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会,语言文字将发生怎样变化

21.01.2017  03:43
  “十三五”期间,我们国家语言文字如何规划,如何发展,如何服务社会、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近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解读。
  成语大会汉字听写节目
  都是普及语言文字应用
  “十三五”时期,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目标、任务有哪些,我们能做些什么?要设定目标和任务,先看一下我们已经完成的一些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文盲率85%到90%,国家就提出了三大任务,叫做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推行汉语拼音。到今天,文盲率下降到了4%。
  到了改革开放时代,语言文字改革又提出了关于加强信息化和服务的任务,根据1999年的调研,到2000年我国普通话的普及率只有53.06%,换句话说,也就是还有将近一半的人还不能用普通话交流。2010年制定了《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现在到了“十三五”,语言文字发展规划的定位就是一个高大全,核心是全。
  目前,对于语言文字的应用除了管说话的音和写出的字,内容上也会想办法做工作。比如说在电视节目上做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来普及语言文字的应用等。
  作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它需要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考虑,所以应该是全方位、全口径,系统地来考虑和规划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在“十三五”期间的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全口径是指不光是管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还有盲文、手语,民族语言以及国际汉语的推广。只要跟我们语言有关的,都是我们国家语言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家大力开展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工作,加强农村、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推广,加强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监督与服务,大力推进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语言文字基础工程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
  语言文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事关长远未来,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组织协调,全面谋划推进。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要全面提升语言文字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服务国家的战略,并发挥作用。
  到2020年解决语同音
  提升语言智能技术
  如今,语言文字的应用存在着现实空间对网络和虚拟空间的问题。
  现实空间中的问题,语言不规范,容易纠正,影响小,但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新媒体这样的一个空间,语言文字不规范就难办了。
  如果你的普通话标准,对着手机说句话,马上能准确地转换成文字;如果你用翻译机,还能快捷地翻译成多国文字;现在包括智能城市、智能家庭、智能社会都在策划,没有准确的语言、文字,你怎么控制呢?
  我们的语言文字,在国际上也需要推广。我们在各地建立了500多个孔子学院,1000多个教学点,学院未来的发展不光是包个饺子、剪个窗花,它需要说话,要教中文,需要用普通话;普通话水平测试要到各个孔子学院去建站,需要大量的志愿者。
  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定我们的目标,就是“十三五”期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要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概括一下叫一个基本两个全面。一个基本,到202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普及,换句话说就是普通话基本普及,想解决的是语同音的问题。
  2010年我们的普通话普及率达到了70%。什么概念呢?就是说13亿人口中还有4个亿不能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接下来的目标是到2020年,能够达到80%的基本语同音。不是说都会讲普通话了,而是指都能够通过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
  我们还需要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的能力,解决语言智能里面的关键技术问题,语言的翻译识别,语言的编辑储存,还有语言识别的处理速度等都要解决。
  在一个科技创新大会上有个大飞机展台,科学家讲,现在我们飞机的操控都是触摸式的,还可以声控,比如说前面有一座山,飞机要抬高500米。科学家演示了一下,但他有点口音,还好边上有一个女播音员的声音出现了,“抬高500米”,飞机才抬高500米。
  未来医生做手术,也会是动口不动手,因为有些手术动不了手,靠机器,靠声控。
  “十三五”期间,还要研究解决语言智能方面的关键问题,使语言智能——包括机器的识别,机器的编辑,机器的分析,机器的翻译等等,都可以去攻一攻。
  有一所大学要申请一个语言中心,我说叫中心不好,中心太多了,需要取一个名字,那就叫语言智能研究院。
  语言智能研究院研究什么呢?例如现在电视上的天气预报是定时的,每天晚上七点半,但人们对天气的需求是24小时的即时的,如果分分秒秒都播报,播音员也不够啊,所以怎么办呢?让机器人说话,这个玩意机器人完全可以胜任,我们就要研制机器主持人。
  除此之外,还可以研究盲文手语主持、机器写作、智能语言改错机器人等。
五大工程推动语言文字发展
  一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第一个要大力提升农村地区的普通话水平,第二个就是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普及,尤其是双语教育,要加强民族地区的普通话的普及。第三个就是强化学校的语言文字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第四个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建设监测等等。
  二是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推动语言信息化技术创新发展,发挥语言文字信息化技术在国家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支持推动自然语言的处理,语音识别与合成,文字识别等智能化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支持不同语种间的机器翻译、研究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能辅助学习评测的技术产品的研发,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语言计算技术创新,在信息技术新一轮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三是提高国家语言服务能力。这里包括创新语言服务方式和各种各样的语言的人才的储备。
  四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包括我们建的中华语言的资源库,包括我们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保护方言和民族语言都有,包括加强与国际上语言的合作。
  五是完善语言文字工作的治理体系,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围绕五项工作我们有五大工程:
  第一个工程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尤其是普及普通话。
  第二个就是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程。
  第三个就是互联网+语言文字服务工程。
  第四个就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保护工程。
  第五个就是语言文字筑桥工程。