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文化能致远

18.12.2014  12:40

杭州市西湖区政协助推“文化转塘”建设纪事

杭州市西湖区政协 俞杨 李剑

路绕定山转,塘连范浦横”两句唐诗成为转塘地名的由来。这个位于杭州西南郊的小镇,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现如今,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两大艺术院校坐落于此,浙江文化城、中国演艺谷、之江创意园、画外桐坞艺术小镇先后落户,‘文化转塘’已成为我们响亮的金名片。”说起转塘浓郁的文化氛围,西湖区政协委员、转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乃女颇为自豪。

转塘汇聚了全市乃至全省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资源,而区政协集聚了众多专家学者、文艺人才以及关心支持文化建设的企业家等各界人士,是推动‘文化转塘’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政协平台、组织和渠道优势,为建设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名镇作贡献。”区政协主席张岐的一番话促成了一次专项视察调研活动。去年6月,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冒雨专题视察筹建中的浙江音乐学院,实地考察后对音乐学院的美好蓝图赞叹不已,纷纷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把音乐学院打造成为全省的音乐圣殿、文化地标,共圆浙江人民的音乐梦;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确保进度,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努力把该项目建设成精品工程、优质工程和廉洁工程。

中国美院坐落于转塘象山区块,如何发挥国字号美术学院的优势,打造环美院创意产业经济带是区政协一直关注的课题。张岐主席亲力亲为,带领课题组走企业、访院校,邀请裘海索、张莉萍等委员进行座谈,提出了发挥美院学科优势服务经济文化建设、发挥集聚效应打造艺术商业街区、加强美丽乡村规划整治、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意见建议,很快得到了西湖区、之江度假区管委会的采纳落实。

政协关注点不能仅停留在阳春白雪的艺术院校,更要把目光放在下里巴人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上。”联系文化工作的丁庆怀副主席如是说。而建设1000个农村文化礼堂被写入去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十件实事之一。张岐对此十分赞同。他认为,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建设不能仅靠一出戏、一个讲座,文化大礼堂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将成为乡村生活的文化地标。在张岐的推动下,区政协多次组织委员赴转塘街道调研、指导、参与文化礼堂建设工作。

建设一个文化礼堂,规模有大有小,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但大多数农村的集体经济并不富裕,如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转塘街道政协工委通过深入调研提出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多种形式,盘活原有集体闲置资源,对已建文体设施、各类活动室进行整合,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功能齐全”的原则,将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农村文化中心。例如外桐坞村原有搞封建迷信活动的聚贤庙被改建成为聚贤堂,成为村民国学课堂深受百姓欢迎。朱德元帅四访外桐坞的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区政协委员、村党支部书记张秀龙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将打造朱德纪念室、元帅井、元帅茶园、元帅亭等设想付诸实施,开辟出一方红色文化旅游新天地,得到了省委书记夏宝龙的充分肯定。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参观后高兴地说,“这是我至今见过的最好的文化礼堂,是杭州市文化礼堂的典范,它很好地融合了茶乡文化、传统国学文化、艺术文化和红色文化,打造了具有外桐坞特色的开放式的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建起来了,如果千篇一律,或者大同小异,就没有吸引力可言。如何体现自己的特色?区政协委员、之江度假区建设局副局长徐国英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着力在文化礼堂的建筑风格、展示内容、活动样式等方面形成特色、形成品牌,力争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这样,才能使当地群众产生归属感,使礼堂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恒久吸引力的“精神家园”。委员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回应,今年动工的慈母桥村文化礼堂就以慈孝文化为主题,并在礼堂内展示长3米2、宽1米2的连篇国画,讲述古往今来母慈子孝的故事;位于转塘街道白龙潭风景区美景闻名遐迩,大诗人李白闻之曾留下“闻道天堂龙门山,悬崖飞瀑白龙潭”的诗句,所处的龙门坎村文化礼堂就围绕龙文化的主题作为展陈内容。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