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号工程”发布周年成绩单

10.08.2015  09:03

杭州“一号工程”发布周年成绩单

西湖、余杭、高新区(滨江)这三位“学霸

为什么是杭州信息经济增加值总量前三名?

杭州信息经济“成绩单” 制图 高薇

杭州是全国较早提出发展信息经济的城市之一。动手早,就具备了先发优势。数据显示,杭州的先发优势已开始显现,它带给杭州的不仅是全市经济增速重返两位数的实质增长,也为杭州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上周在杭州召开的“一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布,2015年上半年,信息经济增加值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成为全市GDP高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这其中,区县市的发展相当抢眼:13个区(县、市)中,有12个地方信息经济增加值增幅高于区域GDP增幅,10个地方信息经济增加值增幅高于去年全年增幅。信息经济增加值总量前三名是西湖、余杭和滨江,分别实现34%、32%和26%的增幅(详见图表)。

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价:总体上看,各区县市信息经济延续去年的高增长态势,发展势头总体良好。

接下去要怎么发展?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的态度很坚决。 “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发展起来的。我们推进‘一号工程’的决心和态度,过去不曾动摇,现在没有动摇,将来也不能动摇。

他认为,这需要杭州保持足够的定力,只要坚持3-5年、5-10年,就一定能够走在前列。

西湖、余杭、高新区(滨江)凭什么获得前三名?

一号工程”周年成绩单上,信息经济增加值总量前三名是西湖、余杭和滨江,分别实现34%、32%和26%的增幅。

为什么这三位“同学”特别厉害?我们逐个看数据、看实招。

西湖区

2015上半年成绩单:

实现信息经济增加值136.56亿元,占当期GDP比重的38.3%。实现信息经济主营业务收入232.7亿元。

”在哪里: 西溪谷、云栖小镇、云谷……说起西湖区,脑海里就自动浮现出一朵朵“”。这些“”可不是虚无飘渺的,产生的是货真价实的效益。

西湖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分析,上半年西湖区取得的成绩,有3个重要原因:一是得益于优势产业的支撑。上半年,信息软件业、数字内容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6.4%、48.6%,直接拉动整体信息经济增速5个点以上。二是重点企业发展规模进一步壮大。以支付宝(中国)为例,上半年增加值突破30亿元,增长160%。三是潜力产业后劲十足。华通云、阿里云作为目前全国领先的云计算技术型企业,发展优势明显。

正在推进:西溪路古墩路以西区域,蓄势待发。西湖区准备在这里建中国书法主题公园(注:2010年,杭州市被命名为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省会城市暨副省级城市的“中国书法名城”),具体地址在留下街道屏基山,目前主题公园方案设计和报批已完成。

与阿里巴巴合作,形成《云谷概念规划》,规划范围北至杭长高速、南至振华西路、东至绕城高速、西至西湖区界,规划总面积9.52平方公里。

下一步举措:“两镇两谷”(西溪谷、云谷、云栖小镇、龙坞茶镇)要做加法,云栖小镇提升“淘富成真”、“数梦工场”等项目的集聚效应,年底再引进200家以上企业入驻;推动研究院和西湖大学早日落地建设;再造“浙江大学紫金众创小镇”“浙江工业大学工学设计小镇”“三墩五里塘水乡小镇”。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编辑: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