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谋职,大学生要防范传销陷阱

22.07.2015  18:13

暑期来临,劳动市场迎来了学生打工求职旺季。市市场监管局特别提醒,学生打工求职时要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招聘信息,仔细鉴别招聘单位的合法性,要警惕以巨额回报、网络营销等为诱饵的传销陷阱。如发现有传销嫌疑的,可拨打12315举报投诉电话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大学生被骗入传销团伙

5月20日,椒江区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联手捣毁了一个传销团伙,这个团伙的人数有近百人,里面有大学生,有不满16岁的青少年。

2月28日,一位举报人反映,在椒江区的几处出租房内,有一个“假天津天狮”传销团伙,这个团伙在椒江、黄岩、路桥、开发区开展组织传销活动。

田某是人民路一处传销窝点的小C级别领导。今年23岁的她本应是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工程学的一位在读大四学生。2013年12月,为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田某来到台州,从一个最底层的E级成员,最终成为一名中层领导。

大学生被骗身陷传销团伙,这些年不止发生过一次。”市市场监管局公平交易处副处长夏建华说,现在大部分传销组织不再宣称自己是“传销”,而是以更加隐蔽的面目来掩饰其违法犯罪实质。学生在找工作或兼职期间,如果缺乏社会经验,急于致富,容易上当受骗。

2014年,椒江抓获26名涉传人员,其中一半以上是大学生,其中还有一名硕士毕业生,大部分是同学和亲属关系。

2011年,一名湖北大学生想趁暑期打工挣点学费,没想到被同学骗到椒江的一处传销窝点,为逃离传销点他从6楼跳下。

 

暑期谋职谨防传销陷阱

近年来,我市始终采取高压态势,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有效地遏制了非法传销活动的蔓延。2015年,全市开展传销整治攻坚战行动,目前已查处重大传销案件2起,捣毁12个传销窝点,遣散传销涉案人员400多人,涉案金额达380万元。

2014年全市共查处传销案件8起,捣毁传销窝点12个,实施强制措施21人,教育遣散传销人员160人。其中,椒江市场监管局联手警方连端3个传销窝点;黄岩市场监管局会同警方捣毁“中国明明商”传销窝点;临海市场监管局查处陈某某利用“云计算数字贸易商户联盟(云数贸)”进行网络传销一案。

夏建华介绍,传销组织在骗人加入时,变换了很多时髦的说法,鼓吹所谓的人际网络、网络销售、框架营销、连锁销售、电子商务、资本运作等,以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经济理论”、“科学营销手法”欺骗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生加入。

巨额回报是传销组织惯用的伎俩。”夏建华说,传销组织者会利用一些人梦想“一夜暴富”的心理,以高薪诚聘、免费旅行等手段引诱对方前往传销窝点,然后按照事先排练好的“洗脑戏码”将被骗人员控制住,诱导或胁迫其入股传销,发展下线

夏建华提醒广大学生,暑期兼职或找工作时需要擦亮眼睛,事先审查应聘单位有无资质,是否合法。“如果应聘单位具备‘入门费’和‘拉人头’两项特征,就可以断定其涉嫌传销。

 

参加传销将被列入“黑名单

我市将无传销创建工作作为加强源头治理和事前防控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无传销县(市、区)、乡镇(街道)创建工作。

全省18个传销重点县(市、区),去年有8个成功摘掉了全省“传销严重区域”的帽子,其中就包括黄岩、温岭。椒江、路桥、三门成功创建无传销县,全市70个乡镇(街道)通过无传销乡镇(街道)认定。

今年,我市还创新传销管理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传销黑名单管理制度》。

依托市场监督和公安管理职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相关自然人组织、策划、参加传销或为传销提供场所等便利条件的违法行为信息录入传销黑名单数据库。”夏建华介绍,依据黑名单记录,对涉及传销人员实施行政管理内部约束,并通过市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与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及社会公众组织实施外部约束。

据了解,根据参加传销组织情形严重程度不同,可将黑名单分为A、B、C三个等级,各级的限制期限分别为5年、3年、1年,信息保存有效期限分别为7年、5年、3年。在限制期内,市场监管、银行等部门将对黑名单人员在经商办企业、银行授信贷款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台州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