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唐伯虎”唐云诞辰105周年精品展昨开幕

26.08.2015  03:43

    由杭州唐云艺术馆、上海中国画院联合主办的“清香益远——纪念唐云诞辰105周年精品展”,昨日在杭州唐云艺术馆开幕,藏品共四十余件,分别是由上海中国画院、唐云艺术馆提供的馆藏品以及唐逸览老师(唐云先生之子)从上海杭州等地资深藏家处组织的藏品。

    唐云艺术馆在西湖东岸南端,是一座江南园林式建筑,白墙黑瓦,在院落树木掩映下,能看到檐角高高翘起。

    那把“笠荫壶

    曾被用来装酱油

    晚年时,唐云把他的私斋命名为“八壶精舍”,此次精品展,这八把曼生壶就摆放在展厅中央玻璃柜中。

    曼生壶也即半瓢壶,以半瓢为器身,流短而直,把成环形,盖上设弧钮,把梢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是清代制壶名家杨彭年与金石学家陈曼生合作所制的砂壶。

    其中一把曼生壶,名为笠荫壶,造型像旧时农家用的斗笠,也像现在能见到的草帽,下面是大大的帽沿,上面有一个隆起的帽顶,外加壶嘴和壶把,简单而又普通。在成为唐云的宝贝之前,谁能想到,此壶曾被拿来装酱油。

    1979年,在南京,唐云和“新金陵画派”的亚明相遇。

    酒余饭后闲聊,亚明说他家有一把茶壶,用来装酱油的,被堵住了,用铁丝也无法搞通,向唐云求助。唐云一眼认出了这是一把曼生壶,沾满酱油的壶在手里把玩,他非常喜欢。

    几年后,唐云和亚明在山东再次相遇,唐云又想起了那个茶壶,亚明看他念念不忘,毫不犹豫答应送给他。

    这把壶吸引唐云的,不止壶底“阿曼陀室”的印记,还有扁葫芦形的壶身上的铭文。壶腹刻着一行字:“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你问佛,佛不说,只好自己参破,一边吃茶,一边参禅,颇有拈花一笑的禅意。

    唐云生前对这八把曼生壶可宝贝着呢,除了学画画的儿子唐逸览,其他家人连摸一下都不行。唐云对这些曼生壶,采取边养边用的方式,精心养护。

    但是千小心、万小心,其中之一井栏壶还是被摔破了。唐云找到上海博物馆的饶师傅修复如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但在那之后,工作人员介绍说:唐云不再用那把井栏壶泡茶了。

    这把井栏壶,此次也在展出中。

    落款“唐云”有点像“唐寅

    “杭州唐伯虎”因画扇而得名

    艺术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唐云最初画画时从未正式拜过师。”童年时期的唐云,喜欢去裱画铺内,贴在板上的大大小小的画就是他眼里的整个世界。

    六岁入学的唐云,会描绘教材上的插画。他的启蒙老师用《千家诗》当课本,上面有很多山水画,唐云就在小纸片上画下插图,送给小伙伴们。

    十九岁时,唐云画了一批山水扇面,送到舒莲记出售。有的人识字不多,买扇子来附庸风雅,看落款也搞不清楚“唐云”还是“唐寅”,自以为买了一把明人唐寅的画扇,于是“杭州唐伯虎”的称号一传十,十传百。

    唐云艺术馆工作人员介绍,1937年之后唐云到上海定居,画作落款仍旧是“杭人唐云”,一直忘不了自己是杭州人。晚年,他仍挂念杭州的公益事业,1985年冬天,为浙江省残联募集残疾人基金,唐云在杭州花家山饭店住了三个多月,创作了一百多幅作品,全都无偿捐赠给了浙江省残疾人基金会,期间的食宿、纸墨笔砚等费用,全部自己承担。

    此次精品展从8月24日到30日,每天8:30~16:30,仅7天。公交出行,可乘坐4路、12路、31路、42路、822路、游2、游6、游9线,到南山路万松岭路口下车。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首席记者 杨晓政 实习生 胡凯莉 戴宏功 通讯员 屠丹红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