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委确定我市2015年41条黑臭河道治理名单

13.02.2015  13:41

  2月12日,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2014年以来,河道监管中心以改善河道水质和防汛排涝安全为主题,以消除黑臭河道为重点,落实实事工程项目,强化河道长效管理,城市河道清水治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引水配水、日常管养等多措并举,2014年我市共消除黑臭河道47条。其中11条河道水质指标达到Ⅴ类以上,其余河道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污染物指标与治理前相比明显下降,如拱墅区的李家桥河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下降65.8%、59.8%、44.2%,江干区的彭埠备塘河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下降44.37%、57.46%、47.6%。沿线居民对黑臭治理效果满意率由2013年的95.81%提升至97.9%。据市城管委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杭州市城市河道消除黑臭状况判断及验收要求》,黑臭治理完成后的河道水质与Ⅴ类水质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黑臭治理完成后并不意味着一定消除劣Ⅴ类水质,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水质改善措施,逐步提升河道水质。
  2015年是黑臭河道治理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五水共治工作的关键之年,为了全面实现“城市河道基本无黑臭现象”的年度目标任务,市城管委对绕城公路内470条城市河道进行了再次大排查,共梳理出黑臭河道30条。同时,进一步梳理了大市政配套、整治建设、污水排放等情况,将市民百姓强烈要求治理的河道也纳入黑臭河道治理名单。最终确定2015年我市将消除黑臭河道41条,其中下城区3条、江干区11条、拱墅区8条、西湖区3条、滨江区3条、经济开发区1条、余杭区6条、萧山区6条,并对每条黑臭河道的起止点、长度、所属街道、整治建设情况、责任主体等进行明确。
  下一步,市城管委将依据前期向社会征集的治理意见建议,落实综合举措,进一步完善41条黑臭河道治理的一河一方案,争取早日完成黑臭河道治理任务。“希望市民朋友能自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到城市河道治理保护的行列中来,为创建“美丽河道”增光添彩。” 市城管委向社会各界发出呼吁。(本站记者 唐佩 通讯员 叶阳帆 高媛媛)

2015年城市河道黑臭河道治理计划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