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秦 洋 特约记者 郝东亮□ ​这个村卫生所联合办了60年

23.02.2016  11:01

       ■4个村共办卫生所

       户外天寒地冻,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韩洪乡石台四村联合卫生所内却暖意融融。所长南晋军正为富村村民南拴明把脉问诊。“我这段时间血压偏高,吃了南医生的几服药,感觉好多了。守着这个卫生所,心里踏实。”南拴明说。

       石台四村联合卫生所位于沁源县韩洪乡西北部,距离县城约40公里,距离韩洪乡约15公里。这个联合村卫生所是1956年成立的。当时,4名私人诊所的医生决定连人带药合并,发起成立联合卫生所。

       记者了解到,卫生所最初采取4村联办的创建形式,首要原因是石台、寨上、富村、下窑4个村地理位置相邻,村之间、村民之间多年来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其次,在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民就医困难的情况下,集体联办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医药卫生资源,不需要村村盖房子、买器械,不仅节约了办医成本,还拓展了卫生所的服务功能,提升了服务能力。

       “目前,卫生所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积达200平方米,设有预防保健室、诊断室、治疗室、留观室和药房,拥有半自动生化仪、血常规、牵引床、检查床、消毒柜等常用医疗设备,配备中西药850余种,主要为4个村以及周边村庄的4000余名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南晋军介绍,卫生所的4位村医各有所长,他是执业医师,擅长中医诊疗;南变新是执业助理医师,擅长中医妇科;杨怀德是执业医师,中医针灸是特长;邱建东是执业助理医师,专攻中医治疑难杂症。

       “我们4个人在一起工作,既合理分工,又协调配合,遇到疑难病例,在一起探讨研究,闲暇之余,我们还一起钻研业务。”南晋军说。

       ■村民村医都受益

       石台四村的行政建制经过60年历史沿革,分分合合,村里领导班子也更替了好多任,但联合卫生所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口碑更是深入人心。

       联合卫生所之所以一直延续下来,得益于县、乡党委、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支持,离不开群众对卫生所的信任。南晋军说:“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村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联合卫生所得到政策、资金的多方面保障,所以越办越好。

       截至目前,沁源县村卫生所全部纳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为适应农村卫生工作需求,石台四村联合卫生所的运行呈现出更加科学、高效的特点。“一是岗位分设,优化服务。在科室标准分离的基础上,结合村医个人业务专长,分设中医、西医、护理、司药等岗位,让村医在工作中发挥长处,也让群众在有限的条件下享受更优质的服务。二是规范就医程序,严格执行诊疗流程,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的服务行为和医疗秩序。三是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随时候诊,方便群众就医。”南晋军说。

       石台学校教师樊杰告诉记者,去年12月的一天凌晨,他突然腹痛难忍,呕吐不止。杨怀德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赶到他家。经过诊治,他的症状初步得到缓解。后来,杨怀德把他护送至县里的医院继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才返回卫生所。(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好政策带来发展后劲

       2012年,石台四村对联合卫生所进行新建,县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给予30余万元的经费支持,县卫生计生局、韩洪乡卫生院从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县卫生计生局局长赵海龙说:“我们非常支持四村联办医疗机构的做法,在设备配备、经费拨付、人员设置等方面予以倾斜,设备、人员工资我们都是按4个村配备、发放的。村级联办医疗机构的做法不仅可以整合资源,还可以优化服务,我们也已在其他乡镇逐步推行。

       记者了解到,目前,石台四村联合卫生所的4位医生都已经50多岁,虽然县里连续两年举办村来村去定向中专学历乡村医生免费培养班,但偏远农村乡村医生青黄不接仍是现实问题。赵海龙说,为培养更多村医,县里还将报考年龄放宽到35岁,由县财政出学费、书费、住宿费、校服费进行定向培养。除了国家给村医的补助,县财政还根据村医取得的不同医师资格,给予每月400元~700元不等的岗位补助、基本药物服务补助以及通信网络系统专项补助,在岗村医每个月可得补助1500元。此外,县财政还为村医缴纳养老保险金,现在退养的村医平均每月可领取补助297元。



电子病历实施首日 患者直呼“果然方便”
不过多数市民仍习惯带着证历本就医 老人不用手机如何杭州网
今年9月杭州将有一大拨新学校亮相
都市快报 记者 姜晓蓉 张娜 张宇璐 今年9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