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道路小区积水治理项目6月底完工 今年治理排涝水都用了什么新招?

20.06.2016  18:23

养护工人前一秒在丰潭路试点路段人行道洒了水,后一秒水迹就不见了。

下雨天走路,最怕一脚下去踩进水坑了。什么时候人行道能像海绵一样大口大口吸水,快速把积水“”掉呀?

这样的“海绵”人行道,杭州还真有了!就在密渡桥路上。

前一阵一场暴雨过后,拱墅区城管局的工作人员在密渡桥路上拍了一张很“神奇”的照片:路人都撑着雨伞,但人行道半条是干的、半条是湿的。

干湿分明”是怎么做到的?

拱墅区城管局“揭秘”说,今年密渡桥路提升改造时,他们在人行道上试用了一种叫仿花岗岩硅砂滤水砖的新型材料,这种滤水砖透水性可以达到行业标准的30倍以上。“干湿分明”的那条人行道,干的地方就试用了滤水砖。

这么多水“”下去,都“”到哪里去了?密渡桥路西段立体停车场靠近人行道一侧的地下,建了一个约18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池子里的水经过渗透净化后,用来浇灌停车库的立体绿化带。

这样的“海绵”人行道,西湖区在丰潭路(天目山路—文三路段)上也在试点。

这段人行道全部用了和密渡桥路类似的硅砂滤水材质人行道板砖,共铺设了面积3753平方米的滤水砖,同时路边的侧石、平缘石、树池也换上了滤水材质。

这些透水材料就像“海绵”一样,遇到下雨天,可迅速吸收雨水,然后雨水下渗到土路基下的雨水收集管,再通过排水管道,让雨水全都“乖乖”走地下通道。这样一来,下雨天路面就很少积水了。

黄龙路的人行道上,也试用了透水混凝砖。现在看来,这批透水材料的试点效果都不错。

城管部门说,效果不错,就意味着我们脚下会“喝水”的海绵人行道,有望越来越多。

两边低中间高排水很方便 80个平路工程6月底完工

还有一个细微的变化,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杭州有一批全翻新的道路,并不是全平的,而是两边低、中间高。

这个跟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的平路工程有关系。”市城管委防汛办指挥部工作人员“透露”说,平路工程涉及主城区的80条重点道路,这次施工,把它们又调回能够顺畅排水的坡度了。

这么设计的原理,其实跟我们家里装修卫生间地面一个道理——为了让洗澡水排得快一些,离地漏位置远的地面会高一些,离地漏近的地面低一些——城市道路的“地漏”,实际上就是雨水收集口,一般都在道路两侧,所以在修建道路的时候,也要做成中间高、两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