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剧院,话剧《死无葬身之地》来了

24.10.2014  07:45

舞台现场

昨晚9点多,导演査明哲带着韩童生和冯宪珍等演员,走出了杭州剧院——18岁的话剧《死无葬身之地》,完成了在杭州的第一次走台。查导很兴奋:这舞台很好,演出一定很棒。

此前,舞美人员花了整整两天两夜,终于完成整个舞台的“复原”,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话剧情境,他们动足了脑筋,特别制作了一套方案,这也可以算是杭州话剧史上最耗时的搭台了。

今晚7点半,作为钱江晚报金秋文艺季的重头戏,“剧赞·中国国家话剧院2014杭州演出季”正式开张,《死无葬身之地》将首次面对杭州观众,你做好“置死地而后生”的准备了吗?

近年来在杭州演过的话剧,搭台时间基本都是一天,甚至有些当天布景,当天就演出。《死无葬身之地》用足了两天两夜,用查明哲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把半个房子搬来了”。

舞台监督霍文发告诉记者,运输这些材料需要一辆12.6米的车和两辆9.6米的车。国家话剧院来了20个人参与搭装舞台,同时,他们还在本地雇佣了17个工人。这个数字,快赶上半场大型演唱会的用工人数了。

从前天早上散落一地的材料,到昨天下午赫然出现在舞台上的两层建筑,记者几乎亲眼见证了全过程。

此次演出采用的是全实景舞台,材料是由真实的钢筋和木板搭建而成。话剧中,这“半个房子”是一个由破旧工厂改造而成的监狱,首先搭建的就是这个工厂的主体框架,所有的材料都是由舞美团队用螺丝钉一点点装置上去,光螺丝就用了近千颗。

查明哲说,起初《死无葬身之地》的舞台是与国话小剧场的建筑融为一体的。后来小剧场不能用了,他们就按照以前的建筑结构,又造了这么一面14米宽的墙。现在出来巡演,就等于带着半个房子在跑。

这“半个房子”主要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关押犯人的牢房,下层是审问犯人的办公室。上下两层中间有一个合页板,当上层表演的时候,合页板打开,表演结束,合页板关上,下层开始表演。这样的设置,充分考虑到观众的观看感受,有利于达到最佳的观看效果。

建筑的左侧是一个可以从一层通向二层的楼梯,方便演员的表演。右侧是一个通道,可以通向台下,在表演的时候,一个“小犯人”会从这个通道跑到舞台下方求救。

有趣的是,在之前台北演出的时候,这个通道是没有的。但杭州剧院的舞台足够大,所有道具都有了亮相的机会。

记者亲身去舞台上感受了一下,走在微微晃动的铁皮楼梯上,轻轻推开吱呀作响的监狱门,摸着布满锈迹的铁丝网,还有墙上斑驳的涂鸦,恍若间就像是走进了剧中。窗外炮弹的声音,审讯室嘶喊的声音,一切都真实得犹在耳边。

距离萨特创作《死无葬身之地》这个经典剧本,已经过去了68年;距离这部剧的中国首演,已经过去了整整17年。这些数字像年轮一样记录了《死无葬身之地》的点滴,以及它所承载的戏剧血统。

非常难得,此次来杭州演出的全是国家话剧院的“镇院之宝”,韩童生、李梦男、冯宪珍,每位都是响当当的戏骨级人物。《死无葬身之地》演到现在,这三位的角色始终没有换过。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冯宪珍表示,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出演《死无葬身之地》。对于杭州观众来说,这不啻为过“珍藏版”眼瘾的大好机会。为了这次演出,冯宪珍坚持每天长跑5公里训练体能,昨天她还打趣,“周六我打算混进杭州马拉松比赛的队伍”。

前一天,查明哲说:“杭州是戏剧净土,必须演最经典的东西。”今晚,就让我们一起向经典致敬,并在“虐心”中澄怀观道吧。

订票电话:0571-88398123

购票网站:87703711.taobao.com

●剧目:《死无葬身之地

时间:10月24日、25日 地点:杭州剧院

票价:480/380/280/180

●剧目:《向上走,向下走

时间:10月31日、11月1日 地点:武林路小剧场

票价:380/280/180

●剧目:《哥本哈根

时间:11月7日、8日 地点:武林路小剧场

票价:380/280/180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实习生 张硕 方婧瑜 记者 陈宇浩/文 吴煌/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