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主城区房价连涨4个月 1年时间涨幅已达10.7%

05.08.2015  09:29

新闻导读: 7月的杭州楼市也可以用火热来形容。据统计,今年7月杭州(含萧山、余杭)共成交商品房11223套,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杭州主城区房价连涨4个月,1年时间涨幅已达10.7%。

 

图片来自网络

7月的杭州,烈日当头,原本应该进入楼市的淡季时光,不过,今年情况却有所不同。淡季不淡,甚至可以用火热来形容。据统计,今年7月杭州(含萧山、余杭)共成交商品房11223套,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主城区也收获了4654套的成交量。

成交量持续稳定在高位的同时,杭州的房价也走上了平稳上涨的通道。据透明售房网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份开始,主城区新建商品房月签约均价已经连续四个月上涨,7月的价格已经来到了23661元/平方米。

如果将对比的范围往前扩大,主城区的房价走势或许会更加清晰。根据透明售房网的数据显示,去年8月,主城区的新房成交均价为21374元/平方米,此后出现小幅上涨的趋势,中间偶有下跌反复,进入今年3月份后,气势如虹,连涨四个月。从去年8月的21374元/平方米,到今年7月的23661元/平方米,12个月时间主城区房价已然上涨2287元/平方米,涨幅达到了10.7%。

到底是谁在推动房价的上涨?本周,商报记者选取了若干在2015年涨幅较为明显的楼盘进行调查,发现火热的市场、项目优质房源的推出和配套利好的兑现这三个因素或许是房价上涨真正的幕后推手。

新政刺激下市场火热

部分楼盘“价格回归

上半年楼市的火热情况无需赘述,在去化速度达到预期的情况下,部分前期低价销售甚至亏本销售的楼盘,乘着好行情的东风,对价格进行调整,实现“价格回归”,不仅没有“吓跑”客户,反而保持了畅销的势头。

钱塘江南岸奥体板块的热销楼盘绿地旭辉城在2013年年底开盘,折后起价仅20888元/平方米,首批房源的销售和成交在2014年上半年进行,成交均价在21000元/平方米上下。此后,项目陆续推出精装修房源,小户型均价22000-23000元/平方米。低价的作用显而易见,整个2014年,绿地旭辉城共销售850套房源,位列主城区第三位,成交均价为22196元/平方米。

进入2015年,绿地旭辉城有了明显的调价举动,在3月份开盘推出的5号楼精装修90方房源中,中间套均价已经达到25000元/平方米,边套为27000元/平方米。而从透明售房网的数据来看,3月份以来绿地旭辉城的成交均价一直维持在24500元/平方米以上,3月份更是高达25622元/平方米。

价格调整一方面是受到市场的影响,”旭辉集团杭州事业部营销总监沈雅琴表示:“去年市场环境恶劣,尤其是上半年,绿地旭辉城又是旭辉入杭的首个项目,希望能够站稳脚跟,所以亏本在卖,后来做精装修的成本,也没有加到房价里去。”据沈总介绍,项目在今年年初进行了调价,现在均价25000元/平方米,“今年是基于成本,应该说是‘价格的回归’。”沈雅琴表示。

城北万家名城虽然不属于主城区楼盘,不过也是在火热行情下提价受益的项目之一。万家名城在2014年全年的成交均价为12982元/平方米,到了今年7月已经达到了13472元/平方米,出现小幅上涨。“万家名城的价格稍微涨了一点,不过涨幅不大,最主要是行情回暖,成交量放大,购房者热情起来了,整个市场都在往上调,我们也是顺势而为。”项目营销负责人任杰说道。

更好位置房源推出

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在调查中,大部分价格出现上涨的楼盘都表示,更好位置楼栋和楼层房源的推出,是目前整体价格出现上涨的最主要原因,而这也是每个项目都有的正常的价格差,并不能简单用“涨价”来表示。

以25678元/平方米的起价首开的绿城·运河宸园是上半年主城区的销售明星之一,在首开售罄后多次加推多次售罄,价格也水涨船高。根据透明售房网显示,绿城·运河宸园在去年12月的成交均价为26403元/平方米,此后一路走高,在今年6月份甚至达到了30419元/平方米,7月份为28898元/平方米。同首开当月均价相比,7月份的价格已经上涨了9.4%。

每个楼盘的价格都是第一次开盘时是最实惠的,后面由于楼栋位置、户型等因素价格出现差距,低开高走是正常的。”运河宸园营销总监黄家宇表示。据黄家宇介绍,运河宸园的边套户型,在第二次、第三次开盘时价格就已经突破3万元/平方米,而6月份成交均价超过3万元/平方米,是因为位置、视野更好的东区90方房源的推出。

相关: 七月最后冲刺成交面积大涨超3成 楼市存量已跌破15万套大关

传统淡季市场仍然火热 上周二手房成交接近千套

7月杭州商品房签约量为历史同期最高 土地市场出让金额同比上涨7倍多

七月末商业地产持续升温 成交量创下一个月来新高

酒店式公寓热卖拯救七月 商业地产均价依然下跌3000元/平方米之多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周坚洪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