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加入全球城市教育网络 为目前中国第三个联盟城市

17.11.2015  15:20
  日前,第六届全球城市教育网络(GCEN)研讨会暨工作小组会议在上海、杭州举行。本次会议上,杭州正式进入全球城市教育网络,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作为“GCEN”新成员,杭州教育引起了全球城市教育网络成员国的关注,代表们还专程走访了浙大附中、四季青小学。在浙大附中,外宾们很关注学校如何做好教育公平。校长申屠永庆介绍,为了让教育资源惠及每个学生,学校开展了选课走班、生涯规划设计、开设选修课、开办社团等多种途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比例很大的四季青小学,让外宾们惊喜不断。一位外宾说:“这所学校生源不出众,但你们对学校的投入真的很大,校园很漂亮,还有科技馆、网球场这样的场馆,非常棒。这里的学生也是多才多艺。
  本次研讨会主题是“教育均衡”,杭州市教育局也分享了近年来在“教育均衡”上的努力。和所有大城市一样,杭州面临着城市人口增长、外来人口涌入而带来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杭州首先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目前全市省级标准化学校占学校总数的85.5%以上。经过多年积累,杭州涌现出不少名校。如何把名校优质资源效用最大化?杭州推出“名校集团”和“城乡共同体”两轮驱动。全市教育集团已从2004年的28个发展到如今的322个,主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面达80%,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面为60%。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占比常年保持在的98.5%以上。
  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学校间,还体现在是否关注学生个体上。为了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近五年来杭州市各级财政投入每年达7.5亿元。对于随迁子女,杭州建立了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就学模式和一站式服务体系。对于特殊儿童,杭州逐步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目前,全市建有1所省盲童学校、1所市聋人学校和12所培智学校,331所普通学校接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建成160个资源教室。
  此外,随着阳光招生工程、资源扩张工程、信息化带动工程、教师交流工程逐步深入,薄弱学校也受到积极的影响,促进区域性教育均衡。
  名词解释:全球城市教育网络全球城市教育网络(Global City Education Network)是由亚洲协会发起的城市间合作研究共同体,2012年在香港成立,由5个北美城市(美国西雅图、休斯敦、丹弗、列克星敦和加拿大多伦多)和5个亚太地区国际大都市(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首尔、中国上海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结成的共同研究城市教育问题的联盟组织,旨在为国际大都市提供分享、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国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