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机场附近有人操纵无人机 近距离拍摄飞机

16.01.2017  09:36

  昨晚7点不到,微博认证为“民航自媒体”的ID“航空物语”转发了一则短短8秒的视频,并附评论:“严重警告,你已经违法了!这是今天在朋友圈流传的一段视频,疑似有人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飞行中的客机,从飞机大小看,可能也就距离百米,已经极端严重威胁航空安全,建议警方介入调查!”

  视频里,一架飞机平缓地飞了过去,看样子正准备降落。视频很短,结束后画面跳出一张大疆无人机的照片,下面写着:视频拍摄使用Mavic Pro(大疆的一款无人机),跟着一串数字和疑似拍摄日期:2017年1月15日。

  微博一出,马上引来上千条评论和转发,网友纷纷对拍摄者不顾航空安全的行为进行谴责说这样太危险了,也有细心网友发现,这段视频很可能是杭州萧山机场附近拍摄的。

  网友“YY的茶渍饭”:视频最后一串数字,我第一反应是QQ号码,搜了一下所在地写的是杭州,23岁男的,对比了一下街景,应该也是杭州萧山机场附近;

  网友“英雄刀客2010”:从视频第六秒处确定,拍摄地在萧山红垦路和杭州绕城高速的交叉口上空。

  “航空物语”微信公众号随后也发布说,这段视频最后一串数字,是视频拍摄者在大疆社区的ID,但该ID详细资料疑似已经删除,无法查阅,因此其真实身份和拍摄器材目前暂无法核实。

  有杭州本地无人机爱好者转发的QQ聊天记录里,这串数字确实属于一个QQ号,此人也属于一个本地无人机爱好者QQ群,他更在群里承认,自己当时把无人机飞到了500米高,并恳请其他群友不要再转发视频,还表达了自己的后悔,“大哥们,别再发了,我的错。”

  昨晚我们询问了几位杭州本地的无人机爱好者,他们都说不认识视频拍摄者。

  “我们晚上7个聚在一起喝酒,刚好看到这个视频,就在讨论。7个人里,5个觉得视频可能是假的。”一位资深爱好者说,“准确地说,我们认为这段视频可能是合成的,飞机是技术合成上去的,你想,一架民航客机从百米之外飞过,那个气流,怎么可能对无人机毫无影响毫无波及呢?画面都不带抖的……”

   大疆公司:需要进一步证实

  拍摄者自称使用的是大疆公司的无人机,昨晚我们联系上大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由于事发突然,大疆方面目前只能回应两点,第一,这起事件大疆已经知道了;第二,视频真假目前大疆方面还无法做出判断,需要等有关部门证实。

   机场公安:应该是萧山机场附近,已在了解中

  随后记者联系了浙江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警方表示,他们已从网络上关注到这起事件,从视频内容看,拍摄地点应该是在萧山机场附近。

  “我们已安排场区派出所了解情况。如果属实,我们认为,这架无人机显然已经闯入了机场的净空保护区,飞行高度也明显在飞机起落高度区之内,干扰了飞机的正常飞行,影响了飞行安全,已经涉嫌危害公共安全。”

   民航浙江空管:没有接到机组人员报告

  本报记者很快从民航浙江空管分局了解到,类似情况如果属实,发现航线上有异常的航班机组人员应该率先向他们报告,再由他们把情况上报到民航浙江安全监督管理局,“目前还没有接到有机组人员报告这样的情况。”

   首都航空:飞机是我们的,强烈谴责这种行为

  昨天不少网友指出,视频中的客机,看着像空客A320。有网友还特别查了首都航空所有A320班次,“排除13架带鲨鳍小翼的使用CFM560-5B发动机的飞机,然后一架一架查记录,发现只有1603、1810、9961三架飞机当天白天飞过杭州。然后查落地时间以及太阳高度角,如无意外,他拍的飞机应该是B1603,航班号JD5687,它的落地时间是16:55,当时太阳方位角243度,正好背对进近方向。”

  昨晚10点,记者联系首都航空,相关工作人员说,画面中的客机来自他们公司,公司也是刚刚得知此事,正在跟进关注,如果画面视频属实,他们强烈谴责这种威胁航空安全的行为,并再次呼吁,航空安全无小事,希望广大无人机爱好者不要在机场及航线附近升空拍摄。

  昨晚网传涉事无人机主人已被警方控制,截至发稿前,此事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无人机撞客机,这样的危险存在吗?

  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的官方微信“e起飞民航交流平台”今年1月12日发布文章《无人机撞客机?尚未真实发生的风险》一文,其中不少信息可供参考:

  一个基本事实是,截至目前世界各地还没有发生过客机与无人机相撞的案例。不过无人机与客机危险接近的不安全事件曾多次发生。

  在政策层面,目前各国都出台了无人机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局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09年6月26日下发了《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2013年11月18日针对无人机驾驶员下发了咨询通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2015年12月29日又出台了《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

  在技术层面,无人机的生产厂家以及管理方制定了很多规则。以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疆无人机为例,他们已通过限高、限距、设置敏感地区如机场周边的“电子围栏”、建立无人机云监控系统(U Cloud)等等试图规避此类风险。

  但这些依然阻止不了危险接近事件的持续发生。

  据航空事故分析权威网站Avherald.com统计,从2014年开始,一共发生过24起无人机与大型客机接近的危险事件。其中,发生率为2014年1起、2015年9起、2016年13起,发生率逐年攀升。

  而据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绝大多数小型无人机玩家都需在目视条件下飞行(即飞行高度不超过120米,人机距离不超过500米)。而在各大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无人机玩家秀出的俯视航拍图,飞行高度均在500米以上。也可以看到为数更多的超视距截图照片——通常人机距离都在3公里以上。

  一些资深玩家弄出的动静更大。

  2013年12月29日,北京就曾发生无人机“黑飞”导致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的事件,最后空军出动直升机成功将其击落。2015年11月17日,空军又再次在河北涿州处置一起无人机“黑飞”事件。

  不过这两起事件中的无人机都是体型比较大的燃油助力无人机,与我们日常见到的大疆无人机不同。后者由于体积较小,基本不能被常规地面雷达扫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