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牌楼综合整治日前启动,近八成居民已签订拆迁协议书

28.08.2015  06:47

    ■《连通西溪湿地的杨家牌楼溪成了“垃圾场”,谁能下力气来管一管》后续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

    这是杨家牌楼居民们对“”的期待

杨家牌楼社区拆违现场。

    生活垃圾堵塞河道、生活污水直排溪中,山溪发出阵阵恶臭,流向西溪湿地……最近十多年来,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配套设施的严重滞后,位于龙山山脚下的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杨家牌社区饱受污染之痛。

    本报就此问题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详见8月1日04版、8月6日06版报道),引发了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日前,西湖区和留下街道决定,要给“城中村”杨家牌楼“动手术”,从“拆、改、配、管”四方面着手,清除存在多年的“顽疾”。

    这项决定也得到了居民们积极的正面回应。等整治完成后,这里将是一个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都市村庄。

    不到两周时间近八成居民签了拆迁协议

    8月14日,杨家牌楼居民杨大伯收到了一封来自社区的信,信件里提到:留下街道召开了城中村整治动员大会,杨家牌楼社区将是此次整治的重点。按照整治要求,社区内已经存在多年的违建将被拆除,然后统一进行规划。

    看到这封信,杨大伯心里有些复杂。一方面,他家里有三四间简易房出租出去了,每间每月租金400元左右,如果这些房子全部被拆除,意味着一年家里收入要损失一两万元;但另一方面,眼下社区的环境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杨大伯记得,小时候,家门口这条和西溪湿地连通的杨家牌楼溪很干净,时不时有鱼虾跳出水面。可近几年,他再也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景致,“溪道里到处是随意堆积的垃圾,有些出租房的厕所管道甚至直排溪里,天热的时候,溪水发出恶臭,靠近溪旁的住户不得不关着窗户。

    溪水脏,岸上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杨家牌楼社区只有两条狭窄的南北通道,路两边尽是各类小餐馆,污水横流、线网乱搭,连消防车都开不进去。

    因为污水、垃圾、消防、食品卫生问题,社区曾多次被点名曝光。

    “住在这里,心里怎能不发慌?”权衡再三,杨大伯在拆迁协议书上签了字。

    “到底是要房租还是要生活品质?”和杨大伯一样,绝大部分居民最终选择了后者,村民们盼着整治后能再看到昔日的杨家牌楼。

    记者从留下街道了解到,截至昨天,在涉及拆迁的460户居民中,已经有359户签订了协议,预拆面积4.6万平方米,已完成拆迁面积1500平方米。

    “在此次整治过程中,全村70户党员家庭率先进行自查上报,领导干部带头腾房、带头整改,其余党员干部紧跟其后,主动上报违建情况,主动清退外来人员,主动腾房全力支持配合自查工作。”留下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社区将继续推进拆违,争取今年十月中下旬完成。

    杨家牌楼溪是整改重点,生活污水今后不再直排溪中

    事实上,在此次整治之前,今年5月,作为整改重点的杨家牌楼溪沿岸两侧4米的违建已基本拆除,但至今建筑垃圾仍然堆在岸边。

    拆违建,居民们支持但心里也打鼓——房子拆掉可以,关键是拆完以后整治能不能跟上,拆完以后社区环境有没有变得更好?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通讯员 郑静飞 实习生 高涵 记者 李攀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