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嘉兴市商务运行情况简析

01.07.2015  13:30


一、商务运行总体情况



1至5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759.8亿元,同比下降6.8%;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3.8亿元,同比增长3.1%。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252.66亿元,总量列全省第四,全省占比11.1%。进出口总额124.79亿美元,同比下降8%(其中,出口90.32亿美元,同比下降1.2%;进口34.47亿美元,同比下降22.2%)。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6个,同比减少18个;合同利用外资18.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同比下降0.6%。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4个,对外直接投资额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89.6%;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124万美元,同比增长107.1%。服务外包接包合同签约金额5.67亿元,同比增长53.3%;合同执行金额3.55亿元,同比增长36.3%;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999万美元,同比增长34.4%。



二、主要特点



(一) 商贸流通



1、消费市场表现平稳,网络零售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据嘉兴市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显示,全市重点监测的26家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75.53亿元,同比下降2.1%;7家批发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91.84亿元,同比增长21.9%;41家限额以上百货(超市)销售总额43.34亿元,同比下降0.8%。网络零售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据浙江电商网统计,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52.66亿元,位列全省第四;居民网络消费94.32亿元,顺差158.34亿元。



2、特色产业借助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平湖箱包企业携手阿里巴巴,联合打造为期三天的5·25“质造平湖”旅行箱专场淘宝活动,通过活动培育本土线上优质品牌。在为期三天的淘宝活动中,平湖的箱包品牌共实现线上销售800多万元。银座、爱美德和新秀集团等企业的品牌产品和智能箱包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3、生活必需品市场水果销售稳步增长,蔬菜供应稳定。1-5月九大类必需品累计销售额同比7增2减,鲜果类销售增长较多,同比增长29.2%。市区蔬菜供应稳定, 5月成交鲜菜82943吨,同比减少3.6%,环比减少5.8%。其中客菜成交66456吨,交易相对活跃的品种是土豆、冬瓜、长豇豆;地菜成交16487吨,交易相对活跃的品种有地蒲、青菜、南瓜;蔬菜综合平均价格3525元/吨,环比下跌8.4%,同比上涨4.9%。5月上旬菜价一路下探,中旬之后略有上涨,下旬转入平稳态势,月末菜价在平稳中隐现上涨趋势。



 



 



(二)对外贸易



全国、全省及我市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情况表




1 -5月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累计




当月




累计




当月




累计




当月




全国




-8.0




-9.3




0.7




-2.5




-17.3




-17.6




浙江




-3.2




-9.2




2.6




-8.3




-19.9




-12.3




嘉兴




-8.0




-6.8




-1.2




-4.6




-22.2




-12.3




1-5月,我?百分点。外贸进出口降幅略有减缓,进出口、进口降幅较1-4月分别收窄0.4 个、2.5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外贸增速显著回落,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18.3个、13.0个、29.5个百分点。



1、对欧盟、日本市场出口降幅扩大,对美国、东盟出口增长。受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升值的影响,我市对欧盟、日本出口持续下降,对欧盟出口19.6亿美元,下降8.1%,对日本出口7.7亿美元,下降7.1%,降幅分别较1-4月扩大1.1个、0.6个百分点。我市对美国出口增长较为稳定,增长11.7%。同期,新兴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我市对东盟出口7.1亿美元,增长12.4%,其中,对泰国、印度、越南出口增长迅速,分别增长14.5%、12.5%、14.1%。



2、服装、塑料制品出口下降较快,机电产品、家具制品增长稳定。我市服装出口11.6亿美元,下降11.0%,降幅较1-4月扩大1.2个百分点。塑料制品出口4.1亿美元,下降14.3%,降幅较1-4月扩大1.5个百分点。纺织品、钢铁制品同比下降0.8%、2.7%。同期,我市机电产品出口31.9亿美元,增长4.8%,占出口总值的35.3%,家具制品出口7.8亿美元,增长12.1%。此外,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出口4.4亿美元,增长10.1%,占出口总值的4.9%。



3、民营企业、百强企业出口持续下降,小微企业出口增速略有提高。我市民营企业出口47.9亿美元,下降1.1%,降幅较1-4月扩大0.8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36.9亿美元,下降0.7%。我市出口前100位企业36.4亿美元,下降5.5%,增速较1-4月下降10.2个百分点,其中有45家企业出口同比下降。我市具有出口实绩的小微企业3857家,出口23.4亿美元,增长3.1%,较1-4月提高1.7个百分点。同期,我市一般贸易出口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加工贸易出口18.1亿美元,同比下降11.8%。



