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租车改革 “规范管理专车”呼声最高

22.09.2015  09:17

时报资料图

为确保出租车行业改革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杭州市政府于9月15日将《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过12328热线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和传真4个渠道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建议反馈。

9月15日至9月21日,共有144人提出183条意见建议。总体上,社会各界对出租车改革实施意见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从意见的来源看,主要收到了出租车驾驶员、挂靠买断人、企业和市民乘客等四类意见。

出租车司机的主要意见建议为:降低出租车承包金;班费;提高出租车司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调整出租车计价方式;尽快对打车软件、“专车”进行规范管理等等。

出租车挂靠买断人的主要意见建议为:尽快对打车软件、“专车”进行规范管理;出租车经营权到期再配置不要与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挂钩;不要设置出租车经营转让交易的受让人资格条件;降低出租车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等等。

出租车企业的主要意见建议为:建立统一的出租车约车平台;地铁站周边建立出租车候客点等等。

市民乘客的主要意见建议为:尽快对打车软件、“专车”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出租车驾驶员培训考核,提高驾驶员素质;对出租车拒载等严重违章加大查处力度;放开出租车总量管控,运力规模由市场调节;改革出租车运价机制,实行市场调节价;多为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措施;提高出租车行业的信息化监管水平;引入乘客满意度评价机制,安装车载语音提醒装置,提升车容车貌,推广电子支付方式在出租车上的应用等等。

据分析,市改革办得出四条结论:

第一,最共性的意见建议是“尽快对打车软件、专车进行规范管理”,共有31条,占建议总数的17%。

第二,绝大部分意见建议,在实施意见中已经考虑在内。

第三,由于社会各层面所处角度不同,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具体建议,在下一步修订完善中将作统筹考虑。

第四,部分合理的建议是今后行业日常管理的具体措施问题,可能在改革实施意见中无法直接表述,在后续实施细则中将做考虑。

●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 余军

杭州市出租车改革凸显法治精神 强调程序合法性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对出租汽车行业的传统生存逻辑与政府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甚至有人预言,这一行业将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逐步消失。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成为当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我国,出租汽车行业是政府监管最为严格规范的领域之一,它所涉及的法律条文之多,监管措施之广,都不是短期内通过修改法律、放松管制所能解决的。因此,对于出租车监管体制的改革,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法来平衡多方利益、逐步明确政府监管的目标与思路。

杭州市人民政府近日出台的《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不仅体现了市场监管的法治原理,而且符合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通讯员 康琦 见习记者 郑伟莹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