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入选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

13.11.2014  12:54
  日前,民政部下发《关于确定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通知》,确定杭州市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同时,拱墅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滨江区6个区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拱墅区米市巷街道等7个街道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下城区文晖街道打铁关社区等11个社区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在此次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中,杭州成绩突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总数位列省会城市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个社区、街道、区县(市)和全市都上榜的城市。
  早在2008年,杭州出现了第一个“和事佬”协会,它诞生在文晖街道打铁关社区。
  打铁关社区有2500多户、7200多名居民,社区的专职治保调解主任要想一个人“包打天下”,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刚开始,“和事佬”只有5人,有楼道的党支部书记、楼道长、热心居民、退休的法律工作者等,现在发展到了22人。邻里有纠纷,夫妻有矛盾,街坊闹意见,“和事佬”就会第一时间出现。本身他们就是居民心里极有威望的人,一出场,矛盾和纠纷往往能缓和,并逐步化解,最后握手言和。
  “矛盾纠纷化解不出楼道”,这已经成为杭城诸多社区的现实。从打铁关社区萌芽的“和事佬”协会,逐渐向更多社区、专业部门和专业人群延伸。目前,杭州市近3000个社区(村)全都建立了“和事佬”协会,两万多名“和事佬”活跃在百姓中,已化解6万余起基层矛盾纠纷。小矛盾化解了,日积月累的大矛盾就少了。
  社区服务的延伸,不光体现在此。例如西湖区曾在2010年提出“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范围全覆盖”的社区服务理念,实施了社区朝八晚九错时工作制、24小时民情热线和值班制等,面向全体居民开展窗口、预约、常规、应急等十项服务。各项民生服务24小时随叫随到,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
  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我市将把依法治国理念贯穿到为民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提高基层社区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意识,进一步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以此为目标,今后这些示范社区还将有不少的创新与突破。
  比如,加强智慧服务,提高社区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根据居民的个性需求,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服务。这些服务还会通过社区网站、社交网络等新兴平台开展。对社区服务满不满意,居民评价机制说了算,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交给居民群众。
  现在很多社区已经开始探索推行“全能社工”模式,形成“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社工培养链,并充分利用智慧社区信息平台更好地服务居民。按照省、市要求,杭州市民政部门将切实抓好社区减负工作,让社区真正回归到服务居民群众的本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服务居民。同时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模式的理论探讨,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社区建设之路。(本站编辑 刘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