌”,提供解决方案。我们还可以利用数据对方案进行推演,预测决策实施后10年、20年,甚至50年后的发展状况,验证当前决策是否合理。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杭州每天有50万人长时间奔波在上班路上,说明很多人住勤距离很远。以后通过数据资源分析,将进一步科学规划产业和交通,让市民生活工作在15-30分钟生活圈内。“以后车也用不到了,停车场也不需要了,腾出来可以建公园、搞绿化。我们的城市会慢慢变成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森林城市’”。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陈林森 通讯员 雷燕        编辑:余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