4、主要进口市场下降明显,有机化学品、机械设备进口下降较快。从进口市场看,从前三大进口市场进口普遍下降,日本、东盟、欧盟分别下降31.5%、21.0%、28.6%,降幅较去年同期分别扩大41.8个、54.9个、40.6个百分点。从进口商品看,我市分别进口有机化学品、机械设备5.2亿美元、2.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2.5%、35.4%,其它主要进口商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塑料制品、木制品、矿物燃油、钢铁制品分别下降18.5%、11.1%、27.8%、25.4%。



(三)利用外资



1、利用外资稳定增长的压力有所增加。今年年初以来,受《公司法》取消外资企业出资年限规定、国内生产力要素成本上升较快、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全球经济恢复疲软等因素叠加影响,不少县(市、区)反映今年项目储备较少,项目引进难度加大。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自1月份以来,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1-5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2%。



2、招大引强不断推进。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生产性项目8个,其中增资项目3个(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嘉兴荷美尔食品有限公司项目和乐高玩具制造<嘉兴>有限公司增资项目、嘉兴港区的嘉兴能联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项目、嘉善县的嘉兴德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平湖市的浙江亦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增资项目、海宁市的宝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和嘉兴世纪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桐乡市的隆翠<浙江>汽车有限公司增资项目)。总投资(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70个,合同利用外资16.53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89.9%,其中,总投资(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34个,总投资(增资)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21个。



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房地产占比显著下降。全市一、二、三产合同利用外资比重分别为0.6%、64.1%和35.3%,实际利用外资比重分别为1.1%、69.3%和29.6%。二产制造业利用外资保持稳步增长,合同利用外资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40.4%;实际利用外资7.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1%。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商务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6311万美元,同比增长277.5%;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3965万美元,同比增长680.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际利用外资1400万美元,同比增长2195.1%。房地产实际利用外资今年以来已连续5个月出现两位数下滑,1-5月到资1.18亿美元,同比下降53.3%。



4、投资来源出现局部变化,发达国家投资占比有所提高。香港仍是第一大来源地,但占比有所下降,合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0.26亿美元和5.23亿美元,占比分别为55.8%和51.3%,较去年同期下降3.9和5.6个百分点。来自西方七国(美、英、法、德、意、加、日)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比分别为7.4%和6.8%,较去年同期提高4.9和1.1个百分点。来自日本投资有所恢复,实际利用外资5833万美元,同比增长123.9%。来自韩国的投资下滑较快,1-5月来自韩国的合同利用外资376万美元,同比下降73.1%,实际利用外资为0,显示当前我市韩资企业投资或增资意愿较弱。



(四)外经合作



1、新批项目和增资项目均表现较好。对外直接投资额2.63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6亿美元的73.1%。其中,新批投资项目14个,投资额 16156万美元,占投资总额的61.4%;增资项目5个,增资额10142万美元,占投资总额的38.6%。



2、行业分类趋于多样化。房地产项目1个,投资额1.1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2%。制造业项目6个,投资额1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8%。批发零售业项目12个,投资额0.52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0%。



3、“一带一路”项目成为亮点。1-5月,全市对外直接投资国别(地区)14个,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增)资项目达到7个,对外直接投资额1.17亿美元。其中巨石集团有限公司为2012年在埃及设立的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增资9500万美元?一带一路”项目的亮点,该项目已被列为全省“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设重点项目。



(五)服务外包



1、业务主体继续拓展。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4个,总投资3. 85亿美元,其中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8家,主要分布在软件开发、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等领域。新增注册和有业务实绩的企业分别为15家和11家。



2、业态结构均衡发展。从接包合同业务来看,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合同金额分别为1.46亿元、2.7亿元和1.51亿元,占比分别为26%、48%和26%。从合同执行来看,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执行金额分别为0.96亿元、1.49亿元和1.1亿元,占比分别为27%、42%和31%。



3、业务来源地不断拓展。全市承接了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离岸业务,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美国、香港、日本、英国、德国5个国家和地区的接单业务均超过了100万美元,分别达到了673万美元、660万美元、254万美元、245万美元、148万美元,这5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占总量的72.3%。

(嘉兴市商务局供稿)
来源:( 浙江商务厅 )
1-7月浙江网络零售逆势增长10.6%
  中新网杭州9月14日电(记者 郭其钰 实习生 苏礼昊)14日于杭州举行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奎介绍,1至7月,浙江累计举办促销费活动近1600场次,实现网络零售额超1万亿元,同比增长10.浙江网
浙江近五年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21.1%
  中新网杭州9月10日电(钱晨菲 徐翘楚)“浙江正在加大投放,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据统计,浙江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从2015年的26.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