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打造优质民生服务“特色名片”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运作指日可待

29.04.2015  16:49
      为了提升经开区养老服务质量、统一规范社会养老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经开区在去年申报了省级服务业标准化项目“嘉兴市经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并获立项。近日,记者从区质监分局了解到,该项目的首批省级补助资金10万元已经下拨至区级相关部门,这笔资金属于项目启动资金,项目通过验收后,后续补助资金将逐步到位。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草稿已经完成,现正在征求区内各社区的意见,预计5月中下旬该标准的编制工作即可完成。下一步,经开区将指导区内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单位率先开展标准化养老服务。
      记者了解到,早在1987年,嘉兴市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较全国提前了13年,也是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市。为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着眼养老服务体系整体建设,已基本形成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促进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浙江省优待老年人规定的意见》、《嘉兴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经开区在这个大形势下,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的目标。”区经开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全区投入400万元,新建长新、禾源、良秀、常秀、中南等6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4年,经开区又投入近亿元,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打造“便捷、高效、优质”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按照《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的5A级标准建设,实现了2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全覆盖。截至目前,经开区在居家养老项目上的总投入已达1.03亿元。
      “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虽然目前已制定《老人食堂管理制度》、《电脑网络室管理制度》、《日托(休息)室管理制度》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运行,也的确规范了部分服务行为。但在管理和运作上还是存在标准不够健全和规范以及服务人员对标准不熟悉等问题,影响了我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上述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一个高标准、统一化、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据该负责人介绍,《社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主要涉及硬件设施、服务内容、服务程序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收集和整理了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浙江省行业管理规范并根据试点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设施、环境、人员、服务内容、管理制度和满意度评定等方面提出了统一要求,希望以点带面,实现服务规范化、管理标准化。”
      记者从区质监分局了解到,结合经开区各街道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分布、规模等情况,经开区拟选择包括城南街道的良秀、长新、禾源社区,嘉北街道的阳海、昌盛、常秀社区,塘汇街道的茶香坊、新禾家苑社区,长水街道的长水、府南社区等10个社区作为项目实施试点单位,开展标准化体系建立,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提供。待试点单位运行成熟后,再行全面铺开,辐射区内的24个养老社区。
      据悉,经开区打造的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夕阳红”,目前也正在积极争创嘉兴名牌。“我们全区都在积极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打造成为经开区优质民生服务的‘特色名片’。”
  (2015年4月29日 嘉兴日报 第6版  http://jxrb.cnjxol.com/html/2015-04/29/content_808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