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找马未都讲收藏了 下次找他聊王朔

12.09.2015  07:53

王朔(上)和马未都

只有大众 没有文化

作者:王小峰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2003年在上海一家KTV,我第一次听到周杰伦。就在这一年,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写了篇文章“周杰伦:时代的符号”,开篇便说:“如果我们把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周杰伦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且告诉你,他们都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你也许会反对这个名单中有周杰伦的名字。”随后他用一万多字的篇幅立下预言:终有一日周杰伦不愧这一行列。十二年后的今天再看,王小峰预言对了。

这篇文章,连同王小峰供职《三联生活周刊》十几年给自家报刊写的诸多文章,结辑为《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五十一篇文章,五十一万字,除了分辑页外,未见一幅插图,全是字,字号还小,最后一页之后直接封底白卡纸。“小时代”以来,这么实在的字儿书不多。

无论躲在幕后提问,还是站到台前综述评论,这些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视域广阔,力争在更大的背景下,谈论具体一个人、一桩事、一个现象。写邓丽君,不光写邓丽君的来龙去脉,还将相关历史事件置入一起讨论,比如李谷一的《乡恋》风波。有了这些周边事件的汇入,读者便于在一个更广大,同时又更精准的坐标系里,找准邓丽君的位置。这当然得益于作者长年的积累,至少包括知识和经历两方面的积累,同时也证明了作者平日观察与思考的格局之大,并非一般时下文章那样,在井底谈银河系。 文 杨葵(作家)

王朔和马未都,一个是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顽主”,一个是在争议和流言中火起来的收藏界“传奇”,谁能想到,这两人有过不少往事的交集。在《只有大众 没有文化》作者王小峰提供的线索之下,我们挖掘出这段有趣的往事。

第一次见面

“(王朔)穿一条大裤衩子,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字很幼稚,一个是一个的,对编辑来说倒是方便阅读。”

王朔(1958年生人)比马未都小3岁,用马未都的话讲,王朔在什么名气都没有的时候,他们就很熟悉了。

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在《青年文学》杂志社当编辑,在那个《人民文学》被老一辈作家“横霸天下”的时代,《青年文学》自然成了年轻作家挤破头也要争取一次出头机会的绝佳土壤。二十几岁的王朔并不像后来人们以为的那样,流氓、滑头,在大多数人眼里,他甚至有些敏感、害羞,作家王安忆曾评价其“内心柔软得近乎软弱”。

马未都还记得当时是王朔自己走进编辑部的,两人很快就特别谈得来,还有一个原因是同为军队大院出身的子弟。

所谓大院子弟,如今被普遍认为是建国后在北京党政军机关大院长大的干部子弟,以50、60后为生力军,部分40后做补充。王朔和马未都身上有着典型的“大院子弟”特征:骄傲、自信,对时代变化敏感;就像崔健、姜文等娱乐圈中的著名“大院子弟”一样,他们与北京胡同里的平头老百姓不同,虽然都操着一口京腔,但接受红色革命洗礼最深的是他们,最早与时髦事物接触的也是他们。于是,有崔健这类深入骨髓的叛逆者,也有王朔这类外表羞涩、内心闷骚的“假流氓”。

橡皮人》风波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的。

王朔的文字风格构成了他语言魅力的重要部分,在他之前,没有人用如此口语化的方式写作。当时作为杂志编辑的马未都就特别欣赏这一点:“他的语言反映的都是大院里的文化,天南海北都有。他有北京人的劲儿,没有老北京的话。我们的文学在80年代以前,受到的训练就是开头都是‘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这样的感觉,每个人说的都不是人话。所以,不论写什么作品,表述方式都是一样的。到了王朔这里,改了。

马未都有多么喜欢王朔的文字?只能说,他为了让王朔的小说刊发,甚至不惜丢饭碗。王朔早期的小说,比如《空中小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从未在《青年文学》上发表,因为“王朔的文字表达能力虽然第一,但是领导不喜欢”,直到1986年《橡皮人》发表。马未都后来回忆,为了能让这篇小说发表,他专门请主编喝了回酒,主编一高兴,同意了,但是只有一个命令:把小说开头第一句话删了。那句话是:“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的。”结果在去印刷厂签字付印的时候,马未都不忍心,又偷偷地给加了回去,“那时候真是没想过,这样做是可能丢饭碗的”。然后,他把小说大样寄给了《小说选刊》,心想如果《小说选刊》能转载,主编也就不会怪罪这件事了。果然,《橡皮人》在《小说选刊》上发表,马未都后来说:“他的这句话在早期作品中象征意义特别重,象征他成人。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改写 陈淑芝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